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设社区警务是世界警务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我国警务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基层基础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要重视对开展社区警务的研究与教育培训。要转变观念,加强研究与协调,改革教育训练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是美国霸权战略的分水岭."9·11"事件为美国送来一个明晰的战略对手,强化了美国以保守主义为基础的霸权战略大调整.美国霸权由主导型霸权向帝国式霸权转化.美国的这一霸权战略必将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但现实的图景则使美国霸权的前景似乎不被看好.  相似文献   

3.
美国在新世纪这几年很是困惑 :实力越来越强 ,而国际形象则越来越差 ;“依附”美国的国家越来越多 ,而真正“效忠”美国的国家却越来越少 ;值得骄傲的事情越来越少 ,令人烦恼的事情越来越多。这些困惑实际上是美国霸权的困惑 ,其根源有二 :一是承担义务和责任的意愿越来越小 ,而霸气却越来越大 ;二是对合作的耐心下降 ,单边主义倾向上升。美国霸权的困惑实质上是全球化的困惑。全球化要求美国摒弃传统霸权行为 ,重视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4.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对美国的安全战略逐步做出调整,主要包括重视国际制度、修复联盟体系、重新评估大国关系、重视外交手段的使用、提倡无核安全等方面,其根本目的在于恢复美国实力,重振美国霸权。奥巴马政府的安全战略调整具有内在矛盾性,如在加强对话的同时强化美国价值观;在重视外交手段的同时为武力使用留下很大空间;在尊重国际组织的同时坚持保留美国自由行动的权力。奥巴马政府的新安全战略给中国带来了机遇,中国可以利用美国重估大国关系的机会发展更为友善的中美关系。但从现实中来看,由于美国始终坚持全球霸权战略,特别是美国重返亚太所带来的安全效应仍未完全显现出来,使中美关系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论"布什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布什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阐述了布什主义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并对布什主义的本质及其影响作了评价。文章指出 ,布什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一 )以“恐怖分子”和“无赖国家”作为美国的主要现实对手 ;(二 )以防止能对美国霸权地位构成挑战的大国的崛起作为长期战略目标 ;(三 )推行“先发制人战略” ;(四 )重视维护美国本土安全 ;(五 )倚重军事力量的作用 ;(六 )单边主义倾向突出 ;(七 )意识形态色彩严重。  相似文献   

6.
从战略的高度审视教育,重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是邓小平、江泽民的共同特征,他们都从宏观战略的高度对教育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深刻的阐述,都强调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和解放后的建设输送了千千万万的领导干部和优秀人才,它为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对我们有以下启示:要从战略高度上来推进干部教育;要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内容;要重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始终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由实力、联盟政策和混合霸权三大支柱支撑,这三大支柱都具有明显的双重性,其双重性又使美国的对华政策表现出鲜明的两面性。崛起的中国要洞悉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全面发展综合实力,积极树立正面形象,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按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总体布局,以“和而不同”的外交理念,最大限度地扩展国际影响,全面融入国际社会,走与国际社会互相契合、共同发展的道路,在积极应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中全面崛起。  相似文献   

9.
人性化立法与立法语言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化立法涉及立法工作中的民本思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完善,但立法中存在一些缺陷:1.重义务规定而忽视权利规定;2.重实体内容而轻视立法表达技术;3.立法表达不够完整;4.立法表述中的语病。如何做到人性化立法与立法语言优化?1.要以人为本,树立人性化立法的理念;2.要克服重实体内容、轻视立法表达技术的思维倾向;3.要重视对立法语言的研究;4.立法过程中要多听取法学家和语言学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重新审视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实质是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我国社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重视社会文明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要重视人文价值的重塑;要努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要认真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11.
国际机制一直是国际关系理论界的关注对象。空间是国际机制权力集中运行并发挥效果的最佳场所,通过国际机制的空间化运作,制造了国际机制的"参与者"与"旁观者",以及国际机制的"核心参与者"与"非核心参与者"这两种重要的社会类属,并使之与特定的国际社会位阶相对应。研究国际机制与国际社会的秩序、冲突之间的关系,使得在全球化时代对国际机制重新进行思考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是一部不朽的军事著作,今天它又以全新的面目出现,成为一部"商战宝典".以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为精髓的孙子思想,对于现代商家竞争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日本企业90年代所采取的国际竞争策略,如采取灵活的应变措施、开展协作竞争、以顾客为中心扩大市场占有率,实施跨文化管理等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孙子思想的超人智慧,是其军事战争策略的活用.我国企业家应以日本企业家为榜样,从这部代表我国灿烂历史文化遗产的古代作品中吸取更多的营养.  相似文献   

