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为重返亚洲,宣布了“新军事战略”;为应对中国军事发展产生的影响,又打造出“空海一体战”的对华战略。且为确保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亦加强与盟国之间的军事合作。自美国高调介入南海问题后,日本、印度等区域外大国也随之介入,使南海问题更趋复杂化,加之美菲军演正朝着着眼于中国的多边合作框架转变,故南海领土争议有可能升级为更严重的对抗。  相似文献   

2.
回顾冷战时期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并对冷战结束之初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考虑与立场转变,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南海问题激化时美国对东亚、东南亚地区的政策、行为进行分析、阐述,可以对今后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介入及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有助于理解并预测美国对南海问题的战略意图与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3.
近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除了菲律宾与越南表现得越来越强硬外,美国等区域外大国亦不断介入,致使南海问题的发展态势很不乐观,南海问题长期化、复杂化的趋势已成定局。面对这种局势,中国应该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以维护南沙群岛的主权和合法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不断融入全球体系,海洋经济与海洋安全已关乎中国当前及未来的经济命脉和安全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在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时认为,近年来美国的南海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积极深度介入南海争端,由后台已经站到了前台,对我国南海安全构成严峻挑战和威胁。美国插手南海争端的战略目的是利用南海问题在政治上防范和制约中国,在军事上打造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在经济上攫取南海丰富的石油资源。美国插手南海争端的主要举措,一是强化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二是大幅提高在亚太地区军演的频率和规模,三是强化军事同盟和伙伴关系。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未雨绸缪,应对有力,突出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刘涛 《人民论坛》2014,(9):183-185
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是完整、科学、系统性的。南海问题是邓小平外交思想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邓小平时代,中国运用邓小平外交思想较好地维护了南海问题的大局面,为中国南方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当前,南海问题日益冲突化,成为中国周边安全战略的一个矛盾热点,我们需要坚持邓小平外交思想,正确处理南海问题,为“中国梦”宏伟目标的稳定实现提供国际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访华前.2月5日.美国负责东亚与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要求中国明确表明划设南海九段线的意义.并指出中国宣称主权的方式破坏地区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8日表示,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是历史形成的,并受到国际法的保护。那么,九段线是怎么来的呢?中国人又是如何确保九段线的国际地位的呢?  相似文献   

7.
"南海航行自由"虽然不是南海问题的核心,但已产生一定的舆论和政治效应。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层面来认识:一是东盟国家出于自身利益需要以及对中国南海政策的疑虑,在美国等区外大国的煽动下,以此为议题向中国施压;二是美国为了使其在我国南海专属经济区内的军事侦察活动合法化,曲解和滥用"航行自由"原则,并由此引起中国的反对和抗议。这两个层面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和含义:前者是一个信任赤字问题;后者则是一个合法性问题,同时也是霸权与反霸权的斗争。由于性质及含义不同,需要用不同的政策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8.
媒体     
南海中国策 南海问题日益国际化、复杂化,面对南海主权声索各方越来越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国在南海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当前,菲律宾、越南等国正不断大力加强对南海争议岛屿与海域的控制,试图以此强化其对主权声索的依据。在一些岛礁上,这些国家建立了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其意图不言而喻。假如中国的行动一味迟滞,则可能陷于更大的被动,甚至面临“出局”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杨青 《新东方》2012,(6):17-19
导致南海争端日趋激烈的原因很多。中国实力增强,加大了在南海维权力度;美国"重返亚太",实施所谓"再平衡战略";一些域外大国的介入以及南海周边国家企图借助美国和其他区域外势力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等,都是导致南海争端日趋激烈的原因。但究其根本,地缘因素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地缘因素决定了南海周边国家必须面向南海制定自己的国家发展战略,也决定了南海要成为大国进行战略博弈的焦点,这是南海争端日趋激烈和有可能激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国南海争端逐步加剧,其复杂程度也逐步增强,究其原因,不外乎:南海巨大的油气资源、重要的地理位置、领土所有权归属、美国的"抑制围堵中国的政策"和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的实施。南海周边的国家已频频向中国出牌,隐藏在他们背后的几个大国更是虎视眈眈,南海资源不断被侵吞,南沙群岛岌岌可危。因此,我们要正确分析南海争端加剧的原因,抓住时机,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果断解决南海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以保护自由通航为由逐步介入南海的争端,并将此作为实现其亚太战略的一种手段。美国的介入对中国南海主权权益的维护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危及中国战略安全利益,增加中国收回南海主权的难度,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中国政府坚定地表达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并采取了切实措施维护中国的领海主权;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加强与东盟的战略沟通和战略互信:有针对性地应对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南海研究院主办主办的海峡两岸南海问题交流与合作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1月27日至28日在海南海口举行。本次会议以“凝聚两岸共识.推进务实合作”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的50多位专家学者就中国南海地区形势发展与评估、南海资源管理与开发、两岸南海渔业合作、南海海上通道安全、南海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育、南海法理研究与执法等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交流。研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南海地区新的形势特点,论证了中国对南海诸岛及附近水域的主权.并探讨了落实中国权利主张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漫新闻     
《小康》2016,(14)
正1美国觊觎南海日本共同社6月25日称,美国海军近日透露,已向南海派出三艘宙斯盾驱逐舰,展开"警戒监视活动"。共同社称,美国此举旨在制衡中国。美军近来在南海动作不断,中国外交部曾明确指出,美方不断加强在南海军力部署,派先进舰机对中国持续进行高频度抵近军事侦察,并且一再诱压盟国或伙伴在南海搞针对性极强的  相似文献   

