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桌戏是早被戏剧学家称为戏剧“活化石”的贵州地方戏的一种,但大山深处的民间桌戏由于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显得比传统地戏更为古典、精彩和珍贵。桌戏与地戏一样,始终讲述着五六百年前屯堡人从北迁南的征战章节与历史上的一些古典故事,其纯朴的演艺、唱腔及超凡的表演形式给桌戏奠定了独具魅力的感染力,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表演唯独大山深处的贵州省安顺市新寨村所独有。 已忙过春种的山里人,为有客来不亦乐乎,他们来  相似文献   

2.
邹万银 《前沿》2006,(7):209-209
二人台是河套地区的民间戏曲,俗称“打玩意儿”。清朝时,在蒙汉民间和“丝弦坐腔”基础上,又吸收了山西河曲一带传来的民间歌舞发展而成。土默川一带出现的职业小班是清朝末期,以一丑一旦、二个角色的形式分饰戏中的多种角色,以后又发展成固定式人物的扮演。河套地区是我国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从出土的约在四千年前的陶埙(音熏,土制的乐器),夏代的石磬,春秋时的甬钟(按:甬钟是铜钟上面的柄,也是乐器。《考工记》载:“钟柄也,舞上谓之”),战国时的编钟、编磬,还有铸造铜乐器的模子(模子即陶范),这些都说明河套地区音乐是发展较早的,也可…  相似文献   

3.
深厚的根基 金山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丰富,调花灯、调龙灯、打莲湘、田山歌、小调、仙乐班……舞蹈、器乐、民乐,加上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不仅形式多彩多姿而且历史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4.
踏遍“青楼”更何去冰客有人戏称如今的年代是流行年。什么流行,大众们便一窝蜂地趋之若骛,争着"潇洒流行一回",以至供人们娱悦身心、作为精神食粮的影视也势莫能遏地踏上了流行之路。近几年,只要我们打开电视荧屏或看场电影,闯入眼底的大都是一些女人戏或恋情戏。...  相似文献   

5.
顾亮光,是江西省赣南老区信丰县安西镇一个盲人,可是当地走上舞台,又变成一支非常奇特的民间“乐队”。“乐队”包含锣、鼓、钹、梆子、笛子、二胡、口琴、唢呐等十二种乐器。十二种乐器竟全是他一个人演委!请看:他将口琴绑在二胡琴杆上,拉弓的右手同时握一鼓槌,边拉过打大鼓、小鼓和梆子;他左手手臂上系一根绳,用手牵动支架上的小杠杆而击锣;左脚板郭学片小钱,右脚拇趾上也绑了根小棒,同时担负出台小钱和小锣任务;就在他坐的凳子下面也安装着一付大钱,用大腿通过杠杆来挺纵;加上摆在身旁轮换而用的吹响、笛子共有十二种乐器…  相似文献   

6.
25年前,因为一部黄梅戏电影《孟姜女》,杨俊声名鹊起,与马兰、吴琼等并称为黄梅戏“五朵金花”。她在事业大放异彩之时,被邀请到湖北黄冈振兴黄梅戏艺术;功成名就时,她又毅然放下一切,来到省城武汉追梦——让来自民间的黄梅戏在都市里也占有一席之地。最近,  相似文献   

7.
起源于山西,繁盛于内蒙“二人台”是起源于山西民间的传统的群众艺术,据考证,“二人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五代、宋朝初期流行于山西河曲的“舞鞭”,即霸王鞭。明清时期,这种带武术性质的霸王鞭在河曲的民间社火玩意中已极为盛行,并配以笛子、四胡等乐器伴奏,“人们围坐,尽欢而散”,是谓“打坐腔”。之后,“打坐腔”又从“社火玩意儿”(如秧歌、高跷、道情)中汲取营养,并融入戏的因素,进入“以歌舞演故事”阶段,人们称之为“打玩意儿”,这是“二人台”的雏形。“二人台”成熟的标志是“二人台”戏文《走西口》的问世。1986年,河曲县的一位老…  相似文献   

8.
吴斌 《台声》2011,(3):72-72
浙江省余姚市艺术剧院首度赴台演出姚剧(余姚的地方戏,原称“余姚滩潢”,是江浙一带的民间歌舞和说唱活动形式)《王阳明》,祖籍余姚的国民党籍“立委”洪秀柱拜余姚市艺术剧院院长寿建立为师,洪秀柱表示,姚剧音韵和黄梅戏有些相似,感觉亲切,台湾民众可尝试学唱。  相似文献   

9.
灯剧是川剧中的一种流派,是中国戏剧宝库中古朴而又十分奇特的艺术形式.演出时场地周围悬挂各种彩灯,既作照明装饰,又可吸引观众.而川北灯剧更具民间喜剧,以天然纯真的情趣焉整体,剧中人物大都以“丑”来表示,其特点是:“丑扮灯、无丑不成灯,有丑好扮灯.”被称之为“喜乐神”.川北灯剧大都朴实无华,更具民间小戏特点,著名川北灯剧艺术家汪洋,通过他妙趣横生的表演,将戏演得有滋有味,充满喜剧艺术魅  相似文献   

10.
“这两年来,我们始终被一种无名的困惑所困扰:难道在这红绿钞票冉冉上升的年代真没有话剧的活路吗?正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尝试,又重新披挂上阵。比起两年前,我们的队伍扩大了,我们更耐心,也更有韧性了。”“一旦我们选定了剧本,有了发动的燃料,就看想象的翅膀把我们带向何方了。”以上两段话,引自《罗慕路斯大帝》演出特刊的第一页。这个由杰出德国戏剧家弗·杜伦马特创作的、不太好懂的“非历史剧”,去年盛夏由林兆华导演,曾以小规模试验演出的形式在北京上演。这个戏的风格体现了林兆华的艺术追求和戏  相似文献   