13.
传统法理学教材的编写注重法理学科体系建构和发展,不太注重从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编写教材。传统法理学教材不仅未能很好地展现出法学理论和实践的关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法理学问题意识和法理学思维能力。2003年以后,法理学教材出现了新的改革趋势,一些法理学教材的应用性特征日益突出。应用法理学教材其特点在于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相结合,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法律事件生动地阐释法理,并将法学理论运用于具体案例的分析之中。应用法理学教材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法学理论的理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理学问题意识和理论思维能力。但现有的应用法理学教材的编写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发展。从法理学教材未来发展趋势看,应用法理学教材将在各类型法理学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实施何种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条规定的是具体的罪名还是行为 ?应该重视由于刑法条文特别规定而成立故意杀人罪的转化犯 ,以及故意杀人成为特定罪的结果加重犯 ,对于这一年龄阶段的人所实施的奸淫幼女行为 ,在追究刑事责任时 ,应具体分析。还有关于抢劫罪、贩毒罪的理解与适用  相似文献   

15.
陈云1935年到达莫斯科前,中共代表团和共产国际只能从报纸上获得长征的认识,这些认识往往具有浪漫色彩,与实际情况有相当大的差距。考察陈云1935年在莫斯科遗存的三份讲述长征的文献,可以还原陈云向共产国际汇报长征的情况。陈云的汇报揭示了长征胜利的原因,介绍了党内争论、领导核心的改组、军事战略调整等等情况,指出了临时中央政治路线上的"左"倾错误,使共产国际对长征的认识发生转变,从而纠正了此前关于长征的不实之词。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教学策略对学习者实际应用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对实践的认识及其地位的认识无法适应IT职业技术培训课程注重应用和更新迅速的特点.本文针对各类IT职业技术培训课程的共同特点,通过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分析了该类课程的教学策略以及策略的应用.通过在课程中对这些策略进行应用,可以有效地加强学习的效果,并使学生易于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复合转型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已进入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 ,多元复合转型是其基本特征 ,具体体现在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快速转型等七个方面。多元复合转型既呈现出不同领域中具体转型的多元特征 ,又表现出各个转型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织。正确分析和准确把握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复合转型特征 ,是科学进行战略选择、迅速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人民警察在当前日益复杂的斗争形势中,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制敌技能,而且也要善运谋略。《孙子兵法》作为举世公认的兵学宝典,其所蕴涵的“庙算”、“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奇正相生”等谋略思想是指导警察对敌斗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应加以重视、学习并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9.
规范意指被某种规范发出者用于调整社会的手段.刑法修正案(八)对1997年刑法第244条进行了修改,确立了强迫劳动罪,“强迫劳动”自然成为本条规范的事实构成.规范接收者(主要指司法人员)要想正确地适用本罪,就应当以规范发出者的目的为基点,结合国际社会对“强迫劳动”的规制,对我国刑法的规定作出合理解释,从而有效打击有悖人权的强迫劳动行为.规范接收者还要关注新的实践,为完善强迫劳动罪的刑事立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孙越 《公安理论与实践》2010,20(3):29-31,37
侦查讯问过程中,狡猾的犯罪嫌疑人总是用尽手段与审讯人员周旋,拒绝交代犯罪事实。为实现讯问目的,审讯人员必须灵活运用各种讯问策略,动摇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心理,使其老实交代犯罪事实。除传统语言上的讯问策略外,非语言策略的灵活运用也非常重要。非语言讯问策略即通过面部表情、体态、眼神、语调等非语言手段的运用来达到摧毁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的目的,主要有非语言符号的运用、"设计布景"、证据以非语言的方式使用、测谎仪的应用等方式,另外尤其要注意在运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务侦查讯问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