14.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越之间并不曾存在类似当代的南海争端问题。相反,两国海上合作构成友好交往的渠道之一。越南关于南海争议问题起源的一些说法,显然是与历史事实相悖的。中国传统的南海疆域历史上已经形成,中国对于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水域的主权不容置疑。南海争端问题是当代中越关系发展过程中才出现的问题,要顺应历史上友好交往主流和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趋势,寻求妥善解决南海争端的途径与措施,推动中越睦邻友好关系和海上合作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郭渊 《新东方》2012,(1):16-21
为了攫取地缘利益,2011年日本积极展开对越外交,双方高层互访不断,在战略合作、能源开采方面日本获取了巨大利益。日本在积极发展对越关系的过程中,意欲介入南海、牵制中国的用意愈加明显,其目的是使南海问题久拖不决,在限制中国的同时扩大日本在南亚的影响力。但是受中日、中越关系的影响,日本在介入南海争端之时也不会轻易开罪中国。  相似文献   

16.
国际     
《时事资料手册》2000,(2):125-127
克林顿等公开道歉1999年5月1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就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向记者公开表示:“我已经向江泽民主席和中国人民表示了道歉。我要再次对中国人民和中国领导人说,我对此表示道歉和遗憾。同时,我要重申,我们致力于加强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论两岸在南海争端中的战略合作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南海问题是一个具有战略价值的议题.两岸是否需要和能否在当前激烈的南海争端中进行战略合作,需要进行全面的考察.马英九执政以来,台湾当局的南海政策重新回到了1994年的政策轨道,重申"中华民国"拥有南海主权,并有意推动两岸合作开发南海资源.但是,两岸的"南海合作"不得不面对内外因素的制约.两岸之间能否搁置争议、构筑互信和建立必要的沟通平台是必须考虑的内部制约因素,而制约两岸合作的外部因素则主要是美国的阻挠和南海周边国家的分化.总体看来,两岸在南海问题上谋求合作,符合两岸的根本利益,既有利于维持中国的海洋权益,也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邹立刚 《新东方》2013,(4):23-27
南海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冷战后演变中的南海安全保障机制是美日等国遏制中国的战略与南海周边国家"大国平衡"战略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应对南海非传统安全问题已采取诸多措施,但仍须有综合性的南海战略和适宜的举措,以维护南海的稳定及中国在南海的权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日本海洋扩张动作频频。先是在冲之鸟礁问题上“误报”得到联合国承认为岛屿;关于东海划界问题,即使在大地震之后也不放弃严密监视中国对春晓油气田的开采;尤其是南海争端发生之后,日本更是推波助澜,支持菲律宾,配合美国强调所谓航行自由;放话“购买”钓鱼岛的闹剧最近更是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20.
南海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决定了其复杂的地缘特性、重要的战略地位、激烈的海权争夺.中国与南海地区邻国关系密切同时又存在着敏感的南海问题.中国长期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却得到了其他争议国家"争议搁置、我先开发"的结果.在南海危机频发的今天,中国需要一种新的思维和方式应对南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