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共服务市场的战略是公共服务市场化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公共服务市场化有宏观战略与微观战略。在公共服务市场化中如何确定基准战略、平衡公众利益、获得充分的资本支持等必须依托公共服务市场的战略地图。公共服务战略地图分析包括公共服务市场的目标分析、公共服务市场的财务分析、公共服务市场的客户分析、公共服务市场的业务流程分析、公共服务市场的学习与成长分析。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在区域间、部门间和行业间的流动,如果纯粹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便形成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劳动力市场还有非市场因素在起作用,因而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即不可能形成一元劳动力市场。当竞争性劳动力市场转化为劳动力市场分割,市场机制所固有的平等原则就被不公平歧视所替代了。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必然形成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并存的局面,与此相联系,必然存在体制内劳动力市场与体制外劳动力市场并存的局面。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歧视是要付出代价的。  相似文献   

3.
市场机制也不是万能的,它本身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它也会在某些领域、某些环节上失灵,从而给社会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程度的偏差和问题。市场由于本身的缺陷而造成市场运行的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中的垄断。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性的经济,市场主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在市场上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无所障碍的情况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4.
美国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基本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基本经验教训可概括为:一、政府非核心职能可市场化,核心职能不可市场化;对"政府固有核心职能"采取负面清单管理,是科学确定公共服务市场化边界的有效方法。二、公共服务市场存在"供给方缺陷"与"需求方缺陷",公共服务市场化并不必然提高经济性、效率性与效能性;政府应针对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方缺陷与需求方缺陷的组合状况,针对性地确定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制度安排。三、政府应提升合作伙伴关系管理能力、政府合同管理能力及控制腐败能力。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道德建设中分化出两种不同的取向,即市场取向与社会取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市场取向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他的伦理实质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但是市场取向也有他的局限性.而道德建设的社会取向作为一种非市场取向,(1)提升市场取向的价值追求,(2)弥补市场取向的价值缺陷,(3)作用于市场价值领域之外.社会取向的最主要内容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原则,还包括共产主义道德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等.在现实中,两种取向在指导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但是这种冲突不是必然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要求通过整合实现两种取向的契合.  相似文献   

6.
产业政策是政府干预微观经济的一种方式。在实践中 ,赶超型的产业政策往往被政府官员所偏好 ,但是这种政策忽视了市场过程中市场主体所拥有的信息实际上比政府官员知道的要多 ,因此在大多时候它们都是一厢情愿的。从市场过程的角度看 ,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人们只能进行模式预测。因而产业政策必然是指导性的 ,且其作用领域也应是在市场无法协调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是任何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一种经济形态。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的形式。但是,市场经济天然具有其自身的缺陷,比如损害社会公平、降低效率、浪费资源、破坏秩序和弱肉强食现象,必然侵入和渗透到市场经济的整个过程、每一个市场环节、关系和整个市场结构中,为此,必须建立多元化的市场规制体系并实施动态的市场监督。  相似文献   

8.
随着胜利油田外部市场开拓力度的不断加大,外闯市场队伍逐年递增。在远离油田本部、工作环境复杂、生活条件艰苦,又有来自市场压力、竞争考验和外部诱惑的情况下,在油田外部市场队伍中加强党建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员干部以积极的姿态应对各种挑战,是促进油田外部市场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私权意义上的财产,更是市场主体参与竞争的重要资源,由于知识产权客体固有的可共享性和其法定的垄断权利内涵,在市场运行中,知识产权与竞争领域的相关制度内容发生高度牵连,因此,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市场规制问题也倍受人们关注。本文从反不正当竞争法层面分析了应予明确保护的知识产权新兴客体,从反垄断法层面归纳了应对知识产权进行适当限制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公共服务领域普遍存在的效率低下、社会不公等问题,国外目前主要采取了赋予消费者选择权、引入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竞争、鼓励公共部门采用私人部门的管理精神、引入公私部门伙伴关系以及采用绩效合同制等改革措施。选择和竞争提高了效率,但仍未有效地解决弱势群体被忽视的问题。私人部门参与并不是解决公共服务领域问题的万能钥匙,必须针对国家的情况和社会环境采取适当的合作模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私人机构在某些国家的公共服务领域中比公共机构具有较大的优势,而在另外一些国家的某些领域中优势并不明显。绩效管理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公共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提供效率,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其根本内涵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需关系,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十一五”期间,天津市要建设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以适应天津市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培育和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市场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教育培训活动的运行不仅离不开市场因素,而且必须主动借助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在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遵循市场规律,培育和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市场,积极探索并逐步构建办学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健全、宏观管理到位,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干部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微观经济理论中,我国农业属于典型的完全竞争产业。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绩效,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生产与农民农业收入的矛盾难以解决,根本原因在于我们默认了农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并一直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内寻求最佳市场绩效的途径。由此,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绩效,非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市场结构性质不可,从完全竞争市场走向有效竞争市场。农业产品上,沿同质向差别方向调整;农户数量上,沿无数农户向相对少数农户调整。  相似文献   

