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工会改革的实践中,出现了不少新事物,工会与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即是其中之一。我们有必要对一这新事物进行研究,使其不断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有一个发展过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工会参政议政和工会改革也提上了日程。1985年11月5日,有关文件中提出:1.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在研究、制定有关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重大方针政策时,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  相似文献   

2.
"四个全面"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决策,涵盖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部内容,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方向和总体目标。协调推进"四个方面"也是工会组织和工人阶级的光荣使命和重要任务,工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放在"四个全面"中去思考、去部署、去落实。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要发挥工会的建设职能作用和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工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西方跨国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实践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具体实践中却发生了理念和技术的分离,产生了过量劳动分工、过度加班、严苛制度等现象,并引发了严重的劳资对立.因此,建立员工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及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防范机制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劳资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证明中国工人阶级是先进的生产力。“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在现代生产力要素中 ,资本、技术、劳动缺一不可 ,都处在重要位置上。但是 ,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 ,其突出特点在于以社会公平为动力 ,充分尊重和体现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的潜能 ,使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劳动者充分掌握知识和技术 ,并广泛利用国内外资本、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国推动经济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宏伟战略目标的最大优势。从历史上看 ,建国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缺少资本和技术 ,但有…  相似文献   

5.
私有主体财产权保护制度的不平等和家族式经济的局限 ,影响了我国私营企业的规模发展 ,应以财产权平等为基础 ,建立使所有人的财产权都得到有效保护和普遍尊重的合理的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6.
工会在美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之后,工会不仅成为推动美国企业年金制度迅速扩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对美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工会为推动企业年金制度发展成为美国老年人退休收入保障的第二支柱奠定了坚实而广泛的实践基础,从而使美国企业年金制度真正具有了社会公共性质。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完善.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已呈现出多样化。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多元投资主体和法人治理结构的确立和完善,对形成千计划经济时代,并且在企业民主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职代会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变化.适应新形势、新体制的要求,使职工代表大会这一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得以坚持和不断发展,是当前我们应积极思考和努力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集体合同是增进劳资双方的理解,防范劳资冲突,并在劳资争议出现之后对其予以解决的基本依据。我国不少人对集体合同制度有不正确的认识,观念陈旧;政府在推行集体合同制度中未转变职能;有关集体合同制度的法律法规远远滞后于调节劳动关系的实际需求,缺乏操作性。我们应从强化工会的独立性与代表性,确立集体谈判是工会与企业的法定义务,制定《集体合同法》或《集体合同条例》等三个方面入手,不断完善我国的集体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9.
对外经济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这一原则,在开放中不断吸收外界的资金和技术,可以发展我们的经济,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0.
私有主体财产权保护制度的不平等和家族式经济的局限,影响了我国私营企业的规模发展,应以财产权平等为基础,建立使所有人的财产权都得到有效保护和普遍尊重的合理的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1.
12.
Genia K. Browning, Women and Politics in the USSR. Consciousness Raising and Soviet Women's Croups (Wheatsheaf Books) Sussex, 1987; Tatyana Mamonova, Russian Women's Studies. Essays on Sexism in Soviet Culture (Pergamon Press) Oxford, 1989.  相似文献   

13.
14.
15.
R. v. Hakopian     
The writer would like to thank Jenny Morgan for her assistance, and the Lionel Murphy Foundation for its financial support.  相似文献   

16.
17.
(1993) 110 A.L.R. 432 (High Court of Australia).  相似文献   

18.
《Labor History》2012,53(2):173-177
The following article analyzes the under-researched theme of Indian migration during indenture in British Guiana and Trinidad. It is understood that Indians were brought to the Caribbean under a series of restrictive colonial policies that stymied free movement. However, it is argued that some Indians resisted these very colonial regulations and exercised their individual right to migrate and subsequently dictate their own lives. Some independently took illegal action to acquire freedom while others waited until their contracts expired to migrate. While the number of those who migrated was consistently smaller than those who remained on the plantations, migration was a permanent feature of the plantation system that lasted as long as indenture itself. Indian migration during indenture can be conceptualized into three overlapping historical phases: (1) desertion from the plantations; (2) migration from the plantations to settlements (rural) to urban areas; and (3) intra-regional migration from one Caribbean island to the other.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