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仲 《前沿》2005,15(8):157-159
惩罚性赔偿责任是英美法上的一项制度,指行为人违反了民法中的惩罚性法律规范而依法应向对方当事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后果。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对此作了规定。责任保险依我国《保险法》规定,“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但并没有指明何种“赔偿责任”才可作为保险标的,因此可能带来法律适用上的混乱,为解决此问题,有必要对该“赔偿责任”的范围进行研究。作为一种新型的赔偿责任方式———惩罚性赔偿自然也在研究之列。本文从惩罚性赔偿和责任保险的功能、构成要件及美国责任保险危机的角度出发进行论证,认为惩罚性赔偿责任不应成为我国责任保险的标的。  相似文献   

2.
不动产瑕疵登记赔偿责任为民事侵权责任,应采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其构成要件包括:瑕疵登记之存在;瑕疵登记损害之存在;瑕疵登记与损害之因果关系;主观要件。不动产瑕疵登记的损害赔偿范围为:在赔偿直接损失的前提下,在预期利益损害赔偿上加以上限。其责任承担应依主观要件的不同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3.
违法行政行为与民事行为混合侵权情况下,行政赔偿和一般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应当如何分担和衔接,是困扰司法界的一个难题。而且《国家赔偿法》并未规定可以对赔偿义务机关以外的共同加害人实施追偿。新颁布的《物权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错误登记的赔偿责任及登记机关对其他民事侵权人的追偿权,对实现不动产登记的法律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多因一果的损害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行为范围和赔偿责任种类进行探析,阐释《物权法》对登记责任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历时17年的"甘肃双子医疗纠纷案"终于告一段落,从此案中不难看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纰漏。目前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司法鉴定制度存在鉴定机构软硬件不达标、重复鉴定现象、缺乏双方鉴定人出庭对质的相关规定及对鉴定人的责任追究等问题,应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明确规定司法鉴定的启动程序、建立健全鉴定人出庭制度和司法错鉴追究责任制。  相似文献   

5.
法制博览     
司法赔偿具体规定开始实行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截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应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公布的《最高人  相似文献   

6.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包括行政侵权、司法侵权和其他侵权,又可分为积极侵权和消极侵权。其侵权责任的构成必须同时具备侵害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等要件。其赔偿责任的特点是:对于人身侵害,赔偿标准是国家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对于财产损害,规定具体的赔偿范围,无具体规定的按直接损害赔偿;对于其他损害,可参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7.
自新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明确做出了“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的规定以后,针对司法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的法律规定,文章深入分析制约鉴定人出庭的诸多因素,并结合实际问题,阐述了完善与该法律规定相配套的一系列法律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法制博览     
司法鉴定重复、违法将销声匿迹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四条,对司法鉴定人的条件作了严格的要求和限制。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因故意犯罪或职务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受过开除公职处分的,以及被撤销鉴定人登记的人员,不得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决定》第三条、第十六条规定,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名册编制的具体办  相似文献   

9.
吴祖祥 《求索》2011,(5):166-168
作为侵权和不作为侵权的区分是现代侵权责任法的基础。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对不作为侵权仅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本文拟对不作为侵权责任的主体特征、构成要件、责任承担等问题进行具体探析。  相似文献   

