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2.
政党政治是作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方式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政治的危机源于政党的危机,是由政党在产生和发展中的特殊规定性导致、并与特定社会互动而最终形成和显现出来.政党危机的原因是:政党理念缺乏感召力和吸引力;政党组织方式和运作方式与民主政治精神相违,难以得到大众支持;政党的结构一功能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政党缺乏必要的组织生存条件和运作资源;政党腐败而导致政治生命力耗竭.从政党政治危机的角度来看,当代世界政党政治具有以下特点:一般意义上,任何政党都面临着危机,因而任何形态的政党政治都同样面临危机;政党政治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仍将表现出不平衡性;由政治现实需要所致,政党政治仍是国家政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必然得到推动和发展,而且会出现新的形式;由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带来的政党发展必然推动政党政治的发展;总体上而言,世界政党格局有明显的"右盛左衰"迹象;政党政治趋向多元化,其面临的主要议题随着国际局势和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社会危机与政党转型——基于法治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存在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这是不争的事实.执政党如何认识危机以及如何面对危机实现自我转型,已成为中国解决社会危机的关键.文章以法治为视角提出:中国共产党由传统威权型政党向现代法理型政党转变是解决中国社会危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龚妍  兴盛 《新长征》2010,(1):43-45
政党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演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当今,全世界政党多达5000多个,其中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150多个。以政党为主角的现代政治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政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黄源辛  孔娟 《世纪桥》2010,(13):51-52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介绍和传播西方政党思想的先驱之一。他对政党的内涵、职能、特征以及政党产生的条件,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当然,其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他还认识不到政党的阶级本质,分不清政党的阶级职能和社会职能,甚至不顾国情推崇两党制,还难以辨明新型生产关系的确立和发展对政党产生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党制度的不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既不同于西方国家实行的两党制、多党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创立了一种崭新的政党制度形式、新型政党关系、政党执政方式以及人民民主实现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独特的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西方国家政党在变革和转型过程中加深了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出现的意识形态模糊、政党组织萎缩、社会功能弱化和治国理政乏力等危机。这些危机的出现与加深主要是西方国家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组织力量竞争、现代媒体发展等外部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围绕着冷战后西方国家政党危机,学术界形成了政党衰落和政党调适两种观点。政党危机与政党发展并存背景下,政党衰落论略显悲观,而政党调适论不仅客观与辩证,而且也为西方国家政党通过变革摆脱危机和推进世界政党政治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这个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要把学习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在全党形成制度、形成风气,以有效的学习提升党的创新能力,增强党的生机活力.我们现在面临的新形势要求我们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当今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必然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具体要做到:把思想认识提高到新高度;把目标任务调整到新定位;把态度方法改进到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全球化以及欧洲一体化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尤其是伴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不断蔓延,德国政党生态正在发生着一些新的变化,其政党体制从稳定的“两元”正在走向不稳定的“多元”,价值取向从左右“两维”格局转向“多维”格局,同时政党呈现出的地域维度也值得关注。上述新动向的出现主要受到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出现、福利国家的分配冲突、政治生活的个体化趋势以及新媒体手段的广泛运用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德国政党生态目前正在发生着的新变化,无论对各政党本身还是对德国未来的政治模式,都将带来许多潜在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不同政党组合联合执政的可能性增加、政党内部有效决策的难度加大、党员的争取与维系变得更加困难等等。  相似文献   

10.
传统政党治党模式之所以曾取得显著绩效,除了得益于其内在的以科层制结构为组织支撑、以实际效益为价值取向、以自上而下为运行向度等特点外,也同样蕴含着一定的科学性和较强的时用性价值,同时传统治党模式的成功,与其特殊的外部因素即外部因子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 ,在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性和共处性、社会主义发展的开放性和封闭性等方面 ,都有深刻的经验和教训。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 ,对于有效地推进新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斯大林与二十世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地研究斯大林问题是有重大意义的.斯大林领导苏联长达30年,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他对世界的影响不仅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很大.死后依然影响很大.认识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一条怎样的路程,把观察的视角选在斯大林这个历史人物上,以斯大林问题为切入点,解剖、分析20世纪承前启后的历史进程,是合适的.可以说.斯大林问题是认识人类刚刚走过的20世纪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3.
反省和调整后的英国工党开始重新崛起,对我们加深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进而对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能问题,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学术史是中共文化史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党史学应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学术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兆铮 《学习论坛》2006,22(2):13-17
新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十分重视执政党的理论创新,必须认真总结借鉴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方面已有的经验教训,发扬优良传统,警惕误入盲区和克服可能产生的弊端,提高理论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80年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历史性贡献在于制定了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基本路线,并领导中国人民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变成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在今天我们必须继续以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推动中华民族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7.
王兆铮 《实事求是》2004,2(1):8-11,35
新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重视执政党的理论建设,要认真总结借鉴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在群众和干部中普及党的基本理论等方面,已有的经验教训,发扬优良传统,警惕和克服可能产生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陈明显 《新视野》2004,(3):40-41
在20世纪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15次代表大会,各次大会的历史影响与作用各不相同,关键在于纲领和旗帜,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能否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理性化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波 《理论学刊》2003,4(2):125-128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叙事艺术问题 ,构成了研究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课题。学界对此向来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当乡土叙事被纳入到现代视角中重新进行结构时 ,即呈现出乡土理念的现代哲学意蕴。从鲁迅开始的现代乡土小说叙事不仅打破了古典小说的叙事艺术 ,而且深刻影响了 2 0世纪中国小说叙事的发展。民间理性参与乡土叙事的过程 ,是对叙事方式的不断认同与选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民间理性潜隐于乡土叙事范式 ,使乡土叙事既符合乡土民间的叙事美学要求 ,又呈现出现代叙事学的结构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伊犁反分裂斗争形势非常严峻复杂,“三股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不断加剧升级,呈现新特点。对此,我们必须用历史和世界眼光加以分析和把握,从而掌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