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根 《学理论》2010,(21):173-173
在楚人和西汉人的_丧葬程序中有一节是招魂,其中“铭旌”是必不可少的物品。按照当时的观点,铭旌具有旗帜的功能,用来引导死者的灵魂升天成仙。这种铭旌一般都是画在一种叫做“帛”的丝织品上,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墓葬帛画。马王堆汉墓帛画与楚帛画有许多一脉相承的东西。画中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景象,画面中天上、人间和冥间同台登场,人鬼神同时现身,还展示了许多神话中的动物。画面不但展现了当时人们幻想的神话世界和人们的巫术观念,而且也表现了远古传统的原始活力和野性。  相似文献   

2.
徐翔 《学理论》2014,(6):8-9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道路上充满了各种挑战和考验。1958年以来,有两大考验阻碍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考验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规模速度考验。这两大考验相互交织,使中共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程更加曲折多变。"大跃进"运动就是在这两大考验的影响下发动起来的,给我们深刻的教训。关于"大跃进"运动的起源,从两方面分析,即为什么要发动"大跃进"?何以能够发动"大跃进"?  相似文献   

3.
王凡 《各界》2011,(8):80-83
提起所谓荒唐的事,人们自然就会联想起“大跃进”时期涌现的一件又一件新奇的事物,和一个又一个凉人的“奇迹”。这些事物不仅遍布中国的城市乡村,也曾出现在中南海里,只是中南海里的人虽然积极地投入这些新奇的事物,却最终没能创出惊人的“奇迹”来。在中南海里,孩子们对大跃进最直观的认知,就是“除四害”和大炼钢铁。  相似文献   

4.
经过“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运动”一词在人们的心目中声名狼藉了。这些年来,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机会控诉“运动”,否定“运动”。许多人还把思想政治工作和“运动”紧紧拴在一起,从而责难甚至否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然而我想,“运动”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搞的吗?而且,“运动”真的能一概否定吗?让我们先从“运动”本身说起。什么是运动?据词典注,运动是在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5.
徐景璋 《学理论》2008,(7):83-83
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里,有很多人经历过共产主义,本人就是其中之一。那是在“大跃进”的时候,我16岁左右,村里人情绪疯狂,整天吵吵嚷嚷地说着实现共产主义的事儿。怎么实现呢?先是建立人民公社,我们村子由原来的“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哈拉乡利发村”,改为“齐齐哈尔市红宝石公社利发生产大队”。  相似文献   

6.
邸延生 《党政论坛》2010,(16):10-10
1958年夏,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不少地方提出了违反哲学常识的目号,其中最著名的恐怕要算“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了。当时,武汉大学学生到基层进行社会调查时也发现了这个口号标语。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李达得知后,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是不科学的。9月,毛泽东在“大跃进”中视察大江南北到达武汉,李达见到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7.
克隆“羊”和“克隆牛”的出现,震惊了世界,引发了生命科学领域一场方兴未艾的革命。科学正在使神话变为现实。孙悟空以猴毛“克隆”自己,说不定会幻想成真。即令人类成了神力无边的新上帝,他可以“克隆”生命万物;而且时间就是生命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那么我想问:人类能“克隆”时间吗?20世纪这一百年  相似文献   

8.
1958年是著名的“大跃进”之年,也是虚报浮夸风极为严重的一年。浮夸风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大放各种“卫星”,而在粮食产量上尤为突出,从而给人们造成了粮食获得了特大丰收,农业问题由此解决的错觉,后果极为严重,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9.
我的忧和乐     
1979年以前,我所在的企业是一个捧着“金饭碗”过日子的工厂。那时,无偿拨款年年有,财源滚滚进库来,年税利三百多万元。我作为财务科长在钱的问题上从不犯愁,按上级规章制度算账、把关、批条子就是。矛盾虽多,“尚方宝剑”也不少。人们誉我为“合格”的财务科长。但是,财务科在企业中排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浙江省在民间文学大普查中,发现了21则流传于德清、绍兴、东阳等地关于防风氏的神话。人们都知道,距今四千多  相似文献   

11.
正我关注"十三五"规划以及中国的经济改革。人们有很多的辩论,有很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辩论当中,也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我觉得其实越来越多的是达成了一种共识,也就是需要有一些供应方面和需求方面的措施同时举行,对此我们要有一个合适的组合。我首先想要来强调一下,为什么我们不能、也不应该仅仅关  相似文献   

