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公共服务供给的国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配置活动,历史经验证明不论是早发国家还是后发国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都需要政府发挥其公共服务的功能。本文通过国外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类型和供给方式的分析,为中国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某些借鉴和参照。  相似文献   

2.
正一、问题的提出蔡昉(2004)[1]的研究证明人口结构是决定经济稳态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成功的人口转变,较早地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于劳动力供给和储蓄率提高的人口红利,是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经济奇迹的重要因素。"人口红利"主要是基于人口结构特征对经济发展影响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包含两大基本要素:一是劳动力数量和比例相对较大;二是抚养负担相  相似文献   

3.
吕昭河  ;刘奂成 《求索》2014,(6):71-76
一般认为,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侈的重要优势,但目前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侈过程中劳动力供给的现状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侈过程中,劳动力供绐出现新的变化趋势,劳动力供给日趋紧缺,高素喷技能人才供给紧缺现象更为严重,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这种新的变化趋势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侈产生重大影响,劳动力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侈的瓶预。对此,中西部地区应该采取措施,保障劳动力供给。  相似文献   

4.
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带来的劳动力供求的变动,这些变动虽然加大了劳动力供求矛盾,但是也为中国能否利用"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人口红利"势必会逐步消失.因此,一方面中国要采取措施确保"人口红利"有效利用,另一方面,要在"人口红利"消失之前,制定新的发展战略,确保中国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单独两孩政策依法启动实施。生育政策的这一调整,将会给我国社会、家庭、个人带来哪些变化?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蔡昉在参加冬季达沃斯论坛时指出,未来人口数量少,人口结构失调,是中国发展的大障碍。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一步调整十分稳健,未来还会有进一步政策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提出逐步调  相似文献   

6.
《人大建设》2005,(11):55-55
《北京日报》近日刊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翼的文章说.今后.人口工作的重点应该由“就数量谈人口”.逐步转移到调整人口结构、“就发展谈人口”上来。  相似文献   

7.
“市场导向经济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意味着就业和失业问题今后要更多地靠市场去解决。然而,中国的市场改革并不会一蹴而就,市场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张车伟非常坚定地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8.
今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在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的大环境下,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巨大的就业压力如何化解、教育投资将在未来几年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等热门话题,成为了今年《绿皮书》所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霍震 《前进》2008,(5):32-34
就业问题始终是国家高度关注、全力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劳动力集中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结构经历了深刻变化,由集体公社转向了联产承包,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集中了大量闲散劳动力,许多农民涌向经济发达地区,引起了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影响社会进步与和谐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一场名为“浙江区域发展与国家战略”的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主办方是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和省工业经济研究所,邀请了国家有关部委的专家和部分经济学索对浙江“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的确立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1.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10):62-62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防预测.中国“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GDP的年平均潜在增长率将分别降至7.2%和6.1%。不过,可以通过改革来提高潜在增长率,或许能带来第二次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背景:从各种"红利"说起中国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完成了人口转变,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下降,尤其是出生率下降速度相对较快,形成了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份额较大的人口机会窗口。而在这个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机会窗口期,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兴起,为规模巨大的劳动年龄人口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人口红利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由1978年的55.1%上升到2010年的68.2%,至2011年,我国所具有的"人口红利"已经达到顶峰状态,正面临着"人口红利"越过拐点的特殊时期。"人口红利"对我国影响深刻,一方面,多年的"人口红利"带来了充裕的劳动力供给,提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步入刘易斯拐点记者:今年以来,与发达国家在经历金融危机造成的高失业率形成了鲜明反差,我国在劳动力短缺的同时,劳动力价格也呈上涨趋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省市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  相似文献   

15.
薛涌 《同舟共进》2008,(5):40-41
随着强劲的经济增长,中国已被公认为是崛起中的大国。国际媒体不厌其烦地讨论中国何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由此还触发了"中  相似文献   

16.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总面积15698.08平方千米,辖3个县、2个县级市、2个市辖区,总人口226.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0.8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3.3%。按照省劳动保障厅的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统筹城乡就业进程。现对我市劳务经济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做以下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会对一国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一直以来人口红利都被认为是造就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源泉。过去30年改革期间,劳动力优势带来的人口红利是催生中国出口导向模式的主要原因,较低的劳动力价格和特定的经济制度导致产出分配趋于悬殊,衍生出高储蓄、低消费的结构特征。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衰减,中国的潜在增长正在下降。据世行估计,人口红利的结构性优势对中国经济高增长的贡献度达到了30%以上。然而,人口红利从来不是永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4,(6):49-5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强对城镇化进程中人口与城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理论和现实意义都十分重大。2014年5月,由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农工民主党中央人口与资源工作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在南京举办首届"中国人口与城市发展"高层学术论坛,论坛由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具体承办,群众杂志社协办。与会领导和专家围绕"人口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很多创新见解,现将研讨观点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逸轩 《青年探索》2006,(1):27-27
在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逐年提高的同时,北京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贫富差距已严重超过国际警戒线。这是2005年12月17日召开的“人口发展与社会和谐”论坛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透露的。  相似文献   

20.
洪洞县地处山西南部,临汾盆地北端,是全省人口大县。辖16个乡镇,463个村委会,902个自然村,总面积15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万亩,人口73万,其中农村人口64万。近年来,我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变“就农村抓农村”的旧思路为“跳出农村抓农村”的新理念,变“精耕细作求发展”的传统做法为“劳动力转移求突破”的战略举措,变“人口负担的劣势”为“人力资源的优势”。2004年,全县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7.2万人,其中县外转移2.8万人,县内转移14.4万人,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8%,占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86%。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洪洞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