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2年10月15日,上海租界中外警察发布了一则令国民党当局"欢欣鼓舞"的特大新闻——他们抓获了住在岳州路永兴里11号的中共大头目陈独秀。虽然此时陈独秀已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另成托派",但还是让蒋介石高兴万分,立即电令上海市长吴铁城将陈独秀押往南京。之后,陈独秀开始了漫长的监狱生活。从被捕的1932年10月15日至1937年8月23日出狱,陈独秀在狱中度过了1771天。在失去自由的日子里,陈独秀经历了一生中最为艰难的岁月。  相似文献   

2.
2012年12月15日,由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安徽校友会共同主办的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大学召开。这次会议的学术研讨主题是"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研讨会上提出要以陈独秀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研究陈独秀。其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江津市召开1994年10月5日至10日,由陈独秀研究会及江津市政协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三次陈独秀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江津市举行。会议由陈独秀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林茂生主持。中共江津市委书记康纲有致欢迎词。江津市副市长王忠德向...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1879——1942)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书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在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上被撤销总书记职务。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党。 1932年10月15日下午7时,陈独秀由于内奸告密,于上海被捕。他不久即被押解到南京军政部军法司,随即移送江苏地方法院看守所拘押。国民党南京政府控诉陈独秀“危害民国”、“叛国”等罪。江苏高等法院于1933年4月14日、15日、22日三次公开审讯陈独秀案。此案在当时,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密切注意,附近人士都纷纷赶往旁听。据当时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99年12月7日至9日,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空第一研究部、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现代文化学会陈独秀研究会、北京大利学社、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安庆市陈独秀学术研究会、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以上以笔画为序)共7家单位主办的纪念陈独秀诞辰120周年、“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市委党校举行。50余篇论文的作者和特邀代表共82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对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关系问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进行了广泛讨论。在讨论中,大家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各抒己见,争先发言,自由争论,会议气氛十分热烈。陈独秀研究在我国已有…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2月20至22日,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年会暨"认真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研究中共建党初期陈独秀"研讨会在陈独秀的诞生地安庆市召开。研讨会由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安庆市独秀园管理处共同主办,北大安徽校友会、中国科技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及厦门合兴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协办。与会学者围绕中共建党初期的陈独秀等研讨主题,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研讨,拓展了相关研究领域。现将研讨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北京党史》2009,(6):14-14
2009年10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举办了“纪念陈独秀诞辰130周年学术座谈会”,就“陈独秀与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陈独秀与中国革命”、“陈独秀的学术及文艺贡献”、“陈独秀的抗日主张”等问题进行了学术座谈。  相似文献   

8.
由陈独秀研究会、江津市政协主办,安庆市政协、安徽大学胡适研究中心协办的全国第三次陈独秀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0月5日至10日在四川江津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安徽、浙江、江西、四川等省市近4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陈独秀(1879—1942年),安徽安庆人。他是新  相似文献   

9.
正所谓"南陈北李",是指陈独秀和李大钊这两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1919年6月11日晚,陈独秀到北京前门外、新世界商场散发由他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传单时,遭北洋政府逮捕入狱。这件事引起知识界、教育界的极大震惊,各界人士纷纷谴责,要求保释陈独秀。98天后的9月16日,陈独秀取保获释。1920年2月,李大钊为防止被保释出狱的陈独秀再遭拘捕,亲自护送他化装乘骡车离开北京,去天津转赴上海,返回了相对安全的南方。  相似文献   

10.
1917年1月11日,蔡元培正式致函教育部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全文后附履历一份:陈独秀,安徽怀宁县人,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毕业,曾任芜湖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13日,"教育部令"第3号签发:"兹派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此令。"  相似文献   

11.
百花园     
《湘潮》1995,(6)
百花园毛泽东关心陈独秀的家1953年2月20日晚,毛泽东乘"洛阳"号军舰在安庆江面停泊,接见了当时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毛泽东详细询问了安庆的工作情况之后,转而谈起了出生于安庆的陈独秀。他问:"陈独秀家里还有些什么人?""陈独秀有个儿子叫陈松年,现在安...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9日,乃江苏省历史学会陈独秀研究分会成立一周年,也是陈独秀诞辰126周年纪念日。为此,江苏省历史学会陈独秀研究分会主办南京财经大学基础部承办了为期一天的陈独秀研究高层论坛。这次论坛推出了两本有影响的陈研著作:一是该分会副会长、南京财经大  相似文献   

13.
祝彦 《党史纵览》2010,(11):52-54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南京局势越来越危险.陈独秀于1937年9月9日匆匆离开南京.14日抵达武汉.租住在华中大学校园后侧一所旧式的四合院民房。陈独秀虽然不能亲自操戈上战场.但他对抗日满腔热情.积极鼓动宣传民众抗战救国。期间.除了遇上王明、康生制造的“汉奸”冤案干扰外.陈独秀的生活基本是平静的。  相似文献   

14.
在陈独秀晚年的艰难岁月里,有一个叫杨鹏升的忘年交对他帮助甚多。从1939年5月至1942年4月5日。陈独秀致杨鹏升的信函达40件之多;其间。杨鹏升3次接济陈独秀共计2300元.转交他人赠款亦3次,计2200元.并赠送信封及用笺。正是由于杨鹏升等人的真挚友情和无私援助,陈独秀才得已在维持生计之外,著书立说。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12月11日写给蒋梦麟、胡适的信,无论是《胡适往来书信选》还是《陈独秀年谱》、《陈独秀书信集》和《陈独秀著作选编》都将该信系年于1922年。其实,陈独秀此时远在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会议,不可能与蒋梦麟、胡适讨论在上海还没有开始筹备的国立自治学院,而且陈独秀信中的主要内容与1922年国立自治学院创办的事实相违,信末附言亦与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进程不合,再证诸自治学院创办时间和经过,可以断定该信写于1923年12月,而不是1922年。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11,(6):31-31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  相似文献   

17.
博闻     
"中国共产党"名称的由来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  相似文献   

18.
1937年8月23日,陈独秀从国民党监狱里被释放.在战乱中,他和家人于1938年8月3日辗转漂泊到四川省江津县,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4年.陈独秀在江津虽贫病交加,身陷困境,但仍笔耕不辍,关心时政,珍重晚节.  相似文献   

19.
论陈独秀晚年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是一位有重大影响而又历经坎坷的人物.1932年10月,陈独秀因撰文猛烈抨击蒋介石对日不抵抗政策,被国民党逮捕,判刑13年,投入南京模范监狱.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全国人民要求释放政治犯的压力下,加之日机夜袭南京,监狱中弹,陈独秀等始能获释.陈出狱后,暂住友人家,后移居武汉.1938年7月,他由武汉去重庆,不久又迁居四川江津,度过了他一生的最后岁月.自南京出狱到江津逝世的近5个春秋,陈独秀的思想充满着复杂的矛盾斗争.本文仅就陈独秀这几年的思想倾向,做一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共党史学界,过去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是: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中央紧急会议上,撤销了陈独秀党的总书记的职务。但据一些资料来看,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不是被撤销的。第一,八七会议的文件没有关于撤销陈独秀总书记职务的处分决定。会议通过的一系列文件、决议,都是集中在政治上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进行批判,并没有涉及他的职务问题,只是在选举时他自然落选了。关于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