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颂交 《湖湘论坛》2000,13(4):38-38
当前农村部分地区干群关系较为紧张,干群矛盾比较突出。群众称少数干部为“蛮官”,干部称部分群众为“刁民”。但笔者认为,目前农村出现的干群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干群关系的紧张,原因主要在干部,责任也主要在干部。俗话说:“只有蛮官没有蛮百姓,只有刁官没有刁民。”农村干群关系不理想,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干部深入群……  相似文献   

2.
<正> 造成基层干群关系紧张、对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极少数干部自身“作风不实、办事不公、以权谋私”等主观因素引起群众的不满之外,更为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改革的措施不完善、不配套、新旧体制摩擦所产生。而这些客观因素既是引起群众对干部不满的“导火索”,又是基层干部自身难以克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干群关系的问题及其对策甘自敏农村干群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当前,从总体上看,农村干群关系的主流是好的,干部同农民群众有着一种相互依存的比较融洽的关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趋势在一些地方已明显的出现。由...  相似文献   

4.
切实改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要着力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江苏省农村基层党组织、乡镇企业党组织建设研讨会上讨论了这个问题。许多同志认为,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是集体经济薄弱,党组织缺乏带领群众共同富裕、为群众办实事的物质基础。南通的同  相似文献   

5.
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明清 《前进》2006,(12):16-18
农村基层的党群、干群关系,历来都是我们党十分重视解决的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适合农村实际的重大方针和政策,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农村基层的党群、干群关系从总体上来说也是好的。但是,毋庸讳言,与战争年代及五、六十年代相比,农民群众对党的感情有明显减弱的趋势,群众与党的关系、群众与农村基层干部的关系也有相对疏远的倾向。有些群众对干部意见较大,干群矛盾相对比较突出;有些地方的党群、干群关系已经相当紧张。  相似文献   

6.
干部的工作作风,对群众影响很大。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农村多方面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变化,农村干群关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变化,一些地方干部作风不实、不细,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发生了一些恶性事件。因此,帮助干部尤其是乡村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十分必要。我在实践中体会到,要转变农村干部工作作风,必须强  相似文献   

7.
关于密切企业干群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禾茂 《前进》2001,(10):43-44
企业干群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及时掌握企业干群关系的现状,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对于进一步密切企业干群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我们调查了解,当前企业干群关系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宗旨观念不牢,疏远了干群关系。有些干部虽然生活在群众之中,却同群众谈不到一处,打不成一片,以致于对群众的思想脉博缺乏把握,对群众的具体困难心中无数,不能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一些干部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办事不从实际出发,看起来忙忙碌碌、辛辛苦苦,…  相似文献   

8.
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原因及改善办法苏旭鸣农村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紧张是当前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一般来说,农村干部与群众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但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对抗或转变成对抗性的矛盾。党内不少老同志都认为,中国如果将来出问题,恐怕是在干群关系上。因此,农村...  相似文献   

9.
衡量一个地方的干群关系好不好、亲不亲,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要看群众见了干部是“躲着走”还是“围着转”。在有的地方,看见干部来了,群众就躲在一边,不愿意碰面,更不愿意同坐一条板凳。究其原因,无外乎这么几条:要么干部太凶,群众“惹不起躲得起”;要么干部高高在上,群众敬而远之;要么干部不为群众谋利益,群众懒得理睬;要么干部太腐败,群众“眼不见为净”……如此这般,干群关系一定很紧张、很糟糕。而在有  相似文献   

10.
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矛盾的主要方面还在农村干部。1、农村干部中,有的工作作风不实,指导生严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伤害了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情感。2、农村干部热衷于好大喜功、注名钓誉,拉大了乡村干部与农民群众的距离。有的农村干部在统计上报有关发展乡镇企业、粮烟产量、计划生育,普及教育等方面数字时,上报虚数,或报喜不报忧。3、农村干部不够清正、勤政、廉洁,败坏了党的干部在农村群众中的形象。4、农村基层站(所)服务质量不高,挫伤了农民群众种地的积极性。部分农村基层地(所)职工缺之职业道德,收…  相似文献   

11.
干群关系,本来应该是鱼水关系,血肉关系,但是在一些地方,农村干群关系却十分紧张,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某些基层干部缺乏群众观点,公仆意识淡薄。在基层干部队伍中,特别是新上任的一部分年轻干部,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只是挂在口头,缺乏心理上、情感上的体验和感受。群众形象地说:"酒杯捏扁了,筷子捏短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疏远了"。还有的干部不是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或许是急于出政绩,脱离当地实际,超越群众承受能力。一味地贪大求洋,把群众仅仅作为工作对象,放在被动的地位,造成群众和干部在情绪上的对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  相似文献   

12.
当前诱发农村群众集体越级上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原因.也有社会原因;既有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的原因.也有村民的原因;既有思想教育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和机制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集中反映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弱化的问题。博罗县曾是农村群众集体越级上访大户。2004年情况发生重大转变,至2004年12月25日止.博罗县群众到省上访人、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少数地方,因税费收缴、干部作风不实、不廉以及难点热点问题引发干群关系紧张,如何密切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与群众的关系?笔者认为应在工作方法上主动作改进。工作方法生硬,是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农村基层党员干邻在农村管理工作中要适应农村村级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体制变化的客观要求,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一是做群众  相似文献   

14.
胡娟 《人民论坛》2013,(10):47-49
当前,农村主体向多元主体发展,农村群众的诉求也向多元化发展,农村群众工作的环境产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基层党政干部的比例产生重大改变,部分地区干群关系较为紧张,给农村群众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对此,我们要牢固树立以群众为主体的工作理念,着力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完善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民为官镜──读史有感上海社会科学院刘修明某些地方的干群关系,有些紧张.各级领导对此已引起高度重视.干群关系,涉及到干部的廉洁、贤能,还是贪渎、无能.在这一对相关联的矛盾中,矛盾的主导方面.是干部、官吏;决定矛盾向什么方向转化的方面,是人民群众.人民群...  相似文献   

16.
《时代潮》2001,(9)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各种利益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村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干群关系紧张就是突出问题之一。干部与群众之间如果存在程度不同的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久而久之,就会造  相似文献   

17.
《政策》2004,(10):53-55
谷城县辖9镇1乡,24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5万人。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农村形势的变化,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有些村村务决策不够民主,部分干部滥用权力、为政不廉;有些村村务管理不够规范,集体经济管理不善,集体负债严重;有些村村组干部工作方法简单、办事不公,群众很有意见……于是,在有的地方出现了干群关系紧张、群众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协调行动,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在基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着力协调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在基层,干群关系是衡量一个地方是否稳定和谐的重要标尺。大凡稳定的地方,首先是干群关系好,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高,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反之,干部行事不公、办事不力,极易引发群众不满,造成群访、集访而导致社会不稳。在干群关系这对矛盾中,干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协调干群关系的关键在于干部,我们的基层干部要自觉、主动地检…  相似文献   

19.
《时代潮》2001,(16)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领导同群众之间发生了矛盾,领导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矛盾的主要责任也在领导。"毛泽东同志深刻地指出:"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因此,干群关系改善的关键在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中共河北省委组织有关部门和一些地、县,就当前农村的干群矛盾作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当前农村干群矛盾的估计 对这个问题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目前是建国以来农村干群关系最糟、最紧张的时期;一种认为,从总体上讲,目前农村干群关系是好的,同时在一些地方、单位和某些方面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调查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