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职工眼中的职业道德上海市总工会陈振民,陈丽,姚振裕对职业道德的总体评价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此衍生出职业道德观与职业道德行为的变化与碰撞。根据我们1994年6月至9月对本市医疗卫生、交通...  相似文献   

2.
刘彦华 《小康》2013,(10):36-37
上海自贸区全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名字上带有试验两个字,说明政府就是在做试验。虽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以得到很多,但他的风险也很大。所以,设想可以很大胆,但行动一定要谨慎。  相似文献   

3.
<正>这几天有暇,随手翻阅摆在案头的《中国进入国际大家庭:1858—1880年的外交》一书,作者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徐中约教授,颇有感思。恰巧有一家杂志社的主编来函约稿,我便借机谈了一点自己近来的些许思考。说来这个问题也不是毫无由来的闲篇,请看中美贸易战,一波三折,并没有彻底解决的迹象,究其根源,固然它们是经贸问题,政治问题,但也是外  相似文献   

4.
《人大论坛》2010,(10):6-11
“贵州已拖不得、误不起!”省人大代表蒙育民认为,我省正处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而当选人将贵州发展思路从“又好又快”提升到“更好更快”,非常符合科学发展观,很务实,是对省情有了深刻认识后的勇敢担当,抓住了贵州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我是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峨眉特种汽车改装厂厂长助理、工程师。我于1994年7月14日到日本崎玉县川口市研修铸造专业,于1995年7月13日回国。在日本生活期间我耳闻目睹感受强烈。日本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有许多东西却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何迅 《乡音》2013,(6):49-49
我们在中国看朝鲜,有我们的看法,有我们的解读。而作为朝鲜半岛局势当事国之一的韩国,对朝鲜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呢?当韩国人遇到朝鲜人天津大学的韩国留学生宋载民在同记者谈到朝鲜的时候说:"对我们(韩国人)来说,对于朝鲜的感情是很微妙的。"宋载民说曾经在大学校园中遇到过朝鲜来的留学生,走在校园里,看到有那么几个人长得和韩国人一样,但通过穿着和口音总能认出他们是朝鲜人。第一次看到朝鲜同学的时候,宋载民回忆说:那时候第一感觉很兴奋,觉得看到了自己远方的家人,想走过去打招呼却感觉到不知道该说什么,虽然是同一个民族,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像是一堵巨大的墙横亘在同胞的心灵之间。  相似文献   

7.
程实 《观察与思考》2006,(4):104-105
近来,美国人似乎又热衷于对中国经济品头论足.1月10日,访华的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委员、民主党资深参议员鲍克斯表示,若中方不付出努力缓解中美贸易顺差,美国政府可能将采取报复措施.同一日在美国国内,前国务卿鲍威尔则在参加公益活动时预言,中国不久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实力将达到美国的水平,他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美国人大多察觉沃尔玛和凯马特等超市购物的货架上摆满了他们所需的中国产品.……  相似文献   

8.
程实 《观察与思考》2006,(3):104-105
近来,美国人似乎又热衷于对中国经济品头论足。1月10日,访华的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委员、民主党资深参议员鲍克斯表示.若中方不付出努力缓解中美贸易顺差,美国政府可能将采取报复措施。同一日在美国国内,前国务卿鲍威尔则在参加公益活动时预言,中国不久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实力将达到美国的水平,他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美国人大多察觉沃尔玛和凯马特等超市购物的货架上,摆满了他们所需的中国产品。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人眼中欧洲青年是因循守旧的,这一提法出自1986年3月26《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刊登的一篇文章.在善意地观察了欧洲青年之后,美国人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群冷静、随俗、雄心勃勃、没有反抗意识,远离上一代左派青年运动的青年人.从斯德哥尔摩到罗马,从日内瓦到伦敦,保守主义还没有消失.对比1986年青年人的抱负和1968年反抗的一代的价值观和行为,人们一定会感到震惊.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一群群身穿茄克衫和工装裤的青年学生走向街头,在于争取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如今的这一代则为学业而拚搏,以求日后能在这个商品世界中谋得一席  相似文献   

10.
曹伟 《小康》2012,(11):52-53
正~~  相似文献   

11.
<正>近来,美国人似乎又热衷于对中国经济品头论足。1月10日,访华的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委员、民主党资深参议员鲍克斯表示,若中方不付出努力缓解中美贸易顺差,美国政府可能将采取报复措施。同一日在美国国内,前国务卿鲍威尔则在参加公益活动时预言.中国不久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实力将达到美国的水平.他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美国人大多察觉沃尔玛和凯马特等超市购物的货架上摆满了他们所需的中国产品。  相似文献   

12.
罗屿 《小康》2010,(9):59-61
过去一年内让英国人印象最深且最不舒服的建筑,有的被称作"纯视觉污染",有的被认为"像极了人的臀部"。它们是英国人的眼中钉,恨不得用推土机和大铁锤立时解决掉  相似文献   

13.
美国形象的建构在中美交往的早期受到了个人心态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交往中,美国商人给中国商人和官员留下了和气、“恭顺”的印象。有关美国国家的早期介绍偏重其与中国国情的异同,留给国人的美国形象是中外人士共同建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创造》2013,(9):70
退休10年后,朱镕基同志在上海的一系列讲话、信件、批语等结集出版。8月12日,《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书收录了朱镕基同志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先后担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和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期间的部分讲话、谈话、信件、批语等106篇,照片83幅,批语及书信影印件9幅。编人的文稿是根据朱镕基同志当年讲话的音像资料和文字记录编辑而成,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15.
《公民导刊》2013,(10):58-59
<正>人大要发挥监督作用为什么现在党同群众的联系这么差?现在是党和权联系在一起。我们是执政党,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还没有做到在法律面前党员和群众一律平等,总是"刑不上大夫"啊。对这个现象,人民群众非常不满。所以群众说,共产党把党员标准越来越降低了,过去说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党员要"吃苦在前",现在变成"同甘共苦"了,甚至连同甘共苦也做不到了。这个问题,如果不突  相似文献   

16.
《公民导刊》2013,(9):58-59
<正>《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于2013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朱镕基在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在上海市工作、主政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信件等106篇,并配有83幅珍贵照片和9幅手迹影印件,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17.
《朱镕基答记者问》上市一个多月,累计发行一百万册。热销的背后,是民众的怀念。 有朋友说,不少人过惯了和稀泥温吞水的日子,反而企盼一个性格鲜明、干练果断的硬汉,朱镕基即此人也。还有朋友说,愁眉紧锁的朱镕基有句话至今仍在老百姓心头震荡:“反腐败要先打老虎后打狼,  相似文献   

18.
编者:《朱镕基答记者问》编辑组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价格:59元《朱镕基答记者问》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领域,内容丰富、翔实。朱镕基同志通过答问,解疑释惑,有针对性地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  相似文献   

19.
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于去年8月30日,在华盛顿全美新闻俱乐部所作的题为《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和美国人》的演讲内容,现摘编如下,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上海学者眼中的“海派”文化上海文化中的理性主义特约主持/吴驷策划编辑/扬长征上海文化中的理性主义“小气”的城里人:上海人与德国人的比较旧上海老北京及猫与狗的关系谢遐龄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上海的文化上的特点,那么,我想,最合适的莫过于“上海人在中国人中最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