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政治生态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内涵,可以发现,党的执政能力包括发展能力、整合能力、平衡能力、调适能力和净化能力五大方面,五大能力的好坏强弱决定了政治生态系统是否成熟稳定,是否经得起环境变化的考验和内外压力的冲击。这对我们从生态视角重塑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方式、途径及评价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中共局部执政下的抗日民主政权构建了以普选制、“三三制”、参议会制和依法施政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政治制度,共产党依靠所提建议本身的正确性,并通过政府和参议会内党员的宣传、说服来实施间接领导,形成“一元主导、多元互动”的民主模式,广泛传播民主政治观念,提高各阶层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凝聚抗战的力量,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阶段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勇于接受监督,坚持民主执政,全面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也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亮点。  相似文献   

4.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勇于接受监督,坚持民主执政,全面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是对我们党长期执政和实行改革开放提出的新要求.各级党委书记,即"一把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觉地接受监督与监督管理"一班人"是"一把手"的根本职责."一把手"对党委"一班人"的监督管理必须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同时,监督与管理要逐步规范化与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党的执政能力 ,是执政党在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所具有的本领和能力 ,是执政党理论水平、领导水平和自身建设水平的综合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 ,随着党建的不断加强 ,执政能力也不断提高。但是 ,跨入新世纪后 ,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我党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 ,党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议 ,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 ,我刊约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以推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勇于接受监督,坚持民主执政,全面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也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亮点。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上来说,党建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政治活动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组织特征的观念体系,是一种对全社会全民族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政治组织文化,是在党的建设全部工作中都发生作用的因素。从实践上来说,需要大力强化党建文化的理念,培育党建文化的骨干力量,营造党建文化的氛围,打造党建文化的阵地和平台。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又是中国共产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勇于接受监督,坚持民主执政,全面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围绕着民主执政提出的时代背景、基本内涵、民主执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思想的历史考察、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民主执政与执政能力建设、实现民主执政的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了学理探讨和实践分析,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新形势下带领全国人民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必须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命题经历了萌芽、提出、形成和发展等阶段的演进。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必须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切入点,以建设党内良好政治文化为根本点,以严明党的纪律规矩为支撑点,以抓好高级干部为关键点。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水平,改善党和政府的执政作风,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实现民主执政首先要树立民主执政的科学观念,实行观念的突破。在当前,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执政的认识有两个方面需要强调:一个是通过改进选举工作来加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另一个就是规范党政关系,执政党运行政府权力必须符合民主法治的要求。在人民、政党、政府三者之间关系上,民主执政要求执政党坚持"政府台前,政党幕后"的管理原则,要求执政党与人民、社会的关系是互动、相互信任与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边缘人是单位员工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传统政治环境之中,边缘人对单位的影响力较小;传统政治环境演进为过渡政治环境之后,边缘人对单位的影响力开始增强;过渡政治环境演进为网络政治环境之后,边缘人对单位的影响力明显增强。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单位内边缘人划分为多种类型,他们的出现与其个人因素及外部环境密切相关。这类群体的特征主要是:边缘性、群体性、普遍性、历史性、固化性、潜在演变性、能力极端性、危机潜伏性、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偏低。从单位内边缘人个人因素及外部因素两方面入手有望实现其在单位内部的逆袭。  相似文献   

17.
执政方式作为党执政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党执政理念转化为行动实践的关键。它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执政方式转变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的基点上,挖掘了党的执政方式转变的内在理据,并力求探寻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转变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仇和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个性化执政的思考.个性化执政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与当地具体实际的最佳结合,是领导者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高度发挥,是领导者的领导活动富有魅力和特色,是领导者大有作为创造出为老百姓称道的实绩,是领导者对人民竭忠尽智的无私奉献.我们这个时代呼唤个性化执政,同时为个性化执政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个性化执政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是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种趋势和方向.个性化执政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公众的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化地将个性化执政理解为人治,个性化执政恰恰是通向法治的必经之途.  相似文献   

19.
县域政治生态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县域各项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经过六年多的实践探索,当前县域政治生态治理取得明显效果,呈现出新气象。调研表明,县域政治生态还存在微腐败案件多发,懒政、怠政现象蔓延,执纪监督薄弱,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重新抬头,地方先进文化引领功能不强等突出问题。因此,需要从重视微生态治理,创新激励手段,强化薄弱环节执纪监督,转变工作作风,弘扬地方先进文化等方面入手,进一步稳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20.
党内“一把手”体制的由来、危害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把手现象是党内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而且已经演变为事实上的党内一把手的体制形态,从而对发展党内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造成了诸多不良后果,严重破坏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阻碍了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背离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亟待引起各级党组织足够的重视,深刻认识一把手体制的严重弊端和危害,痛下决心根除这一顽疾。需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尤其是要加强制度监督,完善制度体系,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