11.
《霸王别姬》是二十年代初,梅兰芳先生编演的一出新戏,叙述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他和虞姬的一段故事。许姬传先生曾谓:“梅剧中,《霸王别姬》是最接近历史原貌的历史剧。”此戏载歌载舞,形式新颖,寓意深刻,引人入胜,当时由梅先生与杨小楼合作,首演于北京第一舞台,一演即红。在以后的四十多年中,屡演不衰,成为梅先生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1949年夏、秋,梅先生两度来北京出席会议时,这出戏还连演十多场。其中在长安戏院的10场演出里,它就占了4场。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一次演出,原定剧目为《打渔杀家》,临到开演前,朱学范同志亲自打来电话,说出席会议的工会代表们为了剧目的问题专门开了一次小组会,一致要求上演《霸王别姬》。梅先生慨然允诺:“从多数,演《别姬》。”其后,在上海市庆祝解  相似文献   

12.
赵狄娜 《小康》2023,(19):72-74
<正>想要让皮影这项民间传统艺术走向世界,最重要的一点是真正继承好传统。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也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  相似文献   

13.
一无所有1980大陆首支摇滚乐队“万里马王”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专门演奏西方经典摇滚乐。1981“阿里斯”乐队成立,主要演奏日本歌曲。1982“艾迪”乐队成立,乐队由外国人参加.正是这支乐队催生了中国的摇滚乐。1984“七巧板”乐队、“不倒翁”乐队成立,后者在中国首先尝试了电子乐器;他们的成员后来大多成为中国摇滚的中流砥柱。1985后来被称作“中国摇滚乐之父”的崔健发行了他的第一张专辑《浪子归》.这是大陆早期流行音乐同摇滚乐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30年代,发源于浙江嵊县的越剧在上海逐渐发展和繁荣,受到了许多上海市民的喜爱。1938年,上海的《戏报》、《戏世界》、《戏剧世界》还发起了评选“越剧皇后”的活动,通过了读者的投票评选出“越剧皇后”。荣获这一桂冠的就是越剧著名演员姚水娟,当时她年仅22岁。  相似文献   

15.
在浙江温岭市活跃在城乡各地的20多个民间剧团中,温岭越剧二团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个1999年才正式成立的民间剧团,不但在温岭市、台州市的汇演、戏剧节上大放异彩,多次获得演出一等奖、演员一等奖等重要奖项。2003年,该团和杭州黄龙越剧团一起代表浙江民间剧团参加第七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两个剧目《皇帝告状》、《相思奈何天》分别获得演出金奖、银奖,团长陈欣再次获得演员一等奖。2004年8月,该团应邀晋京献演《皇帝告状》,在中国戏曲学院剧场的演出赢得首都观众的好评。不论是城里还是农村,不论是海岛渔区还是山村僻岙,哪里有戏演,…  相似文献   

16.
有人定义“民谣”有两重涵义,一为“不同乐器伴奏的歌唱”,二为“民间流行歌谣”。传统意义上的台湾台语民谣源于东南沿海赴台的先民。这些歌谣经过辗转流传,孕育出了真正的台湾本土歌谣,比如曾广为流传的《思想起》、《高山青》……而“何日君再来”、“秋水伊人”、“香格里拉”这些风花雪月,刘雪庵、贺绿汀、陈蝶衣这些名字,对我们来说已经稍显年代久远。  相似文献   

17.
张秋献 《春秋》2009,(3):62-62
“一勾勾”是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稀有剧种之一,创于清代初期,发源于山东禹城、高唐一带,兴于清末及民国时期,是在流行的花鼓基础上发展而成,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梆子戏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各种剧团合并,后又解散,加之众多因素,“一勾勾”戏从舞台上逐渐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18.
谈谈“新民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我喜欢“新民乐”这词。原因之一:它含有“新”字,新的总比旧的好——新鲜,有时代感。之二:它言简意赅,很清晰明了地道出了它所包括的内涵——是对传统民乐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新民乐”一词让人一听一看便感觉有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新民乐”的产生 谈“新”必先言“旧”。传统民乐(旧)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体现了传统中国人的品味和爱好。它包括民间歌曲、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四大类。我们日常生活中指的  相似文献   

19.
台湾现有二百多个舞台剧团,每个都有各自的风格。在众多的剧团中,屏风表演班和表演工作坊历史较为悠久,具有较大影响。 李国修与屏风表演班 由李国修领导的屏风表演班,是目前台湾话剧界最有影响的一个专业剧团。 屏风表演班成立于1986年。该团自成立以来,坚持“以戏养戏”,共演出了25个剧目,每年定期推出两出大型剧目在各地巡回演出,并曾赴美国演出。屏风表演班的作  相似文献   

20.
一九九三年九月的《读书》上,有我一篇“《茶馆》前后”,得到一些同“好”的关心,告诉我一些有关的议论与资料。随着我写了一篇短文“《茶馆》前后的后话”,发表在去年四月的《戏剧电视报》上。我在“《茶馆》前后”中有这么几句话: “五十年代是哪几位艺术家,跟老舍说,他的草稿中有一场戏很好,示意照这一场写一个戏。现在说不清这几位是谁?谈话时都有谁谁在场?老舍怎样思考又怎样回答?几十年过去了,作家和导演作古了。”新近经人指点,读到一九九三年五月的《新剧本》上有篇回忆文章:“话剧《茶馆》上演的前前后后”,作者赵起扬,是北京人民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