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近代资产阶级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本文拟对印度文官制度的由来和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一初步的考察。一、英国统治时期的印度文官制度 1757年普拉西之战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实际上已开始成为印度领土上的统治者,由原来的商业性机构逐渐变成为统治这个国家的官僚机构。官员由公司董事会任命,"卖官  相似文献   

2.
印共(马)领导人相信,在印度的政治集团中最能清楚地预见本国政治生活前途的是他们,其所以如此,他们声称,是因为他们能够借助马列主义来分析印度的具体情况,他们看见印度陷入了愈来愈深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危机中。在1978年11月的一次谈话中,埃·马·森南布迪里巴德告诉作者说"这不是一个特殊的资产阶级政党或领导人的危机,而是政治制度的总危机",他解释说,这场危机也是经济的巴是政治的,实际  相似文献   

3.
印度独立以后,把英国议会制的某些原则与本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实行了议会民主制的政治制度。印度的选举制度是印度资产阶级争取民族独立斗争和维护民族独立成果在政治上的体现。它对保持印度相对稳定的政局,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其弊端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巴尔·甘加特尔·提拉克(Bal Gangadhar Tilak 1896-1920),奥苦宾多·高士(Aurobindo Ghose 1872-1950)均是印度国大党激进派代表和领导人,对20世纪初期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发挥过非凡的作用。他们的民族主义思想为印度资产阶级民族改良运动向民族革命运动的转变提供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印度的民主只存活了几天。在瓦杰帕依的辞职和索尼亚的辞职之间的印度是属于印度人民的,此后,印度的有产者重新掌握了政权。 索尼亚并不代表人民,她是甘地家族的后裔,  相似文献   

6.
2000年末的一天,一个印度律师朋友邀请我到德里高等法院去参加旁听.在这之前我知道,我国是在大陆法系基础上建立的法律制度,印度属于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差别很大,前者以成文法为特点,后者多执行判例法.印度人常说他们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法制很完备.我想看看他们的法制情况到底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7.
印度的国家发展模式与大资产阶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国家发展模式而言,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还是80年代开始的自由化改革,印度的大资产阶级都发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在印度,国家与阶级的关系具有独特性,国家在相当程度上独立于社会各阶级.  相似文献   

8.
对资本主义的剖析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对资产阶级的分析,特别是将资产阶级加以区别是无产阶级制定革命战略、策略的出发点。在如何区别对待资产阶级的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与毛泽东都有所论述,其基本立场、方法和内容呈现出一脉相承的关系,体现了马列主义者对资产阶级的理论分析一步步走向具体、丰富和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王聚强  郭宁 《工会博览》2009,(11):94-95
马克思在《不列颊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的未来结果》两篇文章中通过分析英国在印度殖民的统治这一现实问题对历史现象和未来历史发展作出了深刻的论述。文章中详细的解释了,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是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今后印度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复兴,文化的独立等是为必然的历史发展。其唯物史观在这两篇文章中有集中的体现。对我们研究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其历史和逻辑的研究方法也同样对我们学-'7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媒体     
《南风窗》2006,(18)
印度经济必超中国的理由近年来,中印两国经济都在飞速发展,GDP增速几乎不相上下。有人可能会问,印度经济有一天会超过中国吗?初看之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目前中国已经遥遥领先。但印度正在快马急鞭地追上来,甚至有一天会超过中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相比之下印度的社会体制对外界变化冲击的承受力也更强。尽管许多本国有识之士对印度效率低下的表决机制和拖沓庸懒的办事作风提出了强烈批评,但无疑这是一个更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管理体制。印度在许多经济发展问题上作出错误决策是因为参与决策的人出了问题,并非因为表决机制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1.
3月初,布什对印度的3天访问让新德里兴奋异常,双方就民用核能合作达成的突破性协议被印度总理辛格形容为:“我们今天已经创造了历史,我感谢你。”中国的崛起态势为印度赢得美国的青睐与厚爱争得了机会。面对亚洲两个崛起中的大国,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印度,在制度与预期上令美国更加“放心”。这不仅是本次印度在强行引爆核弹之后再次取得美国在核问题上的支持的原因,也是印度今后在中美印大三角关系和大中东民主进程中屡试不爽的王牌。美国在印度核问题上的妥协反映了美国对待大国崛起态度的差别。美国虽不欢迎核俱乐部的扩大,但…  相似文献   

12.
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准确把握时代潮流,积极投入到民族独立事业中,成为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者;而此时的印度共产党却未能发挥重大的作用。印度独立后,国大党在尼赫鲁的领导下开始承担着国家建设的艰难任务,并根据印度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此时的印共(马)在地方进行了社会主义探索与实践,对国大党的执政地位构成了局部挑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大党及其对手印人党推行自由化改革,印共(马)对此展开了激烈批评但力不从心。印度三大主要政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行为方式和结果启示我们,发展中国家政党应该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尽可能地联合社会精英团体,重视党内建设,敢于突破与创新,才能为人民认可,促进自身发展与国家富强。  相似文献   

