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读《杨善洲的故事》,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想起一则故事:在新中国土改时期,一位老农到镇上买年画,他买了一张毛主席像,还非要再买一张共产党的像。售货员告诉老农说:共产党是一个组织,不是一个人,没有像。可老农并不相信,对售货员说:大家说,这个人像共产党,那个人不像共产党,共产党怎么能没  相似文献   

2.
不知您注意过没有,多年来,我们布置工作,强调落实时,领导者的讲话,会议文件,新闻报道,从大标题、小标题到段首句,经常几乎格式一律地是:“要”怎么怎么,“必须”怎么怎么,甚至满页满篇的“要”、“必须”。似乎不这样来,就不谓重视、就没作强调、就无法贯彻,或无法提笔、无法成文、无法讲话。这已成了不少人作指示、表态度、发言作文的“必须”。这种文风语体从什么时候兴起的,不好查证,也没必要去查证,反正从共产党人的老祖宗马克斯、恩格斯以及毛泽东、邓小平那里很少见到。比如《共产党宣言》,毛泽东的名篇《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3.
正"赶考"从来不是一场万众欢愉的"春晚",不知困难,不识挑战,不思忧患,无法写出合格的答卷。这本书叫《家国大义——共和国一代的坚守与担当》,作者是凤凰卫视出版中心主笔玛雅。读这本书,让人蓦然想起毛泽东说的"进京赶考"。1949年3月,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起程前往北平,毛泽东说了这句话。那场"赶考"已经过去了67年,斯人已逝。考试仍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于今年6月20日发表沙健孙的文章,提出向陈寅恪先生学习什么的问题。作者指出,前些时候,关于陈寅恪先生的思想、风骨、行止,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但是有的论者认为陈寅恪之所以值得推崇,尤其在于他的学人风骨、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而作为这种风骨、人格、精神的突出体现是他坚持“不宗奉马列主义”。那么,陈寅恪之所以在学术上取得重大成就,是不是因为他不宗奉马列?主张不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史学研究,是表现了他的一种思想局限还是一种需要大力歌颂的  相似文献   

5.
看邻人火烧     
萨苏 《廉政瞭望》2014,(5):77-77
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说金圣叹有《不亦快哉》三十三则,其中之一是隔江看邻人火烧。这种完全不符合社会道德的思维方式让一众学生目瞪口呆.看日本在大发展时代的种种纠结,不由得让人想起了金先生这个古怪的爱好。  相似文献   

6.
正5年来,岛上相继换了4位警官,他们单枪匹马守孤岛。见到他们我想起了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灯塔看守人》;想起了美国电影《海角乐园》《荒岛余生》《六天七夜》和《迷失恐龙岛》。但又似乎不一样,因为没有可比性,因为他们的创作是虚构的艺术,而我在这里所要叙述的则是真实的人生。在高分辨率的中国地图上,我们能找到乌蟒岛。这个面积只有1.88平方公里,海拔203.9米的小岛,  相似文献   

7.
提起陈寅恪这位当代史学大师,史学界不知其人者恐怕寥寥。他留学西方二十年,不知何故,没弄个“博士”“硕士”之类的头衔。于是,回国找个饭碗都有点困难。幸亏梁启超深知他是个人才,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推荐。起初,曹云祥见陈寅恪一无学位,二无著作,有点犹豫。梁启超据实力争,又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  相似文献   

8.
"天下"乱弹     
宋志坚 《唯实》2004,(4):96
“天下”二字怎么解,实在费人思忖。按照《辞海》的解释,“天下”的意思有二,一指整个中国,二指整个世界。这种解释既缺乏历史的阶段性和层次感,也缺乏超越时空的归纳。天下的内涵与外延,是随着人们视野的逐步开阔而逐步变化的,有一点却始终如一,沿用这个词汇的人,一直都把自己看得见的那一片天空之下的地方当作“天下”。夜郎自大的滇王与夜郎侯,都把自己治下的地方当做“天下”,这才闹出“汉孰与我大”的笑话,司马迁说这是“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并把这笑话的根源归结为“以道不通故”(《史记·西南夷列传》)。“道不通”,视野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在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工作的一位学者被一本社科类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所深深吸引,认为见解独到,语言流畅,思想深刻,便很在意地看了作者的名字——李培林,发现“这人与我读初中的同学同名同姓”。他记住了这个名字,但并没有把这个人同自己的同学联系起来,因为“文化大革命”时读完初中的学生学习水平与现在的小学生水平差不多,怎么能写出那样有深度的大块文章呢?之后,他经常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上看到这个名字,并且慢慢知道,这个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  相似文献   

