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败与国籍     
李晖 《学习导报》2011,(10):24-24
爱因斯坦有一次在巴黎大学演讲时说:“如果我的相对论证实了,德国会宣布我是个德国人,法国会称我是世界公民。但是,如果我的理论是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法国会强调我是个德国人,而德国会说我是个犹太人。”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4,(1):120-120
生活中有很多常识、很多讲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一日,和朋友在一起聊天,问我佩戴戒指有何讲究,我真回答不上来。不过,我可以向“三T公司”求教——  相似文献   

3.
民警老焦     
仲夏夜,刚下班回家的焦立华正准备吃饭,忽然接到有两伙歹徒纠集了上百人在西城派出所辖区械斗的电话。情况紧急,他放下碗筷立即赶到。现场十分混乱,一些人情绪激动,拒不听民警的处置。焦立华见状立即跳上高台大声喊话:“我是西城派出所所长焦立华,你们要打架,考虑法律责任和后果了吗?有事到派出所去说。”  相似文献   

4.
余平 《党员文摘》2006,(9):30-30
前两年我到德国去打工。在与德国人的交往中,我感觉他们单纯善良,对人的信任简直让人“无法忍受”。  相似文献   

5.
翟杰 《党课》2012,(15):104-105
朋友病了,我们带着大包小包的补品,一同前去看望。赶到医院,已是中午时分了。推开病房门,偌大的单间里,朋友一个人正半躺在床上看书。一番寒喧过后,见他并无大碍,大家都放下心来。“都这个点儿了,还没吃饭吧?”我边问边准备打开带来的食品。朋友一摆手,从嘴里蹦出三个字:“吃不下。”见众人不解,朋友又赶紧解释道:“哦,是这样,住院的这些日子我才发现,还是妈妈做的饭最合胃口。刚才老人家打过电话了,她正在家里熬小米粥,估计我老婆就快送来了。”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1):113-114
【求助记录】我的孩子五岁多了,不但挑食,还不按时吃饭。该吃饭的时候他却在那里玩儿,等过了吃饭的时间他又喊饿。没办法,只好经常给他准备一些零食。请问,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好好吃饭?  相似文献   

7.
岁月荏苒,转眼间,我到西张村当“村官”已经三年了。三年的时光使我从一个充满书卷气的大学生,变成了地道的“西张”人。西张村位于许昌县苏桥镇西部,与长葛市毗邻,6个村民组,1700余口人。2008年10月,我怀着改变新农村面貌的豪情,在镇领导的带领下,踌躇满志地来到了西张村,任村支书助理,开始了我的“村官”生涯。也许是好奇,刚入村时,许多群众对我指指点点,好像在品头论足。随着工作的开展和时间的推移,许多群众对我慢慢熟悉起来,见面时都会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小明,吃饭了么?”若是赶上午饭时间,群众们还会极力相邀,请我到家中吃饭,把我当成了自家人。每逢此时,在工作中产生的那些不愉快都会忘到九霄云外。  相似文献   

8.
Lilychangchun 《党课》2011,(24):117-117
上个周末我带几位美国来的同事去天坛玩,中午准备去天坛附近的饭店吃饭,—切安排停当。一大早在去天坛的车上,一群人天南海北,说说笑笑。  相似文献   

9.
余平 《党课》2014,(24):122-123
前些天妻子和我一起去吃西餐,用完餐后我掏出钱包准备付款,妻子拦住我说:“你先别急着买单,我用手机扫一扫餐厅前台海报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享受餐厅的优惠价了。”“扫一扫就能优惠?”我不解地问。“老公,你真是OUT了,现在吃饭、看电影、做美容、购物都可以扫二维码,这些二维码不但汇集了商品的信息,而且还能把优惠活动覆盖在内呢!”妻子说。果然,妻子在前台扫了二维码后,我们享受到了用餐费九折的优惠,这令我喜不自胜。  相似文献   

