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叫弗拉基米尔,中文名叫叶展飞,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广播孔子课堂学习了近两年的汉语之后,到中国进修学习了一年。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学习汉语和在华生活的感受,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对那些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想到中国学习的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实现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途径。汉语传播对象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是一种跨文化认同,是在认同母语文化基础上对异文化的认可和接纳。培养跨文化意识、克服跨文化冲突,是汉语国际传播中实现中国文化认同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刘强 《台声》2010,(9):21-21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交流信息的载体。一个中国人不论走到哪儿,都应该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虽然我人不在中国。但是通过学习和使用汉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存在。我的根在中国,牵着我的线是汉语……”来自奥地利维也纳中文教育中心的学生蒋满溢在第11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大会上,声情并茂地朗读着自己的获奖作文。  相似文献   

4.
(Situation:Annaisateacher.WhileattendingtheWorldConferenceonWomeninBeijing,shetalkswithaChinesewomanwhoisalsoateacher.)李娜:安娜小姐,你的汉语说得真不错。安娜:还不行。我已经学了五年了,因为是自学,进步很慢。这次有机会来北京,我非常高兴。李娜:你为什么这么努力地学习汉语?安娜:我从小一直很向往中国,我的祖父给我讲过很多中国的故事。李娜:参加这次妇女大会,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安娜:这些天我接触了不少像你这样的中国女性,我发现我过去想象中的中国妇女和我认识的中国妇女有很大的不同,她们乐观、向上…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在西学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同时,中国文化也在走向世界。随着大批英美传教士来华,汉语学习成为一项备受重视的工作,各种字典也应运而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他们创办了一系列外文刊物,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传播中国文化的最高成就体现在对儒家典籍的翻译上。他们在学习汉语、翻译中国典籍的过程中开始改变态度,对中国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的忧患--英语的强势地位与汉语文化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的弱势地位并不完全源于西方语言的强权,汉语本身未完成必要的历时性革命是更根本的原因。振兴汉语文化,应致力汉语文化的复兴。首先,汉语要经历从前代到现代的转型,破除积淀在汉语字、词、句子、文本中的等级观念、中心主义、家族本位思想,以自由、民主、公平、实证等理念扬弃之;其次,汉语以自身为本体进行宏大建构,向传统借力,以现代视角领受传统文化,全面再生汉语诞生后的全部中国文化;第三,目前支配汉语知识分子的继承/借鉴的二分法将被超越,汉语知识分子以统摄一切文化资源的态势成为原创汉语文化的承载者和主体。  相似文献   

7.
杨伟明 《友声》2013,(1):26-27
【正】2009年8月我成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孟加拉国山度玛丽亚姆机构广播孔子课堂的中方负责人,开始了我建设课堂和汉语推广的工作。我就像一个远渡重洋的信使,把中华文化的种子以及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带过去,又把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民的情况带回来,搭建一个语言文化沟通的桥梁,愈合不同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分歧,帮助中国在国际上赢得...  相似文献   

8.
朱晓宾 《乡音》2012,(9):50-50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催生了海外的中国热、汉语热,使得国外对孔子学院的需求和呼声越来越高。作为非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机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起到了中国文化推广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去年,通过层层选拔,我有幸成为赴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志愿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在"中国梦"的指引下,我国对外交流工作的观念和方式更加务实和灵活,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汉语和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吸引力逐渐加大。越过跨文化障碍,精选文化传播内容,更新传播方式和创新传播媒介,培养高素质的语言文化传播主体,提升汉语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影响力,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论文化阐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磊 《青年论坛》2004,(4):107-108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刻能够体会到中国文化对汉语的深刻影响,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相辅相成。如果学习汉语,不把握汉语的文化内核及相关的社会习俗背景,就很难掌握其精髓,很难灵活而准确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所以,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同时又是文化教学。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统一性,是对外汉语教学最根本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袁慧 《求索》2007,(4):158-160
语言记录文化并反映文化,通过文献中流传的汉语词汇来反映汉民族文化,是可靠和真实的。服装命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它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俗,为人们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提供了另一角度。  相似文献   

