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要说这公款吃喝风,狠煞了多年,文件没少发,制度没少建,要求没少提,可就是收效不大。有那么一些党员干部仍然在“风头”中偷偷摸摸地吃,在“风声不紧”时大模大样地吃。为什么总也“吃不够”呢?近日读到一则史料,悟出一个答案来。  相似文献   

2.
近日听几位领导同志述职,在每人必有的“一分为二”时,“……不够……不够”的组词何其多。有位参加评论的同志反感地说:“你们尽说这也不够,那也不够,光说些‘不够’就够了吗?”  相似文献   

3.
说“身份”     
说“身份”河北王占良报载:1994年夏,孔繁森在北京汇报西藏阿里地区雪灾情况期间,常到商店里避暑,到小摊上吃饭。次数多了,随行的同志抱怨说:在摊上吃,既不卫生,也太简单,有失地委书记的“身份”。孔繁森说:“想想灾区那些还在饿肚子的群众,大鱼大肉咱能吃...  相似文献   

4.
谢狱 《瞭望》1988,(39)
报载:安徽蒙城范集乡戴源村原支部书记兼村长戴某,被村民称为“吃喝书记”。他在村里开了一家饭店,自1981年以来就尽兴地大吃大喝,开会吃,检查工作吃,上面来人陪着吃,村干部无事闲坐吃,多时一天可吃上五六餐,自1981年至1986年,这个村的吃喝费达三万三千多元。村民说:“干部肚子填肥了,书记家的饭店生意做活了,俺们的血汗钱给吃光了!” 据说,由于“好事者”写信向蒙城县委揭发,经查实后,“吃喝书记”的党籍已被开除,村长职务也已撤消。村民们高兴万分,大放爆  相似文献   

5.
聊“天”     
平白 《瞭望》1999,(31)
咱中国人以吃饭为最大的事,所以“吃”跟“天”比,叫“民以食为天”。过去,人们见了面,头一句是问“吃”:“您吃了吗?”第二句话会说到“天”:“今儿天真不错。”说完之后,如果投机可意,又有点闲功夫,就聊天。──聊天大概是从“吃”和“天”开聊的。在中国文化中,对“天”的解释很复杂。《说文》:“天,颠也。”“颠”就是头顶,这是“天”的最原始的意思。甲骨文和金文的“天”字都是画一个人,突出他的顶部。从古代某些文献中可偶见“天”的本意,如《周易》:“其人天且料”.“鼻*(音。i)是古代割鼻的酷刑;“天”呢,…  相似文献   

6.
“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在年终总结、个人鉴定、组织生活会等一些场合,经常能听到这一类“评语”。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且不说“远学”马列主义,就说“近学”邓小平理论吧。从笔者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有些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在内,学习的“认真”程度还不够高、自觉性还不够强。诚如一位党员干部所讲:“我们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的,上班时我没有发现哪一个同志‘能认真学习……’的。是不是下班后回家学习?别人不敢讲,反正自己没有学。下班回家又忙着做吃的、做家务、看看电视什么的,一天就过去了…  相似文献   

7.
当2001年的曙光照亮欧洲大 地之时,欧洲联盟的一项“强 制性决定”也随之生效。谁能想到,欧盟在新年里要做的第一件事,竟是对出生30个月以上的牛进行“体检”,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追查那些仍然躲藏在牛群中的“疯牛”。15个成员国劳师动众围剿“疯牛”,成了欧洲进入新世纪的“特别风景”。 爆发新危机 欧盟损失大 圣诞节、新年连轴转,欧洲人在“恐牛症”的阴影中迈进新世纪的门槛。疯牛病危机使许许多多的家庭度过了一个“不敢吃牛肉的圣诞节和新年”,比利时媒体评论说,这一绝无仅有的现象应该写进欧洲史书。 2000年并非…  相似文献   

8.
别了,“伊苏屯”刘剑欣巴尔扎克在其名著《搅水女人》中,逼真地描绘了巴黎附近一个叫伊苏屯的地方的人:一条公路即将修到该地,当地人担心公路一通会破坏他们已经习惯了的生活,硬是迫使政府将公路改道。有人劝当地人,一顿饭不必吃那么多面包,改吃些肉类,他们也知道...  相似文献   

9.
自从小平同志提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以来,“三个有利于”以及“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等概念日益深入人心。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又重申了这个标准,对“三个有利于”的宣传进一步深化。但在学习和宣传中,有的同志对“三个有利于”的理解存在着片面性,更多地是从经济含义上去理解它,而忽视了“三个有利于”的丰富内涵。比如对于“综合国力”的理解,只是认为国家经济发达、物质富裕就是综合国力强,而对综合国力中必不可缺的文化和精神因素认识不够,从而也导致了工作中的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0.
凡事相生相克,治奢亦然。山吃海喝被称为“摆在餐桌上的腐败”,作为这次“三项治理”之一——制止奢侈浪费的重要内容,并被列为“持久战”,足可见其治理之任重道远。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工作需要”,有顶头上司和要害人物想吃、要吃、敢吃,而且不给吃还不行。既然如此,何不来个“倒治嘴”呢? 俗话说,世界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里笔者要说的是,官场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敬”,也没有无缘无故的“送”。在我国法治尚不够完善,改革还处在进行和探索之中,各项工作运行机制还很不健全的情况下,决定下属单位和个人的利益,甚至是命运,人为的因素还很多,而且至关重要。如单位要上项目、争取经费、个人要提拔重用等,其顶头上司的言行态度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哪有下级不“热情招  相似文献   