10.
倒着活     
老三 《学习导报》2012,(18):53-54
古时候,泰山附近曾有这样的风俗:老人丧失劳动能力后,就会被儿女扔掉。这个风俗是怎么破除的,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从前,有个村庄,庄里有户姓张的人家,这家有四口人,两口子和一个儿子,外加父亲张老汉。这一年,张老汉的腿脚不中用了,干不动活了,儿子对他说:“爹,你现在活着只能白吃饭了,我准备把你扔掉。”  相似文献   

11.
倒着活     
老三 《新湘评论》2012,(18):53-54
古时候,泰山附近曾有这样的风俗:老人丧失劳动能力后,就会被儿女扔掉。这个风俗是怎么破除的,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从前,有个村庄,庄里有户姓张的人家,这家有四口人,两口子和一个儿子,外加父亲张老汉。这一年,张老汉的腿脚不中用了,干不动活了,儿子对他说:“爹,你现在活着只能白吃饭了,我准备把你扔掉。”  相似文献   

12.
少康 《先锋队》2011,(5):63-63
每个人每天都在吃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科学地吃饭。为此,营养学家们总结出了以下这些健康饮食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专注与成功     
一次,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请朋友到家里来做客,饭菜做好后,他就进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去了。朋友来后找不着牛顿,等了好一阵子,因急于赶去上班.就独个儿把饭菜吃了,并把吃剩下的鸡骨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傍晚,牛顿做完实验返家准备吃饭,当他看见盒子里的鸡骨头时显出突然醒悟的样子,哈哈大笑说:“我以为自己还没吃饭呢,原来早已吃过了。”  相似文献   

14.
小纪 《党建文汇》2006,(3):43-43
血染的黑色记忆 1972年9月5日凌晨,8名巴勒斯坦“黑九月”组织成员翻过奥运村大门,劫持了9名以色列人,然后要求以色列释放在押的230多名巴勒斯坦犯人,并要求德国允许他们安全离境。经谈判,恐怖分子同意押着人质飞往开罗。德国用两架直升机将他们运往一个空军基地,准备转机离境。德国政府决心在机场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吴明 《党史纵横》2006,(2):41-41
过去一听到“德国”一词,往往让我联想到电影上的“纳粹”“、法西斯”和“希特勒”,眼前就出现了盖世太保枪口下的暴行。当我漫游德国以后,我又认定如今的德国人是那么热情诚挚、友好善良。修改教科书在“二战”中,德国是侵略国,也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国家。如何客观而公正地书写  相似文献   

16.
毕飞宇 《廉政瞭望》2012,(10):35-35
法国人对图书的热爱我是知道的。大概在三四年之前吧,上海领事馆的法国总领事郁白先生来到南京,吃饭的时候闲聊,他告诉我,他就要离开中国了,最近刚刚买了一些中国书。我问他买了多少,郁白先生想了想,笑着说:“两吨。”  相似文献   

17.
德国有多少中国人?不知道。因为我没有统计过,也没有打听过。反正生活在德国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这感觉不会错。街上见到一位黄皮肤的路人,友好地笑一笑,说声“您好!”如果对方回答“您好!”那他就是中国人。接下去便是相互提出的一连串问题:“哪里来?”“住哪里?...  相似文献   

18.
陈九 《党课》2012,(8):73-73
我有个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肖君,这次回国跟他一起吃饭。闲谈中了解到,他是负责教育类节目的,平时常到外地拍摄教育类的电视节目。 那天我喝高了,话横着就出来了:“听说你们这帮人净靠拍节目诈下边儿的钱。”肖君马上点头说:“确有其事,但不是我们组。”“为什么?仿叫门是神仙?你们怎么就刀枪不入?”  相似文献   

19.
成败与国籍     
爱因斯坦有一次在巴黎大学演讲时说:“如果我的相对论证实了,德国会宣布我是个德国人,法国会称我是世界公民。但是,如果我的理论是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法国会强调我是个德国人,而德国会说我是个犹太人。”  相似文献   

20.
《纪检与政法》2004,(2):15-15
人们总爱这样推卸说:“我有工作要做,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我总是在外面吃饭,无法控制吃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