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关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苗族聚居的县份之一,也是云南省苗族人口较多的县市之一。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中,芦笙舞是马关县境内苗族同胞喜闻乐见的舞蹈,遍及全县苗族村寨,民间还流传着一句俗话:"听见芦笙响,苗家脚板痒。"  相似文献   

2.
芦笙作为苗族文化的特有象征,芦笙词中蕴含了苗族千百年来的文明,芦笙舞里包涵了苗族世世代代的传统,在当代社会与文明进程中,传承与保护苗族传统芦笙舞蹈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其方式可以通过设立芦笙艺术节和芦笙大赛、建设芦笙博物馆、制作芦笙纪录片,保护民间老艺人,注重芦笙文化的传播力量,及在现代校园和教学体系中传承苗族芦笙舞蹈与芦笙文化来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贵州苗族芦笙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笙文化是苗族世代沿袭下来的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古老文化.在贵州苗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中,芦笙是一种多功能的文化复合体.在祭祀活动中,它是祭器也是法师;在社会教育中,它是件具有语义性的教化工具,在文化生活中,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乐器,它以历史赋予的特殊身份和多种功能,作用于苗族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并为当今贵州苗族地区的文化、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4.
会场一角赛歌坛上铜鼓声声节日盛装吹笙舞蹈牯牛相斗苗族姑娘杨光泉摄会场一角赛歌坛上铜鼓声声节日盛装吹笙舞蹈牯牛相斗苗族姑娘杨光泉摄会场一角赛歌坛上铜鼓声声节日盛装吹笙舞蹈牯牛相斗苗族姑娘杨光泉摄会场一角赛歌坛上铜鼓声声节日盛装吹笙舞蹈牯牛相斗苗族姑娘杨光泉摄会场一角赛歌坛上铜鼓声声节日盛装吹笙舞蹈牯牛相斗苗族姑娘杨光泉摄会场一角赛歌坛上铜鼓声声节日盛装吹笙舞蹈牯牛相斗苗族姑娘杨光泉摄会场一角赛歌坛上铜鼓声声节日盛装吹笙舞蹈牯牛相斗苗族姑娘杨光泉摄会场一角赛歌坛上铜鼓声声节日盛装吹笙舞蹈牯牛相斗苗族…  相似文献   

5.
贵州黄平谷陇芦笙节诞生于苗族先民乞求丰调雨顺农耕文化体系,具有崇尚巫术的内涵。谷陇苗族芦笙节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其中的赛芦笙、斗牛、赛马、民族盛装展示、狗肉汤锅、对歌、做客芦笙场等场景,承载浓厚着苗族的传统文化底蕴、民族精神、价值观念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苗族芦笙节也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变迁,使黄平苗族传统文化以外显的、物态的形式得到展现和升华。  相似文献   

6.
吊脚楼·酸辣汤·跳芦笙──苗族风情一瞥孙成迪苗家独特的饮酒礼节──空杯对饮,换盏助兴。孙成迪摄苗族是中国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400多万,主要居住在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和四川省;贵州省东南部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其主要聚居区之...  相似文献   

7.
芦笙是苗族人民特别喜爱的古老乐器之一,在苗族地区广泛流传.芦笙承载着苗族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苗族文化的象征.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芦笙的需求越来越少,芦笙制作技艺濒临失传,亟待保护和传承.对国内享有盛誉的芦笙制作村--雷山县丹江镇排卡村展开实地考察,研究芦笙的文化内涵和制作技艺,提出芦笙制作技艺保护和传承的可行路径,为有效地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制作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苗族服饰以其款式复杂而著称于世 ,它精美的制作方式代表了一种美的范式并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对民族历史的记忆和对美的追求 ,它的美纯朴而热烈、极具艺术震撼力。  相似文献   

9.
笙舞,是贵州苗族传统民间舞蹈文化体系中一个主要的类别和舞种。它源于生活,来自民间,深深地扎根于古老夜郎国之沃土,在人类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并经历代人民群众以及民间艺人的不断琢磨、加工和创造,形成了一种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广场表演艺术,这是苗族传统民间舞蹈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历经沧桑、久盛不衰。  相似文献   

