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2008年底,中日韩合作机制——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制度的建立使"中日韩合作"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对这一热点问题,中国国内新闻媒体报道、时事评论、官方报告及相关文件相对较多,但学术研究类文章较少。目前,国内学者大多以东北亚、东亚、亚太地区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更倾向于将中日韩合作作为其中一个构成要素,关注其对东北亚、东亚、亚太地区的区域合作前景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前,能够反映东亚经济合作水平和发展前景的机制,是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逐步形成的"10+3"合作框架,即中、日、韩3国与东盟10国.首先,"10+3"首次实现了较为完整意义上的东亚区域合作,在合作范围、层次与水平上皆超过了诸如东北亚经济圈等构想,使东亚经济合作向组织化和程序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其次,当前APEC在深化合作方面遇到不少困难之际,"10+3"区域合作作为亚太地区合作的一个次区域组织,具有更大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有望在推动亚太地区的未来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东亚区域合作概论与中日战略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东亚从世界上最没有希望的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东亚经济奇迹的动力来自各国不断改革与开放以及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然而,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并不平衡,东北亚区域合作进展缓慢,双边和多边经济统合尚处于探索阶段,而东南亚区域合作势头却“一浪高过一浪”。这一现实开始引起人们的反思。中日韩三国的经济总量约占东亚的88%和亚洲的79%,三国理应为东北亚乃至东亚区域合作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至今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其主要原因是对区域合作中排他性与开放性关系处理不当;对区域合作中主导权与非主导权关系处理不当;对区域合作中国家利益与区域利益关系处理不当。这就需要认真研究中日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中的地位、作用与战略考虑,并从中找出答案。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东盟与中日韩之间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10+3"东亚领导人会议机制的建立,使东亚区域合作制度建设得到了积极推动。然而迄今为止,涵盖整个东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东亚合作模式只能在基本遵循东盟方式的基础上有所超越与创新,即坚持"10+3"机制这个主渠道与平等协商、循序渐进的东盟原则,同时发挥中日韩等大国的核心协调作用。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协调好与东亚共同体关系密切的区域外政治经济大国的关系,保持东亚共同体的开放性。这应是实现东亚整体崛起与提升东亚国际地位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时永明 《和平与发展》2009,(2):20-22,74-80
奥巴马在美国众参两院均由民主党主控的背景下执政,这将有利于奥巴马按自己的意愿贯彻其对外政策。当前的东北亚局势是六方会谈在曲折中取得进展,东北亚区域合作(特别是中日韩合作)开始加温,美国与东北亚关系面临重构。未来东北亚可能面对一个愿意以对话方式解决问题的美国政府.这是东北亚的重要机遇期,而东北亚能否实现变化,这本身又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以"10 3"为主渠道的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取得显著进展.在此背景下,作为亚洲区域合作积极倡导者之一的日本,推出EPA"行动计划",表明其区域合作政策出现一些新变化.日本调整东亚政策的主要意图是以扩大经贸合作深化与东盟的关系,以增加合作成员削弱中国在东亚合作问题上的作用,最终达到其主宰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的目的.东亚地区各国经济差异较大,国家之间关系复杂,要想使区域合作进程完全按日本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尚有不少困难.  相似文献   

7.
笪志刚 《亚非纵横》2011,(6):5-9,59,61
作为同样推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日韩两国不仅地理相近,人文相通,近年在政府外交、经贸合作、民间交流等领域也不断出现热络的势头。作为东亚乃至东北亚区域的重要国家,中日韩FTA的重要成员,美日韩安保合作的铁三角,日韩关系的演变不仅涉及双边,还将影响多边稳定,关乎未来区域合作与格局。探讨新时期日韩关系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势,对于东北亚乃至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后,东亚①地区国家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区域内国家间合作广泛展开.以"10+3"和"10+1"为主要机制的东亚合作是区域一体化现象中的新生事物,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东亚合作发端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在1998年年底举行的第二次东盟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东盟9国(当时柬埔寨还未加人)和东北亚中、日、韩3国顺利实现了首次领导人聚会,他们就21世纪东亚地区的发展前景和合作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取得了共识,成为东亚合作诞生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进入90年代以来,东北亚各国和地区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区域合作与开发表现出极大兴趣,热情日趋高涨,在各方努力下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开发取得可喜进展。吉林省位于东北亚的腹心地带,具有区位优势,发展同东北亚各国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是吉林省扩大对外开放的既定战...  相似文献   

10.
受制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多年以来东北亚区域合作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寻求有效的突破点,加快东北亚合作成为当务之急。根据新功能主义的溢出效应理论,长吉图先导区开发开放可产生溢出效应,即在产业开发、贸易发展及政策先行先试等三个方面,将对东北亚区域合作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