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涛 《群众》2009,(5):23-23,69
政务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依法向社会公众或者提出申请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公开其履行行政职能信息的活动。其目的在于,让社会成员参与讨论和决定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并对行政权力运作实施有效监督,使人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选举权、参与权和选择权,从而达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纵观江苏政务公开发展历程,展望政务公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论行政公开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毅 《前沿》2005,(5):147-149
行政公开制度是现代民主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行政公开制度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 除涉及到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者自然人的个人隐私外, 一律公开。即必须将公共部门的公共权力的运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相关的情报资料以及公共权力运行的过程与结果向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公开, 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知悉, 把公共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置于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之下, 从而保证公共权力的公共运行。行政公开作为一种直接、快捷、广泛、低成本的行政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行政管理的中间环节, 变“暗箱”为明…  相似文献   

3.
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公开制度,包括向社会公众发布格式信息并向诉讼参与人及检察机关发布非格式信息两部分。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在信息公开量、信息接受主体等方面,我国的刑事案件立案公开制度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梳理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及诉讼参与人之间的三角结构,明确三方的权利义务,最大限度地公开刑事立案信息。  相似文献   

4.
对于政务公开,一度形成了一些固有认识,认为其始于近代、源自西方,以监督为基本导向,公众与政府处于监督与被监督的二元对立状态。随着实践深化,对政务公开的认识有了新发展。政务公开与政府相伴相生,是政府管理服务社会的内在需要和重要方式,政务公开核心内容在于政策,以便社会公众和基层执行人员了解政策进而共同执行好政策。基于新的认识,政务公开工作体系也需随之调整,促落实、助监督、强监管、防风险应当成为新时代政务公开的基本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5.
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对社会抚养费征收信息的公开有明确规定,它属于政府应当主动公开的信息范围。社会抚养费征收信息的公开,有利于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实现社会公众的监督权,规范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打造"阳光计生"。其公开内容包括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主体、征收对象、征收标准、征收程序以及征收方式等方面的信息。为保障社会抚养费征收信息的公开,必须完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6.
荣晓莉 《长白学刊》2008,(5):160-160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或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政府信息公开走向制度化、法律化的标志,信息的公开有利于提高整个政府和社会的效率。因此,这也是一个社会进步和政府工作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谢冬 《当代广西》2010,(21):10-11
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深化党务公开、加强各级党委与社会公众沟通与联系的重要渠道,是确保党务信息传递更加及时、准确、全面、有效的制度保证,是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是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基础上,对新闻发布制度的补充和完善,以形成公开、透明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人民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转变政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稳定市场预期,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以来,政府信息公开迈出重大步伐,取得显著成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知情、参与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9.
上榜理由:在2011年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温州"7·23"动车事故等一系列热点事件中,社会公众对信息公开的质疑和批评不绝于耳。过去,政府工作存在着很大的封闭性和神秘性,很多时候老百姓不知道政府工作的信息,不少社会政策内容也是政府内部掌握的信息,不向社会公开,人们无法打开政府组织运作的"黑箱"。有时,百姓到政府部门办事,工作人员一句"研究研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8,(3):117-118
自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针对矛盾比较突出、公众反映强烈的征收或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  相似文献   

11.
正入选理由代表议案建议网上办理系统的开通,有利于进一步拓宽人大代表履职方式,加强"一府两院"与人大代表的互动联系;有利于引导社会公众有序参与人大工作,提高人大工作的科学性、公开性和民主性,增强工作实效。2015年12月11日,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专题培训会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重庆市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2016年全面启动。该"服务平台"由两个子系统构成:人大代表网和人大代表履职服务  相似文献   

12.
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隐私权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政府信息公开不仅仅是将政府信息作为一种巨大的社会资源 ,为全社会所广泛利用 ,更重要的是作为广大社会公众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手段和行使民主权的方式。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的加大 ,使得侵害公民隐私权的可能性加大。本文试从行政公开的视角探析隐私权的涵义、特征、内容及其与知情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根据现代法治的理念要求.司法程序的公开化不仅要将判决公开进行。而且还要求判决理由也必须公开化。说理不充分、论证不严密的判决不但难以求得诉讼各方在心理上对判决结果的认同,也不利于社会对判决的监督,易产生“暗箱操作”的弊端。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加快裁判文书的改革步伐,对判决书的制作提出较高的要求,“增强判决的说理性”,“公开裁判理由”.“使裁判文书成为向社会公众展示司法公正形象的载体,进行法制教育生动教材”。笔者认为与目前倡导的裁判文书上网不同.裁判文书公开应当更上层楼:裁判文书的说理除了应对具备充实化之外还应对具备人民性即:说理的通俗化、创新化、情理化。  相似文献   

14.
3月18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闭幕式。可以说,这次的全国两会召开,就像现在的人们正走在明媚的春天里,享受春之阳光和温暖一样,本届两会中代表委员的议案建议提案,使社会公众仿佛听到了阵阵的民主进程的脚步声。此时此刻,作为普通公民,也不禁生出一个想法:能否向社会公开两会议案、建议、提案,以在更大范围内激发会议的民主效应?  相似文献   

15.
刘刚 《新东方》2005,(5):20-24
“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这是信息公开的基本要义。政务公开反映了信息公开原则的核心思想,即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有别于组织内部的沟通形式,依法向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地提供政府信息服务,其形式包括政府新闻发布会、依申请公开制度、社会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决策评估以及邀请公众旁听政府有关会议等多种形式, 以保障公民对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16.
网上公开裁判文书有利于提高司法透明度、便于社会公众监督、有效引导司法行为和公众行为,但如何在公开的裁判文书中保护当事人隐私却广受质疑。笔者认为,网上公开裁判文书应慎行。网上公开裁判文书不是审判公开制度的法理逻辑。《宪法》第12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我国三大诉讼法规定,不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61号《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已经2018年7月27日民政部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部长黄树贤2018年8月6日第一条为规范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行为,保护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  相似文献   

18.
论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警方对案情的通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方应该尽可能在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向社会公众提供足够详实的案情信息。这种案情通报应当成为一种长效机制。警方对案情的通报受制于案件侦破过程的特点和公众对案件的知情欲望,要求对通报的频率及通报的内容做出具体的限定,以协调刑侦工作的特殊性与满足公众知情权之间的矛盾。警方合适的案情通报策略,可以消除恶性案件发生后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促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罗红 《人民论坛》2015,(1):44-46
政府信息公开是一项民心工程,是依法治国理念的具体表现,是善治的表现形式,更是努力建设阳光政府的内在要求.它既维护了社会公众的利益,也提高了政府公信力,是让政府做事更加公正、透明的集中体现.文章就善治视野下的政府行政信息公开,分别从逻辑进程、主要问题、举措三个层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罗红 《人民论坛》2015,(2):44-46
政府信息公开是一项民心工程,是依法治国理念的具体表现,是善治的表现形式,更是努力建设阳光政府的内在要求。它既维护了社会公众的利益,也提高了政府公信力,是让政府做事更加公正、透明的集中体现。文章就善治视野下的政府行政信息公开,分别从逻辑进程、主要问题、举措三个层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