10.
中外司法鉴定人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鉴定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选任合适的鉴定人。英美法系一般采取当事人委托鉴定制度;大陆法系多采取司法官委托鉴定制度。鉴定人的诉讼地位,英美法系的国家将鉴定人视为证人;大陆法系的国家将鉴定人与证人区别对待,诉讼地位高于证人。鉴定人资格,英美法系采用鉴定人主义原则;大陆法系采用鉴定权主义原则。鉴定人资格审查,英美法系采取事后审查方法;大陆法系采取事前审查方式。鉴定人的权利和义务,英美法系国家将鉴定人归于证人,权利和义务都包含于证人的权利与义务之中;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都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鉴定人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基本上采取司法官委托鉴定制度,鉴定人资格采取鉴定权主义原则,鉴定人资格审查未制度化,鉴定人的权利与义务,我国的诉讼法未做具体规定。通过比较研究,可以看到我国目前的司法鉴定人制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科学证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司法鉴定人在诉讼活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鉴定人选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的司法鉴定制度的基本模式。随着中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深入,如何建立我国的司法鉴定人选任制度已引起法学界的普遍关注。未来证据制度改革中司法鉴定人选任制度将是重点之一。建立我国涉诉鉴定人选任制度,尤其是"仲裁化"的鉴定人选任制度,可以促进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司法解释出台后,民事赔偿责任中,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有了较为具体的规定。由于精神赔偿是近年来议论较多的问题,因而这次司法解释的公布实施必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同时《国家赔偿法》的修改,也是最近的热门话题,其中较为集中的问题是国家赔偿的标准过低、赔偿不全面的问题。因而这一司法解释的出台,很容易使人们更加关注国家是否也应当对精神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对此,我有以下三点认识:第一,这一司法解释非常明确地界定了其适用范围:这是一个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3.
财产保全是一项临时限制当事人处分财产的强制措施,对于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保证将来生效裁判的执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财产保全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被滥用,会对被申请人造成重大的损失。我国民事诉讼法只是简单地规定,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而对至关重要的如何赔偿问题却没有作具体的规定。本文主要探讨了申请财产保全错误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处理程序三方面的问题,以期对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的相关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田国兴 《前沿》2005,(2):135-138
共同侵权行为是伴随债的制度发展起来的, 属于债的产生根据之一, 旨在保护共同侵权行为情况下发生的受害人所损失的利益。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是主客观结合的折衷说, 其有四个构成要件, 判断是否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应以四个构成要件为标准。共同侵权行为有五个类型, 其责任承担以共同侵权行为人连带赔偿责任为主。  相似文献   

15.
医疗纠纷是法治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医治疗中产生的纠纷一直是被法律遗忘的一个角落。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很难找出专门规制中医民事侵权的相关规定,但中医民事侵权的案例却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给人们的身体、精神健康带来危害,因此需要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制。中医药物治疗——中药,中医行为治疗——治疗手法,中医养生保健,这一切都与西医存在着较大的不同,拟从对中医进行法律规制研究的必要性以及中医治疗侵权构成要件、责任承担三大方面研究,以期为我国传统医学的法制化发展尽一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语言暴力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民事权益,构成民事侵权,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我国现有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和不统一,应将网络语言暴力作为特殊侵权加以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7.
国家赔偿法规定,构成国家赔偿的要件之一是职权行为违法。在处理公安赔偿案件时,必须正确区分公安职权行为和非公安职权行为。界定公安职权行为的基本要件是:公安职权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人员;公安机关和公安人员行使的是公安职权行为而不乏非职权行为。界定职权行为时应注意区分公安职权行为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行为;职务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无直接因果关系,不能构成国家赔偿的职权要件,公安机关不承担赔偿责任。在公安赔偿中,除了确认属于行使公安职权违法侵权外,还应区分是行政职权侵权还是司法职权侵权,以利于正确实施国家赔偿法。区分赔偿案件性质的原则有:依据职权行为确定赔偿案件性质的原则;在规避法律行为侵权案件中,依据所规避问题的性质,确认赔偿案件性质;自由选择原则。另外,在联合执法中赔偿义务机关应是联合执法检查中的具体职权单位。  相似文献   

18.
我国《侵权责任法》采纳了高空抛物侵权行为肯定说中分担责任的主张,但并非是公平原则的适用。因不符合承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因此,建筑物使用人仅是对受害人损害的补偿而不是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应注意及完善的问题是义务主体及免责事由的确定。  相似文献   

19.
陈曦 《前沿》2003,(2):85-87
雇佣人的转承责任 ,是指雇佣人对受雇人于执行职务中造成的他人损害承担的侵权赔偿责任。雇佣人转承责任的构成要件为 :雇佣关系的存在 ,受雇人在执行职务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 ,雇员的行为须为侵权行为 ,第三人受有实际损害 ,并且损害与雇员的侵权行为有因果关系。本文主要对雇佣关系成立的标准和执行职务过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缔约过失责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给对方造成损失所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性质大致有四种学说 :侵权行为说、法律行为说、法律规定说、诚实信用原则说。我国《合同法》规定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是 :缔约当事人违反先合同义务 ;缔约相对人受到损失 ;违反先合同义务的一方有过错 ;过错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等其他民事责任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