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起跑线     
魏巍 《党史文苑》2008,(10):54-56
1937年12月,我背着沉重的行李来到山西的古城临汾。当年我17岁,这是我离开家乡郑州的第一次远行。临行前,我的良师也是我最热心的忘年朋友——一个失去组织关系的老党员黄正甫,给他的那些熟人写了信,计他们把我介绍到延安抗大去学习。可是到了延安.要找的这两个人,也许有这样那样的顾虑都推辞了。这样我就不得不贸然去闯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  相似文献   

2.
媒体站在什么立场上,以什么样的胸怀对待他人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事。 记得有一次我在山里采访一位农村妇女,我问她你平时看电视吗?她说电视很少看,有些节目不敢看。她说,那些节目我看了就活不下去,你看看人家都活成那样,我一看电视就觉得我不配活着。我想,我们的个别媒体怎么会势利到这种程度,让生活中那些有痛苦的人觉得自己如此失败,宣扬虚假的、光鲜夺目的所谓成功,吓坏了老百姓。  相似文献   

3.
林海     
老舍 《党课》2012,(16):124-125
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踩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证实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舒服。  相似文献   

4.
不错的作品     
杜爽 《党建文汇》2005,(11):56-56
我在某局上班,平时工作比较清闲,就像报刊上某些文章所描写的那样.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聊天而已。不过,我们也有忙的时候,比如一年里的重大节日元旦、春节、中秋、五一、重阳等等;我们要带上现金、物品等东西,奔东跑西的深入偏远的乡村或是厂矿基层,慰问那些生活贫困的群众。  相似文献   

5.
<正>看完贵刊2014年第5期刊登的《大山里的那束烛光》一文,我掉泪了,内心萌生出一种久违的感动和感动之外的温暖。因为那个清新、纯真的名字——宁夏,也因为那些大凉山里的孩子。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支教",为大山深处的孩子送去知识的阳光,宁夏让我看到一个"90后"的担当!我无法想象,在那样一个贫穷、落后、偏远、封闭的地方,开展教育工作会有多难。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退休工人,两年前我向社区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入党是我多年的心愿,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退休前一直没能如愿,退休后这一追求也没有停止;二是我发现社区里也有和我年龄差不多的老同志正在申请入党,唤起了我入党的希望。开始一些老同事劝我说,都那么大岁数了,保重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何必再受那些累呢?可我决心已下,不达目的不罢休。因此平时经常找党组织汇报思想、积极为社区居民服务,成了社区党组织的好帮手。可是两年过去了,还没有解决组织问题,我这心里挺不是滋味儿:是不是像我这样的老同志申请入党真的很难?  相似文献   

7.
谢泳 《党史纵横》2005,(4):56-56
我们以目前所见的公开史料来判断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常常会得不到整体的印象。比如我们常常听到的对于钱钟书的那些评价,就不能反映钱先生真实的内心世界,以为钱先生是一个世故的老人,是一个软弱的知识分子,只看见沉默的钱先生,而没有看见直言的钱先生。梁思成和谢冰心,过去在我的印象中,都是文弱书生,但后来看到了一些材料,感到梁先生不是那样简单的人,陈寅格也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他们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特别是反右派前,都有非常精彩的言论。陈寅格与《红楼梦》批判1954年,由李希凡、蓝翎文章引出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  相似文献   

8.
1981年,我从天津市护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河西医院ICU病房做护理工作,一干就是13年。其间,我勤学苦练,累活脏活抢着干,苦是苦了点,可是,每看到身边的党员、医生以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每看到老护士忘我地工作,我总是被感动着,庆幸自己身处一个优秀的团队,感到自己工作的神圣,同时也总是有一个梦想伴随着我:有朝一日,我也要像他们那样,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救歹巴扶伤,为民服务。  相似文献   

9.
赵军 《党史天地》2009,(10):22-25
1969年2月.不到17岁的我参军了.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海军。在那样一个狂热的年代,能够参军当上一名解放军战士是亿万青年梦寐以求的事情。经过二个多月的新兵训练,我被分到了东海的一个小岛上驻守。一到海港,看到码头上停泊的大大小小战舰,心情感到无比自豪,无比激动。正当我新奇、喜悦的心情还没有消失时,一个特大的喜讯又向我传来——我被挑选到建国20周年大庆受阅团,到伟大的首都北京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检阅,这对一个入伍还不到半年的我来说。  相似文献   

10.
张雪琴 《党史文汇》2013,(10):49-52
2012年10月22日零时20分,我可亲可敬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父亲的离去,是那样的匆匆,是那样的不舍,是那样的让我们痛彻心扉、措手不及,只把巨大的悲痛、无尽的思念和生命的遗憾留给了我们。  相似文献   