12.
纪念普什克     
陈昊苏 《友声》2007,(1):28-29
今天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集会,纪念著名的捷克东方学者雅罗斯拉夫·普什克诞辰100周年。我和很多朋友一样怀着极大的兴趣来参加今天的集会,希望了解更多的有关普什克生平和著述的情况,特别希望通过参加集会向这位中国人民的朋友、中国文化的知音普什克表达崇高的敬意。坦白地说,我原来对普什克的情况知之甚少。近日看了李梅教授专门撰写的普什克生平简介,以及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一些介绍文章,又翻阅了他的重要作品《中国——我的姐妹》,开始积累下一些深刻的印象。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生涯中,普什克学习汉语、研究中国,对中国的现实以及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3.
很久以前,我就象许多巴基斯坦人一样,向往着中国和中国人民,但我同中国的真实的联系却是从1977年巴基斯坦外交部派我到北京语言学院学习汉语时开始的。我学了两年汉语,随后到巴基斯坦驻华使馆供职。当时的大使穆罕默  相似文献   

14.
王烈琴 《求索》2012,(7):166-168
语言霸权和语言濒危是当前国际语言环境的主要特征。语言霸权与语言濒危不利于语言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而且对汉语语言文化也构成了威胁。以孔子学院为传播形式的对外汉语教学已不能满足中国发展和汉语国际传播的需求。全方位、多渠道、多途径地加强汉语国际传播是时代的要求。汉语网络化传播将是一种长期、便利、有效的国际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5.
范立强 《当代广西》2013,(17):30-30
"来中国之前,我说汉语非常结巴。在中国‘修炼’5个月后,中文才慢慢流利起来。"泰国留学生谢雨(中文名)兴奋地说,常和中国朋友聊天、吃饭、玩耍,是自己学好中文的"秘籍"。今年3月,泰国碧武里大学中文专业大二学生谢雨,和她的10名泰国同班同学一道暂别母校,以交换生的身份走进了广西民族大学,"安家"南宁10个月,潜心学习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6.
我是日本留学生,这是第一次来中国.在日本,我学过三年中文.初学的时候,我常到华侨餐厅吃饭,认识了不少华侨朋友,他们教我学说中国话.后来我每星期到华大学校听两次课.我的朋友常跟我说.中文非常难学,可是我喜欢中文.现在我已经能看中文画报了,并且瞭解了一些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这次来中国,我想再学一遍(基础汉语课本),多学一遍对我一定有好处.  相似文献   

17.
陈萍 《八桂侨刊》2004,(6):24-25
有研究表明,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态度直接影响他们的目的语学习成就,肯定的态度会导致学习的成功。在中国,印尼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对他们的汉语学习成就是否也会有如此大的影响?本文想在国外有关目的语文化的态度对外语学习的影响的研究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探讨印尼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态度与他们的汉语学习成就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时起,就具有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自觉意识,即要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吸收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创建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在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伟大社会变革中,在批判封建思想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逐步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9.
许华 《前沿》2009,(4):195-198
汉语别称词的文化特征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两种情况。其中显性文化特征是指汉民族文化结构中介于表层物质文化和深层精神文化之间层面的文化,也称中层文化或制度文化。它一般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组织制度和人际关系以及依附于它们的原理、原则和规范等等,还包括由此而产生出来的汉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群体组织和制度规范等文化特征。汉语别称词的显性文化特征集中而突出地反映在它们往往具有政治文化色彩、人性意味和民俗特征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叶水 《公民导刊》2007,(9):50-52
又到9月,教师节踏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而来。 本期“前沿记录”,有3位曾赴英国执教的汉语老师的自述。因为重庆巴县中学和英国迪克斯学校的友好交往,被派出去执教的老师,不仅仅代表着学校,还代表着自己的城市和国家。而这3位代表着重庆,代表着中国的汉语教师,除了展示个人魅力、才艺素质之外,更重要的在于。既要让英国人认识古老的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国,也要让他们了解现代的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