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农民消费状况受到更多关注。加强对新时期农民消费心理特点的了解,有助于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要引导农民建立以人为本的消费观,建立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消费观,建立正确的消费理念,选择合理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有较大的发展,山区农民文化消费有了一定的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传递农村文化的载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健康文化阵地得到巩固和发展。但农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仍然偏低,农村文化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也非常严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那日苏  秀英 《前沿》2004,(12):219-222
消费与生产是互相依存、互相依赖又互相作用的经济行为。生产的目的是消费 ,既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 ,又要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只有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呼和浩特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5 4 7% ,说明呼市仍是农业大市 ,农民仍是消费主体。因此研究农民的消费结构对引导农民合理消费 ,改变消费观念 ,优化农民消费结构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呼和浩特市农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一 )呼和浩特市农民消费现状1、农民收入与支出迅速提高收入决定消费。分析消费要从收入开始。改革…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二十年,湖北农村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加。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二千元大关,达到2102元,比改革初期的1978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2.4倍,年均递增6.6%。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力地拉动了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体消费水平由改革前的温饱不足,达到目前的温饱有余,进而稳步向小康迈进,到本世纪末农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将能够变为现实。一、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民生活消费变化的特点l、各项消费支出成倍增长,农民生活全面改善,整体消费已实现贫…  相似文献   

5.
在河南省新野县,婚丧嫁娶新事新办的多了,大操大办的少了;崇尚节俭、合理消费的多了,铺张浪费、愚昧性消费的少了;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活动多了,封建迷信赌博滋事的少了。这些变化是该县引导农民进行合理消费,自我减负带来的新气象。 农民负担过重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新野县委、政府在大力阔斧减轻“官方”带来负担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破除陈规陋习,实行合理消费,切实减轻由自己增加的负担。 农民自加的负担主要是人情往来、迷信和赌博等支出。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婚、生日、建房等都要请客送礼,而且价…  相似文献   

6.
王利 《传承》2008,(22):102-103
从1936年以来的七十多年的时间里,江村农民的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世纪以来,江村人民的生活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人们住上了别墅,开上了轿车,但在物质文化逐步丰富的今天,农民的消费观念仍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与指导。  相似文献   

7.
王利 《传承》2008,(11)
从1936年以来的七十多年的时间里,江村农民的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世纪以来,江村人民的生活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人们住上了别墅,开上了轿车,但在物质文化逐步丰富的今天,农民的消费观念仍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与指导.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农民自身的天然弱势和消费者弱势导致农民的消费环境日益恶化,农民消费维权手段的贫乏和救济渠道的狭窄,使得农民消费者的弱势地位进一步加剧。如何尽快推进农村市场化进程,离不开理性农民消费主体的塑造。解析农民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对于培养理性农民消费主体有着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消费环境以及广大农民的消费维权意识令人堪忧,给农村的消费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二,农民群众的消费维权意识淡漠,农民消费法律知识相对匮乏,消费维权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商品知识欠缺;三,生产者经营者缺乏诚信  相似文献   

10.
农村消费不足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性的考察发现,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严重不公,剥夺了农民应有的权益,导致农民福利水平低下,成为制约农村消费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扩大农村消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取向,使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充分体现公平,让农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使农民的福利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增强农民的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在目前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的任务尚十分艰巨的情况下,应注意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本文通过分析农民的消费状况和经济基础后,提出了几条引导农民消费的途径,以求拉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家“扶农、稳农、富农”政策效应的进一步释放,广大农村已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大部分农民已迈向了“小康”之路。现在农村已充满了现代生活的气息与节奏,特别是寿险消费已成为农民消费的一种时尚和追求,目前我省农村寿险业务已占全省寿险业务总量的50%以上。如何保护、引导和激发农民的寿险消费热潮,使其潜在的持久消费动力进一步释放出来,这将是我省寿险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深化认识是进一步拓展农村寿险市场的关键所在。要把发展农村寿险市场做为我们寿险工作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农村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消费社会的到来和消费主义文化的迅速传播,冲击了农民的传统消费观念和行为。农村消费主义文化和中国传统消费文化同时发挥着作用,在这两种消费文化的共同影响之下,农民的生活消费观念和行为也出现了积极和阻碍的双因素。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旅游逐渐成为农民的重要休闲方式。湖南农民旅游消费市场特征,呈现旅游意愿增强,出游频率较高,出游重视家庭气氛,旅游消费上重视经济实惠等新变化,因而政府、旅游企业、农民自身都应据此作出相应调整,拓展湖南农民旅游市场的措施应该顺势而为。  相似文献   

15.
邱宝昌 《小康》2006,(8):31-31
我国农村消费环境以及广大农民的消费维权意识令人堪忧,给农村的消费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二、农民群众的消费维权意识淡漠,农民消费法律知识相对匮乏,消费维权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商品知识欠缺;三、生产者经营者缺乏诚信经营,制假售价,坑害消费者;四、相关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不到位,存在执法漏洞,甚至一些执法人员与生产者经营者互相勾结,共同侵害农民利益;五、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作用发挥不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家庭消费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家庭消费的发展趋势尹世杰我国改革开放十多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消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消费水平而言,农民消费水平1978年为132元,1985年为324元,1990年为524元,1993年为774元;非农业居民消...  相似文献   

17.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核心指标。为准确、全面反映我省农民收人和消费变化等情况, 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农村住户调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对农村住户调查工作的认识开展农村住户调查,及时准确反映农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精神文化消费的误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精神文化消费的误区与对策况永勇农村精神文化消费是农民日常生活消费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它满足了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陶冶人的情操,调节人们的行为;同时也是塑造人、培养人的重要手段。正确的精神文化消费是农村社会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9.
中国12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农民富了,中国也才真正富了。国家统计局的最新调查资料表明,1995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131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2%。同时,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消费中注入了竞争意识和信息意识、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等高层次的追求。书香飘农家“烟香、酒香、不如书香。”这是流传在湖北宜昌农村的一句俗语,从中可以看出当地农民对书的喜爱。枝城市农民程启木劳动致富以后,建起一个藏书5000多册的图书室,敞开大门让乡亲们借阅,但有一个条件;还书时写一篇读书心得。农民为什么热衷于读书,有句顺口溜…  相似文献   

20.
陈小波  陈巍 《今日浙江》2009,(22):23-24
为鼓励农民建房,台州市制订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从解决农民建房难问题入手,拉动农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