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革”期间进驻清华大学 1968年4月中旬,张耀祠团长打电话给我,讲:“老古,你那里没有什么事情了,干脆回来吧,现在就我一个人了,把我忙死了.”我知道现在警卫团的团首长都分别带队参加“支左”工作,家里的警卫工作很忙.我在电话里说:“好啊,我把这里的工作交完就回去.”随后,我将针织总厂的工作交给孙毅,回到警卫团.  相似文献   

2.
我在西北二棉化织车间担任党支部书记已有10年了。这10年,我劳累过、委屈过,但也有欢欣快乐。我感到越来越离不开车间那帮小姐妹,越来越喜欢基层党支部书记这份工作了。有首歌唱得好:众人划桨开大船。因此,我常想,作为党支部书记,就得想方设法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怎么个调动法呢?我想人心都是由长的,做人的思想工作,生硬地说教一定不行,必须是以心换心,以情感人。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也积累了一些做思想工作的经验。有的人性格外向,“阴晴”都表现在脸上,这种人有时工作上有点失误,你就是批评严厉些,她也能接受。而…  相似文献   

3.
我的大学     
朋友,提起大学,你一定会想到北大、清华等许许多多名牌学府。不错,那里是科学家的摇篮,是有志青年向往的地方。但并不是每个刻苦学习的人都能走进大学的校门。我在“大学梦”破灭之后,走进了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里实现了我真正的“大学梦”。这,就是吉化。 1977年,因几分之差大学落榜后,我报考了吉林省石油化工学校。3年后,我分配到吉化工作。工作后我还在坚持自学。  相似文献   

4.
1956年3月,我从河内中国军事顾问团回到北京不久,总参谋部干部局决定调我给张云逸大将当秘书。6月中旬,我到南池子18号向张云逸报到。张云逸对我说:“我年龄大了,已不担任多少实际工作,是半工作半养老了,欢迎你来帮助我做点事情。””我这里还有管理员、副官、公务员、司机等七八个工作人员。”说到这里,张云逸若有所思地说:“组织上安排这么多同志来帮助我工作,照顾我的生活,还有一个警卫班,我几次提出减些人,这么多人给国家增加多少开支啊;我心里很是不安……我们还有个党支部,我与韩碧(张云逸夫人)同志都在支部过组织生…  相似文献   

5.
“既然你们夫妻二人都在这,张校长的病情又稳定下来了.我就先回去了,有事给我打电话.对了,你这几天不用上班了,等你父亲好一些再说.” 于看没什么事了,不想妨碍两人. “谢谢你!”康握着于的手真溅地说. “我送送你.”洁把手里的东西交给康,送于来到住院大楼门口.于对沽说: “好了,天凉别出来了.你对人家康好点,夫妻俩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谈呢?记住别太任生.” “这么晚回去,嫂子那边不会怪你吧?” “不会的.好,我走了,有事打电话.”  相似文献   

6.
我印象中,合肥张家这一系只剩煦和这根独苗了。修长的身材、温文尔雅。今年他来给他二姐、三姐送家乡雨前茶,听他“三姐”这么称呼,我一怔,笑道:“在北京也只有你是名正言顺有资格用这称呼了!”煦和明白我的意思,说:“黄苗子说北京人都称她(沈从文先生夫人张兆和)三姐!”“都,敢么?”——我说:“有  相似文献   

7.
以理服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忽视不得。然而在现实中,做思想政治工作不以理服人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有的人靠“压”。他们凭借地位、身份,居高临下,以权压人。以为真理总在自己手里,认为“我有权,你就该听我的”。殊不知越这样,群众越不买他的账。有的人靠“吓”。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回避  相似文献   

8.
累也心甘     
那天晚上,我疲惫不堪地坐在饭桌旁,面对热腾腾的饭菜毫无胃口。妻子一见就明白了,说一句:“搞政工的怎么还这么累?” 让我怎么回答呢?十年来,和我一道走上政工岗位的同志几乎改行改完了,每走一个我“累”一回。“累”过之后又觉得也许人家更适合于行政或者别的工作;而政工这一行也需要有人干,这是我的岗位,我不能走。 怎么能不累呢?每当分配奖金、评比先进时,“见困难要上、见荣誉要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之类平时教育别人的道理总在脑海中翻腾;自己生活中遇到困难、工作上遇到压力时,多少次已经动身去找上级领导,都在途中退了回来“你平时是怎样教育人家顾全大局、克服困难的?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好,你的道理又有什么说服力?”十多年来,我没有休过一次完整假期,没有在家渡过  相似文献   

9.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进步,团结就是发展,团结就是稳定。小到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地区,团结真是太重要了。但团结也有真假之分,真正的团结,可移山,可填海;虚假的“团结”,则会坑国家,害人民。不信你看这些年查处的贪污腐败案件,有很多都曾闪耀着“团结”的光环。  一种是“你说我好我说你好的团结”。班子之间,上下级之间,你好我好大家好,你吹我吹大家吹。你讲我的功劳,我说你的成绩;你向外宣传我,我向外宣传你;你向上举荐我,我向上举荐你;你说我处处先进,我说你优秀无比。像原山西绛县法院的姚晓红,本来是个“三盲…  相似文献   

