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司法腐败的原因 (一)权力的固有属性,是产生司法腐败的本质根源。 (二)利益驱动,是司法腐败产生的主观根源。 (三)体制的不完善,是司法腐败产生的客观根源。 (四)立法弹性过大,是司法腐败产生的法律根源。 二、遏制司法腐败的对策 (一)改革司法体制,建立健全的司法独立保障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司法公开的规范性文件,实践中司法机关也不断推陈出新,努力完善工作机制,通过信息化平台将"审判公开"向"审判信息公开"转型。但多方面因素始终制约着审判信息公开的实际效果,导致舆论环境进一步恶化,民意与司法的关系持续紧张。是故,有必要从根源上转变司法理念、深入司法专业化进程、推动司法体制改革、强化对司法腐败的监督并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此落实审判信息公开机制,提升司法透明度,促进司法公正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关系案"是滋生司法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的出现直接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进而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威信和法律的严肃性。为了根治"关系案"这一司法腐败现象,就得分析其特征,准确地界定这类案件的构成条件,并从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寻找其产生的原因,为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腐败问题是目前社会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腐败是权力异化的极端表现。而司法腐败是职务犯罪中最严重的现象,是一种社会顽症。司法腐败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司法活动中,为谋求和保护不正当利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司法不公,损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合法利益的行为。司法腐  相似文献   

5.
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正、司法改革是一个“老生 常谈”的问题,但它又是一个 “见仁见智”、“常谈常新”的问题。因为司法不公、枉法裁判、受贿徇私、审判及执行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司法腐败现象是基于利益驱动的多种原因综合造成的,是多种自变量作用或交叉作用的结果,可谓“一果多因”。原因和自变量不除,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现象就不会休止。导致司法腐败的根源,归根结底是目前我国司法体制的弊端,即法院处在一种不科学、不规范的社会结构网络中,这种不合理的结构严重地抑制了法院正常功能的发挥。因此,中国的司法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不解决这一“瓶…  相似文献   

6.
魏敏 《行政与法》2001,(6):58-60
司法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它直接威胁到司法的公正和国家的安全.本文以法律监督为着眼点,分析说明司法腐败的根源,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早在党的十五大前夕,江泽民总书记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吏制上的腐败和司法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和蔚建行同志的重要讲话,又明确提出了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司法腐败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山东法院的实际,就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司法腐败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司法腐败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腐败是伴随着权力的产生和发展而滋生的。绝对的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是腐败的权力。各种腐败现象都是紧紧围绕权力的产生和运作而滋生和漫延的。所谓司法腐败,是审判权的一种异化,各种司法  相似文献   

8.
实行司法独立与遏制司法腐败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司法独立是实现法治的必要条件。要消除妨碍司法独立的种种弊端,治本之道应是从整个政治体制和司法体制上加以改革。司法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司法权异化为可以进行权钱交易的私有资源,则是司法腐败的根源。救治之道,主要是改革我国的权力结构,使司法权既相对独立,又受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同时,也有赖于司法机关与司法人员的自主、自治,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从体制上摆脱外界钱财和权力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论司法腐败的制度性防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一、司法腐败根源于制度不健全1.司法腐败表象的背后是司法权行使的行政化、官僚化、工具化与功利化。现代司法制度区别于传统司法制度的特征之一是运作的非行政化。而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包括审判机构的设置、审判机构与人大的关系、法官的进出、审判机构内部组成单元...  相似文献   

10.
悬赏目击证人和职业目击证人的现象在我国现实社会中的产生,既有法律上的原因,也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从法律上看,我国证人证言法律制度的缺陷导致大部分证人不敢、不愿作证,这为两种法律现象的产生提供了前提;从社会根源上观察,无讼意识、权利义务观念的缺失、"经济人"的形成及就业压力的剧增,是这两种现象产生的最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