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的:(略)教学重点:崇高的社会理想对社会、对人生有巨大作用教学难点:理想属于社会意识课型:新课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节课学习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也了解了在社会中哪些现象属于社会意识。下面思考一个问题:理想属于社会存在还是属于社会意识?生:属于社会意识。讲授研课二、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板书)师:谈到理想,我曾私下问过许多同学,他们都有自己对理想的看法。如:有的同学认为,理想能使人精神振奋,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也有的同学认为,有理想也生活,没理想也生活,有没有理想…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第五课第一框"人生难免有挫折"。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悟到人生难免有挫折,要在挫折中奋进,选择坚强的人生态度。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交流,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1.使用教材: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二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应选择怎样的成才之路?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生课题。初一学生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朦胧的思考,但往往因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而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出现偏差,这时更需要正确的引导与帮助。3.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自己及人类生命的独特性是本课教学重点,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而给自己准确的人生定位是本课的教学难点。4.教学目标:通过对树…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学会依靠家长、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在与同学的合作中抵制不良诱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知识目标知道不良诱惑可以战胜,并且必须战胜;掌握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3.能力目标运用战胜诱惑的方法,逐步形成自我控制和抵抗不良诱惑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网上报刊查询,编辑课本剧等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二、教学重点掌握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三、教学难点运用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四、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自主、…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发扬不求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来归纳、系统教材知识;通过独立思考、生生交流完成精选习题;通过有感情朗诵来实现情感升华。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分析整合时政材料与教材知识的联系,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和常设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以及与全国人大的关系;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权利与义务。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资料用于学习。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二、教学重点: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三、教学难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主要职权。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时事链接:播放《全国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的视频。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增强热爱自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感受家庭亲情;培养孝亲敬长的行为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 谁不渴望成功?谁又不为失败而苦恼?人生的成功,又要走过哪些十字路口、必须把握哪些环节呢?“口才——开路;交际——播种;择偶——筑巢:创业——树碑。”《青年人生能力丛书》的作者曲渊在他编写“铸造”的这套丛书的封面上这样论述人生成功的四个环节。这套丛书分《口才锻炼与运用》、《交际能力与技巧》、《怎样选择配偶》、《如何挑战21世纪生存》4册。正如他自己在序言里所说,这套系列丛书的最大特点在于知识面广,行文通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犯罪的概念,了解犯罪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懂得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认识犯罪的危害性,从而增强守法观念。【教学过程】提问:①什么是违法行为?②说说你平时所见所闻的违法行为的表现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以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0.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在今年舟曲的泥石流救灾现场,都有哪些人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请看大屏幕。(多媒体播放舟曲泥石流救灾现场的视频)师:看完了刚才的视频,谁先来说一说,画面中都有哪些人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生1:人民解放军承担着寻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自强不息在学习、生活和事业成功中的意义,培养自强的精神。2.以自强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克服依赖心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强者。(二)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培养自强精神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自强能力。(三)知识目标:了解自强的表现、意义,懂得培养自强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认识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养育自己付出的辛劳,知道孝敬父母,能够尊重父母和长辈。(二)认知目标: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学会换位思考,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三)情感目标: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要爱自己的父母,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沟通,掌握化解与父母之间冲突的方法,更好地改善亲子关系。教学重难点如何化解与父母的矛盾教学媒体:电脑学方法:角色置换法、讨论法、座谈法时:2课时学过程入新课脑显示):幸福的家庭(师)请同学们看一幅照片,看到这幅温馨幸福的照片,你想…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教育部也把研究性学习列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大连市开发区八中的张岩进老师行了有益的尝试。课例:教师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三无”产品的了解导入新课:《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屏幕上打出题目后,询问学生:从这个题目中你想知道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确定本节课要研究的三个问题:消费者的权利有哪些?怎样依法保护…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生产和消费的关系;(2)了解正确的消费观的内容;(3)懂得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的必要性。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3)培养学生参与经济活动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培养学生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3)激发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难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教学方法:社会大课堂和学校小课堂相结合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教学步骤:一、导读自学(一)自学提纲三、讨论探究议一…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自觉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发展高尚志趣,陶冶高雅情趣,争取全面发展。2.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陶冶高雅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教材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第二节《男生女生》的第一部分——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目标:通过活动设置、情境讨论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男女生矛盾现象进行分析,理解异性健康、正常交往的内涵。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活动——夸夸我们班异性同学的好品质。课前教师准备8张卡片,每张卡片以男生或女生的一个优良品质为主题。男生有正直、大度、踏实和风趣,女生有善良、开朗、细致和温柔,主题下由教师写上“心灵寄语”。活动时,教师将卡片分别交给8位同学,每个同学手中应当是异性同学的好品质…  相似文献   

17.
数学内容:粤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意志的重要,树立自觉培养坚强意志的决心,立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2.知识与能力:初步理解意志的内涵;知道意志对人生成败的重要作用,懂得坚强的意志在一个人成长和成才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的人生追求。2.知识与技能:了解诚信的含义、掌握诚信的基本要求。3.过程与方法:理解诚信与做人的关系,培养诚实守信的实  相似文献   

19.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和教学策略(略)第二部分: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安排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乐曲《命运》(创设情境,吸引注意,激发兴趣)。在学生听完这首乐曲后,问:这首乐曲的名称是什么?它的作者是谁?你能否讲述一下他的人生经历?学生回答后,教师这样导:这首动听、激昂、优美而又跌宕起伏的旋律向我们倾诉了这样一个道理:贝多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在于他面对挫折时选择的是奋起。由此导入课题。二、新课教学:(一)人们面对挫折的两种不同态度(板书)那么,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该如何去面对呢?请看情境剧表演《…  相似文献   

20.
赋能,简而言之,是使残疾人能够有发言权、意见得到尊重、自力、自主、自控、自由、独立、有能力争取自己的权益、作为能对社会有贡献的平等公民,能被认可和尊重.赋能的充分实现,正是社区康复的目标.开展社区康复是为了残疾人赋能,同时赋能的过程引领着社区康复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