11.
走近一个人     
他是一个奇迹。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神奇的真实。你可以不相信神话,不相信这块黄土地上世世代代口口相传的那些可考抑或不可考的创世传说与英雄史诗,任凭那些斑驳苍老的人物于无边的风月中,从说古老人们的嘴唇上滑至你的眼前,你仍旧可以宽容地摇摇头,说声:“我只相信我看见的。”可是你不能不相信,在波云诡谲的交错中,在纵横捭阎的流转中,他来过。他如同每一个带着满脸惊异神色的襁褓婴儿一样来过,又像一位普通的骚人墨客那样轻轻地走了——挥一挥  相似文献   

12.
晏子是春秋时齐国的名臣,他足智多谋,清正廉洁,大公无私,被委任为东阿地方长官。只任职三年,就有好多人四处告状,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包括其手下和身边左右的人,都告晏子合理东阿不力,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齐王召见也说,虽然我知道你的本事,但太怒难平,我也无可奈何,只有罢免你了。晏子很严肃地立下军令状,保证能让齐王很快在全国听到妻子的好名声。三年后,果如其然,齐王很高兴,大宴群臣,并要提拔重用晏子。这时,垂子向大家说,过去三年,我尽全力为老百姓做实事,修路筑桥,动用民力,整顿社民,那些做情的人…  相似文献   

13.
人到一定的年龄之后,就不像年轻时那样,对外面的世界和陌生的人群充满了兴趣,而是更注重跟自己相关的人际关系。特别是经历了长久的家庭生活之后,人到中年就会更关注家庭内部的那些质感,那些细节,那些亲情中间莫名幽微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0月22日零时20分,我可亲可敬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父亲的离去,是那样的匆匆,是那样的不舍,是那样的让我们痛彻心扉、措手不及,只把巨大的悲痛、无尽的思念和生命的遗憾留给了我们。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03,(6):56-57
施平在2003年5月7日的《嘹望新闻周刊》上撰文指出:领导者必须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所谓“突发”,并不全然是无端飞来,出现之初,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迹象。高明的领导者,能够及时地抓住那些初露端倪的现象,把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以避免事态扩大造成的损失。经验和教训给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就是一定要不断提高对各种突  相似文献   

16.
《正气》2000,(9)
山泉———恩格斯:一股汹涌的泉流,呼啸着独自奔出山谷。我也将和这股山泉一样,给自己开辟一条道路。狮子———马克思:你把我看作蚂蚁,但是有一天我会成为狮子。蜡烛———法拉第:像蜡烛为人民照亮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忠实地为人类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蚕———居里夫人:那些蚕细心地工作着,不懈不怠,令我大受感动,我看着它们,觉得我跟它们是异物同类。绿叶———泰戈尔: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阴。梯子———华罗庚:我甘愿当作“人梯”,让年…  相似文献   

17.
榜样的力量     
每当我想起当年争取入党的那些曲折经历,总是想起一个人——岁琦同志,她是我不畏坎坷、执著追求党的榜样和指路人。  相似文献   

18.
家有贤妻     
家有贤妻,是一个男人一生最大的幸福。年过四十,我切切实实感觉到了这种幸福,并常常为拥有这种幸福而忘却所有的烦恼和苦痛。18年前,我是一个扛着钢锹、赤脚踩着烂泥的种稻小伙。那年春天,我遇到了我现在的妻子康玉甑。也许这就是缘分,在县农场10年的春种秋收,每年都有近百名女孩去打工,而我只看上这位只做了一个季节的临时插秧女工。她也不嫌我家穷,就是在结婚时也没有置办当时新嫁娘个个喜欢和追求的那些东西,她说她只爱我。后来我从农场调到县城工作,转为干部,但生活条件依然很差,带着妻子租居民房长达6年。再后来我四…  相似文献   

19.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忍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困扰着我。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我…  相似文献   

20.
如今,总有那样一些人,习惯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即使明知某人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有误,有片面,也不肯大胆反驳并阐明个人意见。譬如召开一个会议,人家都在侃侃而谈、议论风生,有时甚至为一个问题而争执不休互不相让,他却无动于衷,照样面带微笑正襟危坐。问他有什么看法,请他谈一谈,他马上摸着脑袋,要么含糊其辞地说一句“他们的观点就是我的观点”,也不知“他们”究竟指的是哪一方;要么连连摆手,道一句“没有观点”。好像他坐在那里,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摆手摇脑袋。 以往,我们总是对那些一开口便滔滔不绝,大话空话套话连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