11.
一则“关键时刻、怎能感冒”的药品广告,电视里几乎每日可见。起初,我不大理解,后听人剖析方知,是说一个人在“关键时刻”务必不能出岔“生病”,劝观众吃他这种药,以便健康地抓住“关键时刻”求得吉利。  相似文献   

12.
报载,山东省质监局执法人员在临沂市站前商场一家灯具批发店,查获假冒“飞利浦”灯管1100多箱。有意思的是,这家商店门口赫然挂着两块牌匾,一块是工商部门颁发的“文明经营户”,另一块是技术部门颁发的“商品质量信得过单位”。一查,牌匾原来是“买”来的。类似这种来源的牌匾,临沂市批发市场内还有不少,有的3000元就能“买”到,有的则要8000元。 如今,“买”先进、“贿”先进、“宴”先进的,又何止临沂一地?一些发牌职能部门为了“创收”,也就“靠牌吃牌”,出卖“先进”,在客观上成了假冒伪劣的“保护伞”,为…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目前已经成为企业界的共识。但是在实践中,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对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重视不够。他们认为,现在中国企业内部的“硬件”水平还很低,工人的素质也不高,应首先提高企业的“硬件”水平,以人为本还为时尚早。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实际上,以人为本的管理并不排斥对物的科学管理,而是以之为前提。在一些条件较好的企业,也就是那些在“硬件”管理方面比较成熟的企业中,确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思想将极大地开发所有员工的人力资源潜力;即使是在“硬件”管理方面尚不成熟的企业中,首先建立起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曾几何时,“勒紧裤带”是节衣缩食、穷困潦倒的代名词。如今,“勒紧裤带”再度风行,成为一种时尚。倒让老一辈人感慨万千:真是不一样。记得妈妈讲,年轻时候最希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并能放开肚子美美吃一顿。而那顶好的一顿,充其量不过是两碗大米饭和着几大块半肥瘦的猪肉之类的。那时确实是艰难,面黄肌瘦的,也只有过年能吃好一点,是要“勒紧裤带”过日子。转眼三十多年过去,生活也象来了个大转弯,吃对好多人来说已不再是生活主题,很多太太小姐们更是“谈吃色变”。即使碰上个山珍海味,也只敢晴蜓点水,尝尝鲜。…  相似文献   

15.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看到达官贵人在国家遭受天灾、百姓吃糠咽菜时仍然花天酒地、吃喝玩乐,便毅然利用皇后寿宴之机办起了“劝廉宴”。此宴非常简单,只有“三菜一汤”。朱元璋以菜劝臣:一劝吃萝卜,二劝吃韭菜,三劝吃青菜,四劝喝葱花豆腐汤。据说,这每一劝都有深刻寓意。就说“葱花青,豆腐白”的第四劝吧,其意在说明:为官者只有“一清二白”,才能保证“吾江山不变色”。由朱元璋的“劝廉宴”,想到了“忆苦饭”。这是过去进行忆苦思甜教育常用的一种方式。即吃一顿旧社会穷人咽的糠和菜,长征时红军嚼的草根和皮带,“三年自然灾害”时社员吃的…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一文中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今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组工干部在下基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如何学尝“梨子的滋味”,笔者认为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很要紧。  相似文献   

17.
不能“脚踩两只船”李保平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作为决策、指挥机关成员的党政干部中.也出现了吃着“皇粮”做着个人赚钱生意的“脚踩两只船”现象,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弄乱了干部思想,群众很有意见。这种现象引起的弊端之一是,造成...  相似文献   

18.
奔溪 《瞭望》1994,(Z1)
请客吃饭可否来点小“更新”奔溪时下时兴“观念更新”。对于在重要事情上的“观念更新”,愚陋如我,不敢妄说。但是在一些小事情上,有时确实也感到颇有“更新”一下的必要。就说请客吃饭罢,如今大谈的中华“饮食文化”,其实就是讲“吃的艺术”。说咱们中华民族自古以...  相似文献   

19.
郑跃峰 《民主》2004,(1):42-42
凡事相生相克,治奢亦然。山吃海喝被称为“摆在餐桌上的腐败”,作为这次“三项治理”之一——制止奢侈浪费的重要内容,并被列为“持久战”,足可见其治理之任重道远。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工作需要”,有顶头上司和要害人物想吃、要吃、敢吃,而且不给吃还不行。既然如此,何不来个“倒治嘴”呢?  相似文献   

20.
眼下吃风大盛,城里盛,乡下也盛。“城乡差别”当然还是有的,比起城里的什么“满汉全席”,进口“生猛海鲜”,乡下吃的要简单得多了。被标榜为“上档次”象征的澳洲龙虾。阿拉斯加生蠔之类,绝大多数乡下的“美食家”们无缘得见,甚至闻所未闻,不知道人世间还有那些美味。吃的花费也菲薄得多,城里那些所谓上档次“豪宴”上一个人的消费,就够乡下“美食家”们吵吵哄哄闹他几桌了。所以有评家曰:乡下的那种吃只能算是“穷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