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府职能一直是政治学、行政学乃至经济学关注的一个重要论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政府承载着不同的职能期待,担当不同的社会治理角色。本文简要梳理了历史上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变迁过程,进而根据“新公共服务论”与“新公共行政学”相关理论,推论现代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必然与可能。  相似文献   

2.
政府间关系:体制与行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政府间关系研究已经成为公共行政学领域中的一大亮点,但多数研究依旧停留在政治学、法学和经济学的外在层面上,并未进入到公共行政学的内在范围.要对公共行政的府际关系做深入研究,就必须对政府间权力、政府间体制和政府间行政这三者的内在规定性及其关联性做细致的分析.只有超越政府间体制的分析层面,将府际关系中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元素聚焦到政府间,立足于公共物品供给与公共服务合作供给之上,并和基于以民为本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联系起来,才能触摸到真正的政府间行政.  相似文献   

3.
服务型政府作为一种新型政府,是对传统政府的革新。本文考察了理论界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从理念、职能、运行方式和行为结果等几个方面界定了服务型政府的涵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几种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即民主理论、合法性理论以及公共行政学中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治理理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的反思和批判,美国学者登哈特夫妇建构出系统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该理论强调政府治理角色的转变在于服务而非导航。新公共服务理论把“服务”当作公共行政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管理型政府的职能经历了一个逐渐增长的过程,这过程既是管理型政府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其逐渐膨胀至失灵的过程,并且与福利国家兴起的过程是同步的。因此,考察福利国家的生成、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兴起以及管理型政府走向成熟的同步过程,对于理解20世纪60、70年代之后兴起的"新公共管理""、新公共行政"、"新公共服务"运动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从文献考察的角度看,在福利国家兴起的过程中,公共服务及其作为政府职能的兴起,出现了三种不同描述:一是作为公法基础的"公共服务";二是实现生存照顾的"服务行政";三是走向"服务国家"趋势下的政府社会功能。西方学者后来的很多思想和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这些研究的影响。对它们的研究,能够帮助在批判的基础上寻求政府模式变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管理性政府形态就是以管理视角识别的政府形态.各管理性政府形态有各自的政府管理模式和政府管理理论与之相适应.管理性政府形态可以区分为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和治理型政府三种基本类型,与它们相对应的政府管理模式和政府管理理论分别为统治行政模式与专制统治理论、公共行政模式与公共行政理论、治理行政模式与治理理论.这三种管理性政府形态、政府管理模式和政府管理理论类型之间有联系,更有区别,各自的内涵和时代特征差异明显.这些理论为政府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改革合理的目标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基础作用的历史发展新阶段。新阶段新的发展条件要求党和国家对政府的角色和职能作用进行重新定位、对政府行政体制和行为方式即政府治理方式进行适应性改革。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和适应性改革的途径是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及时转变职能,实现政府治理模式转型。目标取向是从传统行政走向公共行政、服务行政,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固有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尤其体现在公共服务方面,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效率并没有充分实现,甚至是低效率和无效率.因此,新公共管理运动针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政府失败",主张政府作用的退缩与市场价值的回归.笔者试图借鉴新公共管理运动下政府主要职能的新理论,重塑我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塑造服务型政府,着重强调"为公众服务"、"为顾客服务"的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9.
自1987年产生以来,行政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行政学经历了多次学科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正在向新公共服务这方面迈进。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登哈特夫妇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此理论的提出对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政府治理模式的选择是社会发展条件所决定并对不同行政文化的回应,西方政府治理模式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和新公共管理模式之后已经出现了一种新的政府治理模式,即整体性治理,它主要是针对新公共管理带来的碎片化、空心化政府等一系列问题而提出,强调整合与协调。整体性治理成为当代政府治理新理念,尤其在解决结构不良的社会问题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本文通过对整体性治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结合西藏林芝地区希望工程这一基础教育领域公共服务政策运作实际情况,来探讨如何运用整体性治理模式以实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以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