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名日“××诀窍”、“××秘诀”之类的文章、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也颇受一些急于成才者的青睐。然而,提到“××基本原则”,“××法则”,似乎就不那么有吸引力了。其中的奥秘并不难了解:既然有捷径可寻,谁还想在充满荆棘的山路上一步步攀登呢?然而,我总是怀疑,“秘诀”和“诀窍”末必就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有一位朋友,曾经一心想在文学创作上“一鸣惊人”,长期揣摩古今中外名作家的写作技巧,时过数载,“秘诀”已倒背如流,创作上却无甚建树。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最近到一个滇西大理的一些地方采访,看到这里一些乡、村虽然自然条件很差,但农村各项工作做得红红火火,干群关系颇好。我问一位乡干部他们的工作“秘诀”,他回答:“就靠感情,我们是带着感情去工作。” 带着感情去工作!这一“秘诀”颇能给人启示。我们做工作,很大  相似文献   

3.
福建三明钢铁厂的制氧车间钳工班连续三年获“先进标杆班组”的光荣称号,当人们询问他们成功的秘诀时,青年班长蔡国荣谦虚而腼腆地说:“哪有什么秘诀,我们只不过是用民主生活会的形式,在班组形成良好的小气候,使大家有一个心情舒畅、融洽和谐的环境罢了。”  相似文献   

4.
目下,对“跑官”现象的声讨是愈见激烈了,社会上大有口诛笔伐之势.一些“跑官”者也因此身败名裂,丢尽了脸.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敢冒众人之怒、辱己之险去拼命地“跑官”呢?  相似文献   

5.
高荣伟 《侨园》2012,(8):18-19
到丹麦旅游,感觉像“童话王国”进入了现实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其国民的幸福指数.天寒地冻、欠缺天然资源的小国,创造出全球独见的富裕快乐国,进而被誉为“世界上近乎完美的国家”.这是地球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梦想,丹麦做到了.为什么?我们不远万里,探询丹麦人快乐的秘诀.  相似文献   

6.
在众多机关大院,头头脑脑们到底住有几套房子?多大面积?似乎从来就是不公开的“谜底”.尽管这早已成为干群关系中的一个敏感的话题,但很少有单位或部门处理得让大多数群众心服.今年,中央纪委对群众议论纷纷的“餐桌上的腐败”(公款吃喝玩乐)、“马路上的腐败”(领导干部乘坐超标车)展开过专项行动,并取得一些实效.老百姓议论多年的“摆在大街上的腐败”——领导干部多占公房、超标住房呢?  相似文献   

7.
李勤  马原 《瞭望》1993,(24)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在一些省市的街头书摊上,不堪入目的黄色书报刊又冒了出来;在一些繁华喧闹的街市,播放淫秽录像的放映厅、点又重操旧业;青少年的手中,非法出版物又多了起来……羊城广州一批32开本的所谓“新潮小说”上市,单看那书名就已不堪入目。什么《欲火难禁》、《情男淫女》、《勾男搭女秘诀》、《销魂棍》等等;还有一种印成16开本杂志式的《畅销书精选》,书名也极其淫秽。这些淫秽书刊,赤裸裸地渲染性暴力、乱伦、性感受。内容、语言均极  相似文献   

8.
李文海 《党政论坛》2010,(14):39-39
清人李岳瑞在《春冰室野乘》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因为它的生动性和典型性,使读者往往过目难忘,说的是:在嘉庆、道光两朝久任军机大臣的曹振镛,晚年更是“恩遇极隆,身名俱泰”。他的一位门生专门请教他官运亨通的秘诀,曹振镛回答说:“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敢于讲话,勇于任事,不免要冒各种风险,只有“多磕头少说话”,才能八面玲珑,四处逢源,在官场上一帆风顺,扶摇直上。  相似文献   

9.
瞭望哨     
《瞭望》1991,(45)
两种“自我标榜” 湖北 成尚城 在今年夏天抗洪排涝那日日夜夜里,给我印象最深者,是奋战在抗洪第一线的共产党。每当有艰巨任务时,每当有生命危险时,许多人都是大声喊道:“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此时标明自己是共产党员,不是为了炫耀,更不是为了多一些索取,而是为了比一般人多吃一些苦,多一些奉献,甚至准备奉献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选择的智慧     
王富新 《党政论坛》2009,(19):62-62
一个年轻人向一个年长的智者请教智慧的秘诀。年轻人问:“智慧从哪里来?”智者说:“正确选择。”年轻人又问:“正确的选择从哪里来?”智者说:“经验。”年轻人又问:“经验从哪里来?”智者说:“错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报载,济南市工商银行各储蓄所,根据聋哑人办理储蓄业务的需要,学会运用30多句常用服务哑语,为聋哑人提供满意服务,把一股股暖流送进他们的心窝.济南市工商银行的做法值得称道.聋哑人虽说“有口不能言”、“有耳听不见”,但他们享有同健全人同等的权利,而且正因为他们身有残疾,他们理应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怀和帮助.然而,我们的一些服务部门却忽视了这部分服务对象,使他们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甚至于还出现让他们哽咽“黄连苦”的现  相似文献   

