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美忠  张严 《传承》2011,(21):82-84
罪犯人权的保障是一个国家人权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我国1994年《监狱法》颁布实施以来,罪犯的各项权利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罪犯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我国现在的经济政治条件下,对其的保护依旧存在很多不足。我国应加快制度建设,根据新的现实状况修订有关罪犯刑罚执行的法律法规,以求使罪犯的权利得到最大程度的切实保护。  相似文献   

2.
劳动权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有关,属于基本人权的范畴,已经得到绝大多数国家宪法的确认。对于受拘禁的罪犯来说,劳动是对其实施矫正的基本手段,但劳动同样也应是罪犯享有的基本权利,应当得到平等的保障,而人权的视角无疑将会为罪犯劳动权的保障提供最充分的理由、最大化的内容和最完善的保障措施。因此,如何从人权视角对罪犯劳动权进行保障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闫佳  裴俊杰 《人权》2011,(5):8-12
罪犯人权保障问题是国际国内关注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罪犯权利保障工作。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罪犯权利维护问题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罪犯权利得到了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4.
在押罪犯的人权保障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健康权作为在押罪犯最重要的人权是监狱医疗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监狱对在押罪犯健康权是否提供了全面而有效的保障以及保障的程度如何,不仅直接反映出国家人权保障的现状,更反映了社会文明与民主法治的进程。在H省,由于主客观方面的条件限制,使得在押罪犯医疗保障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影响和制约了罪犯健康权的保障,以H省在押罪犯为研究对象,对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可为相关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权》2008,(3):15-19
监狱罪犯人权保障是国家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罪犯人权保障状况是一个国家人权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权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作为人权保障特殊领域的监狱罪犯人权保障工作也有了显著进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相似文献   

6.
《人权》2003,(1):59-60
《人权》杂志是中国人权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权威性中央级刊物。杂志以新颖、生动的栏目和客观、公正的评论,先导性地刊载中国各地最新人权信息,聚焦中国人权发展和国际人权斗争热点、难点话题,权威性地剖析当代中国人权理论前沿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前瞻性地阐明中国和国际人权发展的趋势。杂志以中、英文两种版本面向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是广大干部群众解读人权、探讨人权的一个重要园地,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人权的重要窗口。《人权》杂志创办一年来,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7.
马梅凤 《前沿》2011,(22):83-86
罪犯参加劳动是我国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一种重要手段,罪犯虽被判处一定的刑罚,但其作为中国公民的资格没有被剥夺,依然享有宪法所赋予的没有被剥夺或被限制的权利。劳动不仅仅是罪犯的一项义务,同时也是罪犯的一项权利。罪犯参加劳动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是对罪犯人权的尊重和保护。但是在监狱行刑司法实践中,罪犯无偿劳动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利于调动罪犯改造的积极性。为了实现监狱工作的目标和稳定监管秩序,应以我国《宪法》《监狱法》等相关法律为依据构建罪犯劳动报酬制度,这不仅可以使罪犯尽赡养父母之责和抚养未成年子女之义务、弥补受害人的损失,还可以为刑满释放后度过就业缓冲期奠定物质基础,从而巩固改造成果,避免重新犯罪。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罪犯的监管问题一直是犯罪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青少年人群一直是人权保障的关键对象。青少年罪犯,与成年人不同,他们因为年龄偏低、社会阅历少、心理状态不稳定、世界观与人生观尚未正式形成,在监管过程中,他们的人权更容易受到伤害。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篇论文将通过比照国际人权标准,分析英格兰与威尔士的刑罚体系,研究英国在青少年犯监管中的人权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靖辉 《人权》2012,(5):58-60
罪犯人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罪犯人权是指所有罪犯所应享有的权利,其主体是被人民法院生效的刑事判决定罪量刑且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人:狭义的罪犯人权是指被判处自由刑且在监狱中服刑的罪犯所应享有的权利。①理解罪犯人权还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权利主体是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即罪犯:二是这里的罪犯人权是指罪犯应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马梅凤 《求索》2012,(9):102-104
我国监狱将"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运用于监管改造罪犯的行刑实践,使罪犯的人权保障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由于物质因素的制约、制度上的欠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罪犯人权保障方面还存在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采取伦理制度构建、完善监狱法律体系、完善罪犯人权保障的监督机制和救济机制等措施,以确保罪犯人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罪犯的婚姻权一直是法律从未明文剥夺的权利,但在行刑过程中,罪犯又长期享受不到这项权利。2004年5月,民政部在相关《意见》中确认了罪犯的婚姻权。对此,监狱工作者应当慎重对待、正确把握《意见》要求与罪犯婚姻权的实际,切实保障罪犯应当享有的婚姻权。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中国建设不断推进,建设法治监狱已经成为监狱机关的重要话语。当下罪犯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真空"。维护罪犯的社会保障权,既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表现,也是法治文明进步的彰显。维护罪犯的保障权利,可以提高监狱改造效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预防重新犯罪,有力保障罪犯人权,提高监狱建设法治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3.
《人权》2003,(1)
《人权》杂志是中国人权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权威性中央级刊物。 杂志以新颖、生动的栏目和客观、公正的评论,先导性地刊载中国各地最新人权信息,聚焦中国人权发展和国际人权斗争热点、难点话题,权威性地剖析当代中国人权理论前沿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前瞻性地阐明中国和国际人权发展的趋势。杂志以中、英文  相似文献   

14.
常健 《人权》2012,(5):2-11
2001年12月,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发表10周年之际,当代中国大陆第一本《人权》杂志试刊,并于2002年2月正式创刊。10年来,《人权》杂志记录了中国人权事业一步步的发展,见证了人权理念价值地位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人权问题已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在双边关系中,还是在多边关系中,中国和美国在人权问题上都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了解中美人权斗争的特点,总结我们的斗争经验,对于我们处理中美关系,正确开展国际人权领域的斗争,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中美人权斗争的几个特点:中美人权斗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美国对共产主义的敌视,中美早期在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就在人权问题上有过摩擦。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苏争夺世界霸权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在这…  相似文献   

16.
《人权》2013,(4):61-F0003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普及人权知识,促进中国人权的进步和国际人权的健康发展。主要栏目有:  相似文献   

17.
《外国籍罪犯会见通讯规定》已经2002年11月26日司法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和我国参加的有关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权研究会: 值此《人权》杂志创刊之际,谨致以热烈的祝贺。 享有充分的人权是人类长期以来追求的崇高目标。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在争取、维护  相似文献   

19.
在宪法增加规定人权保障条款和民事诉讼法修改的现实语境中,为强化民事诉讼法视野中的罪犯权利保护,民事诉讼法的修改须以利益保障为目的,以当事人本位主义为指导思想,在巡回审理制度和转交送达制度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常健 《人权》2012,(6):2-15
在中国,人权理念的传播并不是简单地将国外的人权观念直接照搬,而是一个不断“本土化”的过程。《人权》杂志作为人权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和人权理论研讨的重要平台,为促进人权理念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权》杂志创刊以来所发表的文章的分析,发现中国10年来人权理念的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