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震环 《前沿》2010,(19):4-7
意识形态的世俗化发展过程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的。这一过程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其研究取向恰恰契合了意识形态转型的内在要求,同时,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是特定社会中具有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支撑和服务于一定权力和统治关系的象征形式,具有认知功能、目标功能和政治功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通过意识形态象征形式的大众传播活动,使理论形态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成为制度构建的核心和灵魂,并通过公共政策的贯彻执行,使这种象征形式所联结的意义指涉,深入人民大众的观念系统,为大众所接受和理解,并转化为内在的信仰。意识形态大众传播的一般特点,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路径启示。  相似文献   

3.
马明  王燕晓 《前沿》2011,(7):46-49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点和难点的工作在农村。在当前农村的特殊情况下,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要坚持以为农民群众谋利益的原则,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宣传普及,并建立长效机制予以加强这一工作的长期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想在于强调"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要使马克思主义"深入到群众中去,真正做到大众化";"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从实际出发,把实践经验加以概括",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根本环节。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宣传大众化”,尽管是词语表述上的细微差异性变化,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党在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方面进行调整的清晰的思维脉络和轨迹。具体表现为:宣传目的从侧重于意识形态政治权威的树立到着重于意识形态理性权威的建构的转换;宣传作用从侧重于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到着重于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的转换;宣传形式从侧重于中国作风、气派到着重于人们的思想心理特点、社会需要的转换;宣传内容从侧重于本源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向着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转换;宣传原则从侧重于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原则向着重强调意识形态的人民性原则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决定首次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列在一起,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这对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相互关系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向人民群众传播和渗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当前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主要问题是其路径尚未系统建构,渠道尚未畅通。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概念、性质、功能、载体及实现途径,对于我们寻求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给予了重要启示:一是以隐性教育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二是通过创建传播和渗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物质仪式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是充分利用多种传播渠道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特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在超过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从西欧迅速奔向全世界,它经由知识分子进行广泛传播,并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这一实践主体中被认知、掌握和运用,也随着各地历史条件的不同和本土化的过程不断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理念与事实之间不断的冲突与调适成为马克思主义全球化大众传播的主要特征.当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什么是”和“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两个方面,简要述评了国内学界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现状.“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主要阐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比较;“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主要阐述包括历史经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机制、路径、介体、原则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龙军 《传承》2012,(18):24-25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个十分重大的时代命题,在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统一思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新时期一项重大课题,在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统一思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茆顺苗 《传承》2009,(10):26-2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新时期一项重大课题,在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统一思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来,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其研究成果,比较集中在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和实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探讨上。梳理并分析近两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状况,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于英 《人民论坛》2010,(2):44-4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实践和基本前提,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的时代要求和必然结果。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有利于培育民族的文化底蕴,提升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指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又一次新的伟大革命,为中华民族复兴展现了光明的前景。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实现将成为影响世界发展走向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新世纪新阶段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将面临诸多新的时代特点,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深入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民族复兴积聚宏大的民众力量。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实践和基本前提,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的时代要求和必然结果。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有利于培育民族的文化底蕴,提升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7.
恽代英从青年时代就投身于中国社会改造实践,探求救国救民真理,先后接受和实验了多种西方思潮,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但他从进化论者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就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中国社会各阶级、中国革命、救国思潮等事关中国命运与前途的六个重大现实问题一一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革命学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苏宇 《人民论坛》2012,(17):174-175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贡献突出表现为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念,第一次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飞跃,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有机结合。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杰出贡献突出表现为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引领中国革命正确方向,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杰出贡献突出表现为注重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向群众学习。  相似文献   

19.
陈锋 《理论月刊》2009,(5):20-2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人民群众及其实践相结合,实现它的大众化、群众化.同时,应当更加重视群众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注重理论创新,不断推进群众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群众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人民实践的两个重要主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生的内在必然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统一起来的逻辑关系在实质上就是理论和实践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