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实施"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将政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列为重点建设内容,从中央财政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着力突破"政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制约瓶颈。针对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着力探讨加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的多元参与的共生共融体制机制的途径,有效地推动高职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2.
公安院校基层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实行校社合作是公安干部教育培训社会化的探索和实践,也是公安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校社合作是提升公安院校基层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项目合作是公安院校基层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校社合作办学的现实路径。要完善公安院校基层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校社合作科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合作项目的评估审查机制,保障合作办学教学质量,树立合作办学是一个全过程合作的理念,加强全过程监管,以确保校社合作办学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正>我校涉外警务专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卓越涉外警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中外合作、校校合作、校局合作为培养方式,以国际化师资团队为保障,以国内外警务实习基地为平台"的学科交叉、多元文化、多导师制的"2+1+1"人才培养新模式。涉外警务专业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公安高校品牌专业。开放办学,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促进公安教育的国际化,拓宽办学渠道,2006年,我校与美国山姆·休斯敦州立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合作,开设了治安学国际警  相似文献   

4.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不仅适用于工科和职业院校,而且对公安院校经侦专业的人才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在"政产学研用"机制下,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体现为政府机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用人单位五位一体,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在五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下,河南警察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专业课程建设、校局合作方面均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建设了经济犯罪侦查实验室,开展了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高等学校就进行了以下放办学自主权为手段、以政校分开为目标的改革,高等学校获得了较多办学自主权。虽然有关政策法规相继出台,但改革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高校仍然是面向上级主管部门办学,而不是面向社会办学。高校改革在重重问题的互动中探索而行。透析这些问题,克服、减少问题,并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使阻抗因素向有利因素转化,对高校成功办学来说,不失为一种主动和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风险和机遇并存。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应该与地方社会交流、沟通、合作,构建校地多维合作平台,构建地方高校开放办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兴校强校,决定性因素在于人才.北京科技大学以加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实施"422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同时进行了三次人事分配度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有目的的调整和补充教师完善聘任和淘汰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遴选标准和考核体制;加大投入力度,缓解条件建设与队伍建设的矛盾;从企业中引进高层次人才,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司法警务专业院警合作办学模式,是一种以目标一致的专门人才合作培养模式为核心,以"需求主导教学"的分工合作培养模式为基础,以开放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的合作办学模式,这种模式需要多种方式进行保障,才能发挥出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背景下,统筹利用三地公安院校教育资源,促进优质公安教育资源互补利用和开放共享,争取建立京津冀公安高等教育区域发展联盟,实现共同发展、特色发展,积极探索公安院校跨区域、跨院校合作培养学生的办学模式是三地警务合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教育组织变革中的一种新型模式.各个国家根据不同的办学模式,有着自己不同的办学运行机制.通过对各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认为我国要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规范化、实体化与品牌化,需牢固树立技术、技能型人才合作培养的观念,制定合作配置职业教育资源的规则,建立适合环境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