10.
权力的声音     
安立志 《唯实》2015,(5):95-95
张鸣先生有一篇《只听得懂权力的声音》,评论的是唯权力是从的人们及其行径。我却想起另外一个话题——权力的声音到底什么样,也就是前述的那些人究竟听懂了什么。一位与官场接近的朋友说到这样一则趣事:一位官员,位尊权重,主政一方,惜乎其讲话方言太重,与会人员大多听不懂。不知是什么人,也不知在什么场合(这些因素之于官场非常重要),将这一信息知会了这位官员,他的反应出乎意料:"  相似文献   

11.
龙玉纯 《党课》2010,(13):105-106
现在一看到干层底布鞋,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孩提时代。那时的我对它并不怎么喜爱,相反不知怎么地对它还有一股莫名其妙的怨恨。奶奶和外婆为了加深我对布鞋的感情,不惜曲着身子绕着弯子变着法子说它在我一出生就伴着我,  相似文献   

12.
吴汾 《廉政瞭望》2004,(5):32-32
以前时兴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常用的一个词叫“骄傲自满”。很多人的思想汇报里都有“克服骄傲自满的思想”这句话:其实,那个年代,即使骄傲自满了,又能怎样?那天不知怎么忽然又想到这个词,觉得骄傲自满这个词的排序有些不妥,自满骄傲似乎更妥些。多少人不是因为自满才开始骄傲的吗?  相似文献   

13.
提起黄晓延,对如今还关注文学的人来说,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可就在前不久,却有一位贵州的同仁拿着《山花》,指着“四刊同步”专栏黄晓延的作品说:看,怎么都是推外省的作家?当听说黄晓延就是我省贵阳钢厂的青年作家时,他瞪大了眼睛,怎么也不相信:这不是某省的知名作家么?  相似文献   

14.
看邻人火烧     
正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说金圣叹有《不亦快哉》三十三则,其中之一是隔江看邻人火烧。这种完全不符合社会道德的思维方式让一众学生目瞪口呆。看日本在大发展时代的种种纠结,不由得让人想起了金先生这个古怪的爱好。看邻人火烧,不仅仅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怪癖,也许,  相似文献   

15.
田居俭 《党的文献》2012,(1):126-127
2011年6月13日,《文汇报·文汇学人》专版发表了陆晓光的考证文章《王国维读(资本论)年份辨》,指出甲骨金石学家王国维读《资本论》,在时间上“不仅比1928年开始翻译《资本论》的郭大力、王亚南早了至少20年,也不仅比陈寅恪‘二十年代初’读《资本论》早了十多年,即便与李大钊读《资本论》的时间相比照也是早了约十年”,“可能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早接触《资本论》的学者”。这个结论,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善是什么     
傅佩荣 《当代贵州》2013,(24):66-66
人性是什么?一般人提及这个问题,会想起《三字经》开头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许多人认为"人性本善"是儒家的思想。但是"人之初,性本善"这六个字,既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的,而是宋代以来的学者概括出来的。这个"本"字是后代的解释,并非孔孟的原意。根据我个人多年研究儒家思想的心得,我认为儒家并不主张人性本善,而是强调人性向善。  相似文献   

17.
看过话剧《关汉卿》的人,大概都很难忘记关汉卿路见不平,奋笔疾书《窦蛾冤》,为屈死的朱小兰鸣冤吐气,向黑暗的旧社会口诛笔伐的动人场面。在戏剧舞台上演出现代戏蔚然成风的今天,我想起了这个场面又似乎发现一个真理:我国戏剧界最早的大剧作家——关汉卿,原来却是“现  相似文献   

18.
同一个故事,讲述者不同,意味也决然不同。就像同样的段子,从郭德纲嘴里听到和从你身边人嘴里听到,感受不同一样。最近,采访川东某县委书记时,不知怎么聊起了村里的那些事,其感受与看《乡村爱情》来得完全不一样。县委书记的讲诉是从感叹开始的——"为什么这两年我们做了那么多的事,老百姓就是不理解呢?"接下来他讲了两件具体的事。一是市里提出要花几百亿资金来整顿河道,"老百姓到手的补偿款不多,就开始找政府吵,说我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为高等院校各专业人文社会科学模块必修课程,其研究对象无疑是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关系的动态变化及发展规律,然而其作为人文学科必须首先回答,却又一直为施教者所忽略的问题是关于"政治"的本质追问:"政治"究竟是什么,人类为什么要创生"政治"呢?这个问题如果不弄清楚,我想我们教育出来的人就如同只知核技术、不知核伦理的冷漠的科学家一样。  相似文献   

20.
红似枫叶 灿若明霞──访曾志梁仁见到您,不知怎么地。我们突然一下子想起了陶铸同志的那句诗;"心底无私天地宽"。那是一种有如读洁白无暇的汉白玉诗碑的感觉,一种于茫茫人海之中对生活座标的理解与领悟。她铭刻的是一位革命家广瀚博大的情怀和一个共产党人忠于党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