10.
说“比”     
说“比”江苏孙杨生最近从广播里听到:有位记者到一个条件极其艰苦的边防哨所采访,问一个战士:“你觉得苦吗?”那位战士回答:“我想,一个人可以活70岁吧,当义务兵才3年,就算3年都驻守边防,还有67年是别人在这里站岗放哨,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当然也包括我...  相似文献   

11.
卖放     
卖放之事,古已有之。循私枉法,是吏治腐败之极、黑暗之极的表现。历史上有过的,今天都有。这无足怪。传统如一条“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河道,清水流下来,浊水也淌下来,如果一路上环保不力,到了下游,可以想见。去年曝光了广西罗城监狱里“你给钱,我放人”的罪恶交易:三千元减刑一年,四千元保外就医,一万元假释出狱;我因少见多怪而触目惊心。后来某地一位做监狱工作的“老公安”告诉我,在押犯的减刑、保外就医以至假释,都需有严密的申报和审批手续。因此我  相似文献   

12.
“热点”何以热?海伦·凯勒是什么精神?就算多数人表决通过“地球是方的”……如果你买了洗衣机却没有电和上下水……以富为荣就“滑坡”?钱和真理并不总是冤家。每一个人都有权利说:我是人民!  相似文献   

13.
有位老政工讲过这样一则以事寓理的小故事——有一个“饱汉”去做“饿汉”的思想工作,讲了这么几层道理:一是要正确对待“饱”和“饿”,树立以苦为乐的思想观念;二是要学会忍耐,在困境中要看到希望,面包总会有的;三是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按说,这几条道理讲得都不错,都很动听,可是,想象得出,“饿汉”们一定听不进去,“你说你的,我想我的”,甚至愈听愈腻烦,愈听愈反感。 “饱汉”的说教之所以不  相似文献   

14.
李根清 《各界》2014,(5):6-10
林彪说“都是例行公事” 1964年10月,我从首都警卫师调到林彪办公室,给林彪当了两年内勤。1967年新年一过被调到秘书办公室,协助机要秘书于运深做文件收发管理工作,不久被军委办公厅任命为林彪办公室保密员。关于这次工作调动,叶群同我谈话说:“首长这里的文件都是最高机密的。现在这个形势,从外边再调一个人来我和首长也不放心,所以决定叫你去管文件。你是党员,支部也认为合适。”叶群反复强调要“守口如瓶”。  相似文献   

15.
这些年来,有人对“我讲你听”颇多指责,认为是“说教”、“硬灌”,是“左”的方法,主张“摆脱”、“抛弃”它。这个问题涉及到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问题,因而有必要作些讨论。我认为,“我讲你听”事实上是思想政治工作一种很普遍而又必需的形式和方法,不应摆脱,也摆脱不了。作报告、上课离不开“我讲你听”;群众讨论,  相似文献   

16.
我退休了     
今年6月,我告别了从事30多年的政工岗位,退休了。当我拿着两大包属于我自己的东西回到家时,儿子奇怪了:“爸爸,还以为您拿回什么好东西,原来都是些旧报纸旧杂志呀!”我说:“你仔细看看,这两百来份报纸杂志里都有你爸爸的文章哩。”老伴也在一旁说:“这可是你爸爸的宝贝疙瘩,不退休还舍不得拿回来呢。”是呀,这些在全国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记叙着我在政工岗位上走过的路,每个字都凝结着我的心血。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有这几十年来我在广大职工心里留下了什么,我只能从他们熟悉的笑脸和亲朋的‘搞师傅”、“高老师”、…  相似文献   

17.
尊重人,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一个基本的方法。而尊重人,总是要先从尊重事实开始。 这里有一个例子。在过去一些年月里,张海迪是新时期青年人学习的典型,上世纪80年代初的年轻人都不会忘记那时对张海迪的各种报道。现在,张海迪和我们一样已人到中年,回过头来看那段逝去的岁月,对生活当然会有一种新的理解。最近北京某报对张海迪进行了一次采访,让人深思。记者问张:“1983年那么热火朝天宣传你,再冷静也会有身不由己的感觉吧?” 张答:“当然身不由己,包括那时候发表我的一些日记和书信,我当时也很痛苦,不愿意自己的日记叫别人断章取义地那样去发表……其实,宣传我的那些年我一  相似文献   

18.
广西南宁有位青年工人曾经评论本单位的思想教育工作说:“你讲得好,就有磁性,就能把我吸引过去;你讲得不好,我就有弹性,把你给弹回去。”这话有一定道理,它确实反映了当前一些单位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个弱点。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两种情况,有的同志讲政治课、作报告或者同职工个别谈话,生动感人,讲的人和听的人感情  相似文献   

19.
彭迪 《瞭望》1987,(40)
30年前我初到伦敦,在一位退休的老医生家里的楼上租了两间房住下,并开始工作。那是在伦敦西区的一条小街上。 多年难忘 夜半铃声 有一天,夜深人静,电话铃把我叫醒。 “喂!我这里是电报局,你是彭迪博士吗?”英国人很讲礼貌,猜想我可能是个有学问的人,如果是博士而叫先生就有点失礼了。 “不!我是彭迪先生”,我主动作了更正。  相似文献   

20.
英国前首相劳伦-乔治有一个习惯,就是总好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要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了身后,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