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渊源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丰富、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具有重要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支持力量.文化发展是时代的需求与召唤.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有效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挑战,才能更好推动改革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确立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新思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守文化之本,加强与不同文明形态的交流互鉴,我们仍需要积极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3.
以创新开发民族文化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资源开发是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率不高,文化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资源开发工作缺乏创新。因此,必须以创新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内核,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观念、内容、形式进行创新,树立开发的利用观、持续观、科学观,增加开发的文化元素、民族要素、时代因素,实现开发的产业化、科技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文常明  王倩 《学理论》2009,(18):95-95,132
文化是一个民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核心体现。文化是融入百姓生活中的,是民族特点、民族气质的生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今天仍然可以成为当代人安身立命、成就事功、和谐相处的智慧。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药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理所当然也是植根于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有诸多传统文化特有的内核。  相似文献   

5.
倪景泉 《求知》2004,(10):24-25
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不仅要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而且要深入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铭记革命历史,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牢固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是“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辩证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重要的文化资源。中国式现代化赓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均富”“民本”“中和”“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等价值理念,彰显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底蕴。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现向度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民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核心体现。文化是融入百姓生活中的,是民族特点、民族气质的生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今天仍然可以成为当代人安身立命、成就事功、和谐相处的智慧。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药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理所当然也是植根于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有诸多传统文化特有的内核。  相似文献   

8.
杜婷婷 《学理论》2010,(24):146-147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经历了曲折与复杂的过程。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着相同的经历。一些国内外学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阻碍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事实上,中国的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内涵,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在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只有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恰当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的现代化才能保持活力与创新精神,中国才能走出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呈现出外显区域性和内显差异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内容、手段、方法、发展规律等方面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之间有着复杂微妙的关系,共同的文化特点使得校园体育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使两种文化交融、互补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18)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重建,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系统的文化实践过程和社会实践过程。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运用辩证的方法才能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邓小平理论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玉兰 《理论探索》2001,2(1):46-47
邓小平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改造做出了伟大贡献,其中对于传统的经济思想的改造主要体现在: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传统的、以政治为中心的治国之道的改造;提出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对传统的单纯制度标准、政治标准、道德标准的否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使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发生质的飞跃;制定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对传统的、封闭的社会发展观加以改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前现代时期其社会内部已经滋生了许多现代性因素,创造了一个具有秩序性的社会环境。然而,作为前现代时期世界楷模的中国,在近代世界格局发生急剧变化的形势下,当朝政府却封闭保守,并渐趋衰落腐朽,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阻碍。作为根深蒂固的官方意识形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熏染出"文化中心主义""、崇古主义"的保守心态,影响政府决策,阻碍现代化启动,从而阻碍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协商民主理论最早是由西方传来的,是一种典型的舶来品。如何使协商民主更好地应用到中国的民主政治中,使其本土化倾向日益突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传统协商文化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协商民主的历史资源与思想基础,从而更好地把中国传统协商文化融入到协商民主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民族精神面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和思想感情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民族在形成民族文化中最核心、最本质、最凝练的部分.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农业文化,它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亟待加以改造和转化。这就需要立足市场经济发展现实,对传统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在批判中有继承。在继承中有改造,在改造中有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张力斌 《学理论》2008,(21):9-11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摆在突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是塑造现代社会基本构架的强大力量,也是决定现代人生存命运的关键要素。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现代性都有不同的实现形式。现代性在中国的生成与建构,是与传统文化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现代性的建构,成为传统文化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和方向。厘清现代性语境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内在联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文化现代化是文化领域建设现代化的过程,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作为现代化建设主体的人所具备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综合能力和主体意识,主要涉及外在物质性变革和内在精神性变革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的变革过程又是文化的生成过程。我国文化现代化的领导主体、社会性质、根本方向、发展重心等都充分彰显了鲜明的人民至上性,决定了推进我国文化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和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我国文化现代化,应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重点应做到认识到位、举措得力、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20.
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许多精华,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优秀思想,对现代化建设事业有许多借鉴和启迪意义,需要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