10.
日本与苗族两民族的起源神话的萌芽均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形成于农耕社会,因而两个民族的神话都具有解释自然、改造自然等特点;但由于历史、地理发展的差异及民族性的不同,苗族神话的伦理性明显强于日本神话,重道德及职责,轻个人性格;而日本神话中的个性扩张与希腊神话等相似,人情味更浓.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苗族是我国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但对她的历史和起源至今仍是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值得从各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它的历史不知比文字的历史长多少倍,而和说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是一样长的。因此,毫无疑问,某个民族的语言能较确切地反映某个民族历史的现象,尤其对过去没有文字的民族,应该说更能作研究其历史的佐证。下面我们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县养蒿寨的苗语(以下简称苗语)为依据,补充谈点对苗族的历史和起源问题的粗浅看法,不当之处,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在国内有五百零三万多人,主要分布在黔、湘、滇、桂、鄂、川、粤七省区,其中分布在贵州的就有二百五十八万多人,占国内苗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苗族除黔东南和湘西(包括黔东北和川东南)两片较大的聚居区外,其余都是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西江苗族先民历史上经历了长期迁徙,其服饰随着生境的变化而改变。之后,千百年其先民在西江独特的自然与文化环境中传承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同时,在与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吸收了部分周围民族的服饰文化符号,不断扬弃和发展其服饰文化,呈现出突出的兼具传统性与兼容性的服饰特点。  相似文献   

14.
浅谈计算机病毒的起源及其特点刘小青当前,计算机正以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广泛地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已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病毒的出现和传播不仅阻碍着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而且构成了对整个社会的严...  相似文献   

15.
苗族古歌《枫木歌》的人类起源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苗族古歌》不仅有很高的史学与文学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哲学价值。它把史学、文学、哲学及社会思想融为一体,在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文化宝库中不失为一块光彩夺目的瑰宝。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人们仅从文学的角度进行了整理发掘。今天,当我们从社会思想的角度对它进行发掘时,终于发现了它那熠熠发光的宝石核心。这里,我愿以滴水之微,对流传在贵州清水江雷公山地区《苗族古歌·枫木歌》(以下简称《歌》)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所表现的朴素、原始见解,作些不成熟的探索,恳望能得到识者的指教。  相似文献   

16.
湘西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歌文化,而湘西苗族民歌则是其中最为优秀的民歌作品之一。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导致湘西苗族民歌生存和发展环境遭到破坏,湘西苗族民歌的歌手已经越来越少,很多民歌的演唱方法变得世俗化,传统的演唱及表演风格正面临失传的风险。正因如此,希望对少数民族民歌演唱的特点,特别是湘西苗族地区的民歌演唱特点及风格进行研究,以求能够把这些传统的音乐文化很好地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7.
当初吹侗笛、玩芦笙、唱侗歌,完全是出于爱好,他没有想到今生和芦笙、侗笛结下不解之缘,更没有想到因此荣膺首届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称号。  相似文献   

18.
马莉 《今日民族》2012,(11):27-27
在湘西乌龙山地区,有一座苗族人聚居的山,又叫苗家山。苗家山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尤其是山风吹过时,温柔得就像妈妈的手。而山风中总会不时传来一种声音,优美而浑厚,那就是苗家男子吹的芦笙。  相似文献   

19.
日前,应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的邀请,贵州省剑河县“苗族水鼓舞”将赴京参加中央电视台2012农民春节联欢晚会。连日来,该县40名演员正加紧排练。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000个民族。中国有56个民族。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时也是世界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过去,人们只知道吉卜赛人是一个漂泊在世界各地的民族,而不知道还有其他类似的民族。其实,早在200多年前,苗族就已经是一个跨国性的民族了。因此,研究苗族及苗族文化在国际上的分布与影响,从世界的范围和国际的视角来探讨苗族问题,使之逐渐在国际上形成独特的苗学学科,将会有利于促进苗族经济、文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