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安娜作为世界文学画廊里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她的悲剧如果只是单纯的当时社会制度使然,作者思想所致,那么,她的形象绝不会如此的魅力四射,耐人寻味.所以,从安娜的本身来追寻悲剧的根源,也许会更有超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安娜.卡列宁娜是托尔斯泰创造的一个为了追求爱情自由而与整个上流社会抗争并最终以死的悲剧收场的妇女形象。根据安娜所处时代、生活环境、自身特性的心理探讨,可以探究其最终卧轨自杀的悲剧的起源、时代性、自身性以及终结等几个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三个女性形象安娜、陶丽和吉娣,陶丽主要是作为母亲而存在,吉娣是好妻子的范本,家庭中的天使,而安娜则是一个摆脱了女人三种固有身份的原初状态的女人,她为自己而活然而却终究无法摆脱对男人的内在依附性。三个女人各自散发出了独特的光芒,但她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受着男权社会形式各异的束缚。这是她们共同的悲哀。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从不同层次和角度解读安娜这一文学形象的深刻悲剧内涵 ,揭示其悲剧中鲜明的个性因素和社会因素 ;并进而探讨安娜形象的美学价值 ,发掘这一形象中蕴涵的优美和崇高美  相似文献   

5.
安娜在追求其个人的爱情中,有着强烈的个人色彩,这种强烈的个人色彩在安娜身上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形象身上,体现出古希腊文化的个人主义意蕴。但作者托尔斯泰对这个形象显然有他自己独特的看法,这种看法落实在对安娜结局的处理上,作者对安娜悲剧的刻画,在更深一个层面上揭示出其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潘金莲这个重合了受害者和害人者双重身份的女人成就了<水浒传>中一段颇为复杂的爱情悲剧,也使其成为了一位具有特色的悲剧性人物.究其原因,社会环境促成了她的悲剧命运,同时她的悲剧也成为了社会性的悲剧、女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安娜*埃利诺*罗斯福是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妻子.在12年的第一夫人生涯中,她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其中提倡民主、维护人权特别是美国黑人的权利是她活动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中后期,女性的性别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关注女性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演绎女性悲剧宿命轮回,挖掘女性的心理意识,颠覆男权中心文化成为铁凝这一时期创作的焦点。这些在她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中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9.
重庆女生冯佳媛,当选小平故里宣传大使;反战女记者安娜&#183;波利柯膏斯卡亚,遇害;穆罕默德&#183;尤努斯和孟加拉乡村银行,获诺贝尔和平奖;张茵,从废纸大王到中国首富;宋祖英,在华盛顿举办个唱;  相似文献   

10.
《水浒传》中潘金莲的人生一开始就笼罩着悲剧的阴云,她与人通奸、谋杀亲夫,想要争取生活的幸福.潘金莲的悲剧人生有种种因素和社会推动力.我们对潘金莲口诛笔伐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封建礼教对女性权力的扼杀  相似文献   

11.
刘鑫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9):211-212,218
时代背景和战争给海明威烙上了深深的印记,成为其作品悲剧主题的根源.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在其作品中无不流露出人在自然界,在命运面前始终是无能为力的悲观思想: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战争,也是一场徒劳的战争.  相似文献   

12.
性格决定命运.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的原因在于刘兰芝刚强的性格.这种刚性广泛地体现于刘兰芝的全部行动细节里,与刚性紧密相连的是自尊,二者结合,便有了"自专由"的举动.这种性格、行为,即是造成婆媳矛盾的根本原因,也是她人生悲剧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3.
薛宝钗作为封建社会的淑女形象、冷漠无情,人格异化而不自觉,成为封建妇女道德规范的牺牲品,其悲剧命运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欲望号街车》是美国戏剧大师田纳斯.威廉姆斯的代表作,它是一曲女性的悲歌。剧中女主人公布兰奇想要努力与生活抗争以获得幸福,却最终事与愿违。她悲剧的根源就在于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女性只有从思想及经济上真正获得独立,才能扭转自身命运,因此,深受男权社会影响的布兰奇所做的不彻底的反抗无济于事,她的命运注定了是场悲剧。  相似文献   

15.
永恒的困境--论张爱玲小说中伦理悲剧的哲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悲剧是指个人与普遍法则规范相冲突所导致的苦难、不幸甚至毁灭,它在张爱玲小说中有一定的反映.张爱玲通过她笔下的伦理悲剧,展示了个体生命的超越性本质以及命运的荒诞、人生的悲哀,人性的不可理喻,从而使其小说创作超越了社会历史层面而进入到哲学领域.  相似文献   

16.
对莎士比亚的名剧之一《麦克白》的评述,都把麦克白当成了悲剧主角。其实,此剧至少还存在另外一个同等让人感慨的悲剧主角,即无名无姓的麦克白夫人。麦克白夫人的悲剧,并不是如传统所认为的那样,是由她个人的野心以及她渴望成为一个男人所引起的。麦克白夫人的悲剧根源在于她的性别角色:妻子。她的所谓的“野心”和覆灭都归结于一个字:爱,即由对丈夫的爱走向爱的失落。一直被千夫所指的麦克白夫人,实际上是男权文化的牺牲品,是男人权利斗争的血腥历史中的一个替罪羊。  相似文献   

17.
对于林黛玉这一悲剧形象,以前的论者大多探讨其不俗之处,但黛玉在其悲剧人生历程中所展现出的"人"的魅力也是令后人为之倾倒的。其悲剧精神之雅美、性格之挚美、爱情之凄美在她为人做事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8.
凌叔华是现代文学史上女性意识很强的一位作家,她的小说<凤凰>借"寻找凤凰"的儿童故事框架,揭示了不同女性共同的悲剧命运,是一篇不应被埋没的佳作.  相似文献   

19.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美意识流小说的一位杰出代表,她一生致力于小说的改革与创新,作为女性的她,由于从小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歧视,早就产生了女性主义思想。她在西方现代主义作家的行列里享有引人注目的地位在她的主要作品中,都体现了她向往平静、安宁、和谐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0.
约翰.福尔斯是英国60年代以来,在文坛中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家。《收藏家》是他的成名作,作家用两个人的口吻讲述了一部悲剧性的故事。小说中的米兰达就是个悲剧的人物形象,她在一次出于好心去帮助人的时候,丧失了自由以至生命。本文分析《收藏家》中米兰达悲剧的根源,进而揭示女性生存环境之恶劣和阶级社会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