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各地区间的经济水平差异较大,政策引导也各不相同,高校产权结构重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变革。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校数量、教育经费来源、政策引领的影响以及地区间办学质量的比较分析,提出我国各地区间高校产权结构重组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30.067万亿元,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条件差异显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仍然较突出,地区之间的人均GDP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落实好"十个更加注重",这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性要点,具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落实好"十个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显著,经济区域化差异的直接表现为各地区金融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影响货币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传导,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在统一货币政策的目标前提下,央行可针对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采取有所区分的政策措施,增强货币政策在不发达地区的有效性,促使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郭萍 《唯实》2000,(7):56-59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条件差异很大,东西部经济发展状况很不平衡。区域之间经济失衡的日益加剧,直接导致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不足,收入增长停滞,有效需求严重不足,进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制约。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非中国独有,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曾碰到过。了解东西部差距的成因,借鉴发达国家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对于加快西部大开发,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形成原因 东西部差距的扩大,既有长期积累的历史原因,也有区位因素与政策效应等客观原因;再加上中西部地区落后、低…  相似文献   

6.
产业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命题,但又紧密联系。产业调整的实质是将全国产业发展序列按各地区比较优势禀赋状态和地区分工原理,落实到各个地区,最终体现在各地区间产业的合理配置和布局。区域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过是产业经济的空间表现,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也要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于一定地理区位的产业经济活动。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是以产业调整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倾斜要变为产业倾斜,否则只能形成孤岛式的据点和区域二元结构,无法实现关联、扩散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各地区要在国家规划和产业政策指导下,选择适合本地条件…  相似文献   

7.
钟声  陈进 《求是》1997,(23)
近几年来,东西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东西部地区差距问题,人们一直十分关注,也议论较多。现将近期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对东西部地区差距问题的研究综述如下。 关于东西部地区差距问题,有关研究认为,这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共同发展中不可避免要出现的现象。近20年来,我国区域间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被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新格局所取代,形成了优先发展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区域、承东启西与互补合作发展的中部经济区域和以开发资源为主  相似文献   

8.
试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与相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澍 《理论研究》2004,(11):14-16
我国中西部地区同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 ,以及各地区内部的经济合作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客观需要。我们要努力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营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培育完善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 ;要切实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增强区域合作主体的市场运作能力 ;要完善相关机构设置 ,加快制度性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形成 ;要整合区域生产要素 ,提高产业间专业化分工合作水平 ,从而达到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地区非均衡发展思想是构筑在中国国情和发展大格局基础上的战略构想,将这一战略构想运用于浙江省地区发展战略选择,对进一步加快浙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非均衡发展:邓小平对中国地区发展的恢宏构想 邓小平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全局和加速中国发展的大格局出发,提出了通过非均衡发展带动全国大发展的多层次多方面相对统一的战略构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较为完整的体系,它包括: 第一,地区非均衡发展的目标。邓小平同志在分析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之间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状况时指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由此可见,小平同志提出地区非均衡发展思想的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作者所主持的宁波市"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招标课题"加快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研究"的一部分.本文借鉴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与趋势,就宁波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基础条件、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对策,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博 《奋斗》2018,(15)
正从"边缘经济""夹缝经济"到"生存经济""富民经济",再到"主体经济""立市经济",2017年,七台河民营经济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60.9%,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七台河市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日前,七台河市召开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对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进行安排部署,为城市转型升级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本刊记者就七台河民营经济发展问题采访了中共七台河市委书记杨廷双。  相似文献   

12.
李政 《新长征》2010,(10):11-13
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和国内外经济形势与条件的变化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各地区来说意义重大。为此,专家学者主要提出扩大内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内蒙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很快,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都有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巩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方面成绩很大。当然,现在要提出让内蒙的经济赶上沿海地区是不现实的,因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一些历史原因。从全国经济来讲,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时机和变化。过去,全国经济的安排是“背靠沙发”,苏联在我们的北部,内蒙是大后方,所以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国家经济的布局很大一部分放在了东北地区。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背靠沙发”,内蒙变成前线了。这当然会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影响我们的经济布局。现在又有了新的变…  相似文献   

14.
中央开发西部的决策是我国面临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带动西部滞后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时刻已经到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民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观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终级目标。我国西部开发是一个长期发展目标,它既不同于我国东部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认真解决好地区经济环境的优化问题,对加速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般地说,经济环境是指社会物质生产、再生产活动的相关因素与现实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在任何情况下,经济环境始终是社会生产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关系极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地区经济的快速发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必然的趋势。而我国由于资源分布、社会和经济特点的差异性造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制度的供给者,有必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从不同层面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调控,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主线,是未来5年我国经济生活的重中之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任务繁重。石嘴山市委、政府坚持领导班子推动,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环境是人类进行活动的舞台,任何民族都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生存与发展。当前,在我们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消除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急待研究解决的严峻问题。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各地区各民族之间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远远较汉族地区落后,尽管经过建国48年的努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国内先进地区尤其是东部和沿海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悬殊。在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地带,至今甚至温饱问题未获解决。可以这样说,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发展的问题上。从国家的大局出发,也只有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社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任务.”在“九五”时期和下世纪初,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地区差距扩大的幅度控制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并促使其朝着不断缩小的方向转变,从而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是一条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集中反映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沿海与内地的差异上.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虽然各地区的经济实力都有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但从提高和发展的程度看,中、西部地区却未能与东部沿海地区同步发展,处于明显的滞后状态.中西部同东部之间,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相对差距都在不断地扩大.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拉大。东西部经济的差距和矛盾,已日益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不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条件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