14.
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为规避市场机制的潜在风险,政府应运用不同于传统管理工具的治理工具。现有研究虽关涉新政策工具,却未能论及公共服务市场之治理工具,甚或社工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市场之治理工具。本文基于对广州市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的研究,发现广州政府综合运用了经济工具、行政工具和法律工具三大类治理工具。这三大类治理工具共分为十四项,包括:资源支持、方向指引、行为监管和市场营造等内容。这套治理工具组合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推动广州市社工组织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广州市公共服务的效果。这是一套直接间接兼备、软硬并施、合作式、多样功能的复合式治理工具,保证其在实践运用中能有效契合公共服务市场化之情境,即立足于市场机制,发挥"宏观调控"之效用。而之所以广州市会选择这些政策工具,是基于其特殊的政策目标、政府能力和社会组织能力等几项因素。随着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转型不断深入推进,政府在治理公共服务市场时,应综合考虑自身情况,有效选择政策工具的组合。  相似文献   

15.
论市场和政府的功能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和政府的功能关系问题既是经济理论中的一个热点,又是一个难点,对于如何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功能关系,理论界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市场和政府两者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陷,对于市场和政府之间的选择,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在以市场为基本资源配置手段的前提下,市场与政府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领域里交互组合配置。  相似文献   

16.
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是以“能够促使市场更具竞争性或可竞争性”这一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在有无竞争的条件下所形成的垄断对于效率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面对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关键在于建构“效率改进”型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模式。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效率来源于“有效竞争”而非单纯市场化,而“有效竞争”的实现,需要我们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从有效竞争理论出发营造一个有效的市场,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界定市场化的有效边界,从公共服务提供与生产相区别的角度选择市场化的有效模式,同时不断强化政府的规制管理。  相似文献   

17.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战略是公共服务战略管理之核心问题,主要驻足点是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战略制定与战略执行.评估战略质量的方法是基于平衡计分卡发展起来的战略地图,在公共服务市场化中如何确定基准战略,平衡公众利益,获得充分的资本支持等必须依托公共服务市场的战略地图.通过论述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战略以及战略地图的相应问题,寻找公共服务市场的微、宏观战略,以求得公共服务市场战略目标的初步阐释.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经济学认为 ,市场经济是通过公平竞争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 ;同时种种复杂原因 ,会使市场经济公平竞争从而资源有效配置受到限制。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及市场环境对于维护公平竞争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中 ,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方式有自然发育与人为培育 ,但在中国 ,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种种原因”的主要部分来自于政府的制度障碍 ,因此 ,政府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同时加强政府微观规制建设 ,成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人为培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当前,美国正在打破其自二战以来建立的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沿着两条"断层线"——"发展断层线"和"脱钩断层线"进行重构:一方面,美国通过单边主义破坏原有规则体系中的发展原则,可能形成发达国家(尤其美国)和发展中国家(尤其中国)之间难以弥合的规则"分水岭";另一方面,尤其在科技领域,美国对中国实施的脱钩行为,可能迫使企业和市场适应不同的规则体系。要深刻理解当前国际经贸规则"破"与"立"背后的规律和深层原因,就必须从推动国际经贸规则形成的两种逻辑——市场逻辑和国家逻辑出发,从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中寻求答案。市场逻辑是国际经贸规则发展的原动力,但其内在缺陷又导致全球化必然在国际和国内层面产生发展断层线。国家逻辑则更多反映了东西方之间新的权力平衡及其在构建国际经贸规则体系中的作用。未来很可能形成两种导向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资本导向的美式规则体系越来越缺乏发展内涵,"一带一路"正在形成"发展导向"的规则体系。规则之争就是制度竞争,主导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重构,必须在全球化背景下妥善处理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利益不平衡关系。中国要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坚持发展视角。  相似文献   

20.
相关市场界定在反垄断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选择有效的市场界定方法一直是反垄断法争论的焦点。回顾市场界定的历史,尽管SSNIP存在明显的缺陷,但经过改进的SSNIP依然是市场界定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