12.
袁震宇  方问禹 《瞭望》2021,(15):50-51
有业内人士直言,这一两年间,国内芯片封装厂猛增至400家,还有很多企业在筹备中,但根本不需要这么多芯片封装厂.一些地方政绩驱动求大、求洋、求快,导致集成电路产业出现“新官不愿理旧账”现象,“建厂”成了“香饽饽”,“维持”成了“烫手山芋”.当前“卡脖子”技术攻坚战事正酣,集成电路产业迎来风口,政府、资本与人才合力烘托,近两年国内新增有关企业超过10万家。  相似文献   

13.
颜颖颛 《党政论坛》2011,(22):40-40
过去10年中,全世界的众多社会研究分析机构均把目光对准了丹麦这个仅有500多万人口的北欧小国,这里夏天日照稀少,冬天寒风呼啸,资源并不丰富,征税还高得吓人。但就是这个小国,却拥有全世界最清廉的公务员系统和最幸福的国民。“世界第一清廉国”是怎样炼成的?目前,丹麦新任驻华大使裴德盛向本报记者介绍了丹麦的“秘诀”。  相似文献   

14.
李愚 《党政论坛》2013,(12):39-39
1984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名不见经传的矮个子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入意料地夺得了冠军。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山田本一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只说了“凭智慧战胜对手”一句话。  相似文献   

15.
蔡睿贤 《民主》2005,(9):8-8
今年9月12日民进名誉主席雷洁琼度过了百岁寿辰,她在90多岁时仍能步履自如、思维敏捷、发言洪亮,曾有不少人向她求教健康之道。后来在社会上有流传,说她自称的保健秘诀是:“不抽烟、不喝酒、不锻炼。”作为她的家属,得到过她长期的教育与熏陶,我当时就对这“三不”中的“不锻炼”甚为讶异。因为我知道她从小就参加各种当时对女性还不太普遍的体育运动,而且一直保持锻炼到老年。例如在广州当学生时她是学校的篮球运动员;日本侵华初期,在华北北部宣传抗日她还能骑马  相似文献   

16.
他有什么秘诀吗?他说——我们华西村是个小村,325户人家,1400口人,600多亩土地。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100万元,去年到了5.42亿元。目前全村户均存款达8.75万元,户均占有固定资产72万元。问怎么创出这些成绩?我说是有“三靠”。即一靠教育,二靠政策,三靠干部。这三靠,概括了我们华西人过去、现在所走过的路。一靠教育。教育要讲究特色。比如华西的奋  相似文献   

17.
有许多事情和道理十分简单而又明白,但是如果忘记了这些,我们的工作也会出现偏差或失误。 我国有十亿人口,这是尽人皆知的。然而,有一阵子,我们有些同志似乎把这个基本国情忘记了。他们看到了一些“万元户”、就以为十亿人都发了财;听说一些地方的“粮涨库、棉满仓”,就觉得我们的粮食、棉花多得“过剩”了;看到一些大城市高档消费品比较畅销,就认定现在全国出现了  相似文献   

18.
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索取甚少、奉献丰厚的“老黄牛”精神,过去普遍受到人们的敬重和赞颂.如今似乎不大一样了.虽说至今尚未见到有人公开贬斥“老黄牛”精神,但在背地里的言谈话语中,在一些人的价值观念里,在一些地方衡人取材的标准上,“老黄牛”似乎已经过时了.细究他们认为“老黄牛”已经过时的理由,不外是:市场经济中需要良好的个人形象,需要自我推销,“老黄牛”们不会宣传自己,大落后了;改革开放需要锐意进取,花样翻新,“老黄牛”们惯于埋头苦干,有点保守;商品生产中讲究少投入多产出,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19.
程青 《瞭望》1995,(41)
都说“有什么别有病”.老百姓普遍反映现在医药费越来越贵.看个感冒咳嗽,药费动辄一百多.留神看一眼处方笺,沾边不太沾边的药名一串.都说药品有“回扣”,真不知医院多卖药卖出了多少甜头?8月23日,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四个部门联合颁发红头文件,要求坚决纠正医药购销活动中的不法行为.并且特别警告:“对顶风违法者要坚决严肃查处”.“下头”有意见,“上头”又发话了,药品回扣风能就此刹住吗?  相似文献   

20.
大学毕业那阵子,老师私下里半开玩笑半当真地传授了“治学秘诀”,那是老师从他的老师那里学来的。这“十字真言”道破了很简单,大白话一句:“做学问不靠拼命靠长命”。据说这句至理名言的两位创造者,晚年都真的很有学问,成了学界泰斗。当初少年气盛,只把它当玩笑话;如今想来,还可真值得细细琢磨。 这话怎么理解都行,诠释余地很大。粗者看到了活命哲学;只想长命,自然是“好死不如赖活着”;浅者看到了懒汉恩想:不想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