12.
张鑫 《侨园》2013,(7):48-48
<正>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多次在央视《百家讲坛》作客讲授。他最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现在有一种最可怕现象,就是一种热潮一旦出现,马上就会变成生意,这个我特别担心。有很多讲国学的人是带着一种传销的热情讲的,特别可怕。像周易八卦我就不敢说理解了,更不用说讲给别人听了。而现在好多国学班,其实就是生意。这种泛商业化的现象是致命的,国学就像盐一样,一杯水,盐撒进去,看不见,但有滋有味有益处,那才是最好的境界。不是说你缺盐我就给你吃盐,不是这么补的。现在的国学热还有一个最可怕的现象,就是大跃进式的大干快上,似乎猛干二十年国学又复兴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用“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做比喻,形象地说明人们付出多大的劳动,就会有多大的收获或回报。那么有没有付出的极少,反而得到的极多,即“种豆得瓜”呢?我认为在特殊条件下是会有的。哈尔滨国贸城原总经理张庭浦就是这样一个“种豆得瓜”的人。他给哈尔滨市原常务...  相似文献   

14.
说起建国以来我们走过的弯路、经历的曲折、遭受的灾难,人们首先想到的和谈论得最多的是“十年文化大革命”。其实,在此之前的三年大跃进,对中华民族来说同样是一场空前的浩劫。比起“文革”来,它在许多方面带给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农民的灾难有过之而无不及。三十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回顾大跃进时期那种种近似疯狂的举动,仍不禁心惊肉跳,毛骨悚然。在我国已进入深入改革的今天,对大跃进作全面而深刻的反思,进而认真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在“开门红、满堂红、月月红、红到底”的口号声中进入1960年的。然而,无论报纸上的文字是如何慷慨激昂,这时“大跃进”的势头都不过是强弩之末了。严峻的现实使人们开始冷静下来,许多人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发生的种种问题开始有了一些清醒的认识和反恩。作为中央领导层分管经济工作的李富春比一般人对这些有更深切的体会和更全面的观察。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在“开门红、满堂红、月月红、红到底”的口号声中进入1960年的。然而,无论报纸上的文字是如何慷慨激昂,这时“大跃进”的势头都不过是强弩之末了。严峻的现实使人们开始冷静下来,许多人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发生的种种问题开始有了一些清醒的认识和反恩。作为中央领导层分管经济工作的李富春比一般人对这些有更深切的体会和更全面的观察。  相似文献   

17.
吴志实  韩一民 《民主》2006,(1):44-44
这世上教孩子们的东西,最靠不住和不可信的就是怎么做文章,而最靠不住的书就是《写作大全》之类。洞察于此,不是因为我有多聪明,因为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人指出——文无定法。我这里所以老话重提,是感觉到看似高明的一些人总在做着糊涂事,他们一不留神,就由岸然的模样变得滑稽起来。他们好为人师,初衷或可不坏,而结果,却往往给人们留下话柄。  相似文献   

18.
双传学 《理论探讨》2007,2(3):157-159
能否科学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关键在于是否有科学的方法。文章对目前存在的“用价值判断分析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动机,用事实判断分析大跃进造成的后果”这种方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在总结“大跃进”的深刻教训时,既要分析毛泽东在设定“大跃进”目标时留下的教训,又要分析毛泽东为实现“大跃进”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在所采取的手段、途径方面留下的教训,更要历史地分析“大跃进”的失误哪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可以避免的,哪些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9.
一晴 《各界》2008,(4):15-17
刘少奇激动地对毛泽东讲:"饿死这么多人,历史要写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书的!"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严重"左"倾错误,加上从1959年起,我国农田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从而使党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如何认识这一危局以及怎样化解?党中央高层出现了意见分歧.对于1958年以来三年"大跃进"造成的困难和经济形势的估计,在党内是有一些不同看法的.以刘少奇、周思来、陈云、邓小平等人为代表,由于直接面对国民经济第一线,他们对形势有了更加接近真实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大跃进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重大失误。当时特定的国际环境对中国大跃进运动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探讨大跃进的国际动因,以及对当今我国冷静应对复杂国际形势、实事求是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