13.
"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经典名言,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描述中,它至少有三种意义: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国家的暴力、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权的革命暴力、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暴力。这句名言在传播过程中,因不同作者的问题意识和历史背景不同,对其含义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在引用和评述这句名言时应予以辨析。  相似文献   

14.
李北方 《南风窗》2007,(17):92-92
印度的民主制度是殖民时代的遗产,至今已有过百年的历史。但印度的民主与西方式民主在本质上是类同的吗?印度的民主较其曾经的宗主国的民主有何异质性?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如果忽视民主在不同社会中的不同演进路径,简单将形式的相似等同与实质的一致,那么很多现实问题可能难以获得有说服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中国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要求实行西方政治发展模式,特别是三权分立制度的声音不绝于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迷信西方民主制度.迷信西方民主制度的关键,就在于不了解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实质与内在矛盾.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专政,这是马克思主义一再强调的思想.《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现代的议会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资本主义统治由于其阶级本性具有深刻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6.
试析发展中印关系的几大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界领土争端、西藏问题、中巴关系以及安全问题,是中印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几大障碍。由于印度坚持边界问题上的错误立场和几十年来一系列事态的发展,边界领土争端变得越来越复杂而难以解决。印度对西藏仍抱有“缓冲区”的意图,并且欲利用西藏和达赖作为与中国打交道的一张牌,中印之间的西藏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几十年来,中巴已经形成“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而印巴之间的敌对越来越加深;中巴之间的边界协定和军事合作尤其令印度敏感,致使中印关系不可能亲近起来。印度认为中国是它“最大的竞争对手和潜在的威胁”,近些年来,印度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和加强“东向”的军事合作,致使中印相互之间的不安与防卫不可避免。在正常的状态下,这几大障碍难以克服。  相似文献   

17.
雷墨 《南风窗》2013,(18):19-19
在8月15日独立日到来前夕,印度海军连续发生了两起吸引全球目光的大事。8月12日,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下水,使印度成为继美、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设计制造航母的国家。8月14日,印度的"辛杜拉克沙克"号"基洛"级潜艇爆炸沉没,导致18名海军官兵死亡。这两起对印度海军来说意义截然相反的事件,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印度海洋强国梦道路上步伐的蹒跚。印度95%的贸易量以及75%的贸易额都是通过海上运输,70%的石油进口也是经由海上通道。海洋对印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印度希望打造强大海上实力的重要原因。此外,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印度如果要成  相似文献   

18.
媒体     
《南风窗》2013,(8):16-16
01印度能成为一个大国吗?英《经济学人》3月27日中国无疑已经加入世界大国行列。而人们常常以谈论中国的口吻来谈论印度。但在大多数人眼里,印度仍是一个无法完全与大国步调一致的准大国。这是印度的悲哀。印度本该作出更多的贡献,尽管财力和经济活力不如中国,但它致力于法治、人权建设,这是强大的软实力。但印度还没有认识到自己成为稳定力量和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巨大潜力,最  相似文献   

19.
印度是中国西南周边最重要的近邻,其对中国周边战略的身份是综合性的,进而也是中国周边地区战略形势演变的一个常量,这既是由印度的巨大体量所决定,也源于中印整体关系特别是可能长期存在的边界纠纷,还体现在印度对中国与南亚次大陆国家间关系的影响上。但更重要的是,随着印度的快速崛起,其对中国周边战略产生的不可预测的影响正在迅速上升。印度作为中国周边战略形势演变的变量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即中国对印度力量的评估、美国等大国对印度地位与作用的看法以及印度的自我定位都处于变动之中。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大变量的最终驱动力主要来自印度的发展及印度由此增加的力量将用于何种战略目标。因此,印度的何种身份以及在哪些领域对中国而言更为重要,是中国对印度战略的重要决定因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印度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大可能具有助力中国的正面意义,但中国仍需要从大局出发制定促进稳定的策略,同时也需要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印度应该被视为潜在的合作伙伴,中国应致力于促进和塑造与印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另一方面,亦有必要应对印度将中国视作主要对手而来的各种消极现象,全力遏制将中印关系导向对抗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容志行与选民见面,将与作家岑桑竞选该区代表席位。”这是1987年2月11日,香港《大公报》、《明报》、《文汇报》等几家报纸同时发表的一条引人注目的新闻。1986年底,广州市各区开始了三年一次的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由于这次选举是在党中央提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背景下进行,显得更加引人注目。容志行与岑桑刚好同在东山区第39选区。这一选区是名人荟萃的地方,有知名作家李士非、廖晓勉、黄秋耘……也有体坛名将亚运会网球女子冠军李心意,棋坛名宿杨官磷,矮脚虎赵达裕,还有正在印度新德里挥拍争夺39届世乒赛冠军的江加良……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