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资产证券化也是一项参与主体众多、结构复杂、交易严谨、市场化程度高的金融创新工程,它在具有显著宏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风险也显得集中与复杂。本文简要概述了资产证券化的构建要素及操作流程,系统分析了基建项目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风险,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供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对完善基建项目的资产证券化运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雄 《求索》2012,(8):41-43
资产证券化(ABS)是近三十多年来国际金融领域一项重要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创新。本文对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内涵、运作程序与运行主体进行阐述,对特殊目的载体(SPV)的设立与组织形式、破产风险隔离、资产转移方式与信用增级方式等ABS项目融资模式中几个关键问题深入剖析。根据资产证券化融资实践性强的特点,在ABS项目融资案例分析过程中探讨引入实验室模拟、现场参观实践环节,使ABS项目融资基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培育我国金融创新市场与大学金融创新人才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彭文峰 《求索》2011,(12):32-33,4
文章以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为理论框架,构建资产证券化监管博弈分析模型,并依据模型对资产证券化监管进行博弈分析,认为可以通过完善资产证券化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建立健全资产证券化运作机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自律能力,来促进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俞国程 《前沿》2012,(12):108-109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遭到重创,损失巨大。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得不停下脚步,开始了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重视与反思。而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产品,更是饱受质疑。本文通过对资产证券化内容的解读,分析了次贷危机的成因,并由此提出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策略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陈文俊  ;曹时军 《求索》2008,(6):16-18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保险资产证券化日益成为保险市场和证券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保险资产证券化的投资环境,探讨保险资产证券化的运行风险,提出了建立保险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以及创新金融产品等措施,以期达到降低保险资产证券化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资产证券化--我国银行业新的融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进 《理论月刊》2002,(10):48-49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创新性的融资方式,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本文通过借鉴资产证券化技术在国际上的应用及发展来探讨我国银行业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住房抵押支持证券,它改变了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是近30年来金融领域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工具之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可以拓展财务公司融资渠道,改善资产流动性,增进财务公司信贷业务透明度,降低经营风险。提升财务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支持企业集团发展。本文概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特征,从企业集团的需要和财务公司自身的需要等几个层面探讨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可能出现的出表风险、声誉风险和利率风险等风险等问题,并提出了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王昆江  梁素娟 《传承》2010,(24):120-121
自20世纪70年代源起于美国以来,资产证券化凭借其信用融资、结构性融资和表外融资的优势不断发展,如今也已成为一项被广泛应用和重视的创新型融资工具。结合相关法律制度,阐述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和特点,并通过分析国外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保障制度,提出我国实行资产证券化所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以此进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胡玲丽  张继恒 《前沿》2008,(3):33-35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它通过巧妙的设计,将流动性差的资产转换为流动性好的债券,借以融通资金。“如果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这是流传于美国华尔街的一句名言。如今,这个被学术界呼吁了多年、金融界盼望了多年的创新业务——资产证券化终于在我国走向了前台。本文肯定了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意义,并针对其在我国发展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市场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实质研究入手 ,结合金融市场效率的判定标准 ,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并指出 :资产证券化一方面完善了金融市场结构 ,丰富了金融产品 ,优化了市场资源配置 ,起到了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增加了其潜在的系统风险 ,存在弱化金融市场效率并破坏系统稳定性的可能。因此 ,在中国推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 ,要把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放在首位 ,才能充分发挥资产证券化的积极作用 ,加快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中国资产证券化结构性规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兴的结构性融资工具,其交易结构的规范化与否决定了整个交易过程的成败。本文试图从结构性规范角度入手,指出中国现行资产证券化运作中的不足,并据此重新设计中国资产证券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论银行监管有效性的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伟  李洋 《求索》2011,(7):23-25
在真实销售模式下的隔离效果遭遇到实践挑战的同时,出现资产所有权转移真实性的认定及发起人破产风险的不确定一系列问题,影响风险隔离机制的运转效果;关于导致这些障碍的因素相对复杂,其中银行监管的松弛状态无疑要承担相对重的责任;如何通过相关的法律规则实现补充和救济,同时从中认识到银行监管对于风险隔离机制有效性实现的重要性,减少发起人的破产风险,保障投资人预期实现偿付,是一个值得研究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1977年美国投资银行家Lewis S. Ranieri首次使用资产证券化一词之后,诸多学者都先后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将资产证券化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对该应用领域的风险评估也成了一个新的课题。在传统的风险评估权重确定方法中,德尔菲法、模糊层次分析法、多专家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虽然简单易行,但都过分依赖人的主观判断,往往造成信息失真。基于此,本文提出三角模糊粗糙权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资产成本,改善资本结构,有利于资产负债管理,是在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实现国有资产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式。本文综述地分析了很多省份发展国有资产证券化的模式,结合沈阳市国有资产证券化现状提出了发展资产证券化的主要路径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雪楚 《求索》2010,(11):54-55
房地产金融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房地产融资中风险问题同样显著。本文对其引起的风险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从企业、银行、市场、政府四个层次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方法,力求通过四者之间的改革,化解房地产融资的风险,保证房地产金融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7.
涂丹 《长江论坛》2001,(5):43-43,6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一直是近年来人们探讨的热点问题,我国也正准备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工作。由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一项牵扯到很多方面的复杂的工程,对于我国来说叉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推行它之前有必要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本文拟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流程进行描述.分析在证券化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而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大力鼓励外商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国际常用的项目融资(ProjectFinance)在国内得到运用,其中主要是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BOT)。国内为此类项目提供法律服务的法律界人士的研究和实践丰富了我国外商投资法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随着项目融资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有许多原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变得值得研究。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必将促进中国投资及其他领域的立法发展。本文拟就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的环境法风险的定义、环境风险与中国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关系、影响方面及措施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论现阶段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谦 《思想战线》2000,26(2):30-33
起源于美国70~80年代的资产证券化这一全球金融创新工具,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与完善,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效仿,目前也引起我国各界的普遍关注.根据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内涵及其操作原理,我国现阶段推行资产证券化存在着一定的客观障碍,但也有可行性.只要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消除一些片面认识,资产证券化完全可以成为我国银行资产业务运作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20.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和银行业资产重组的切入点 ,但国内尚不具备完善的证券化运作环境 ,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 ,必然存在着技术风险、定价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提前还贷风险等多种风险。我们只有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行的各个环节的相关风险进行深入研究 ,才能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从而推动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