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按照全面协调的原则,把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前提下,通过积极引导、典型示范等方式,稳步有序地推进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林婕 《当代广西》2008,(8):46-46
先进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并承担着为农村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重要任务。而在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对于提高农村文化发展水平,用先进文化去占领农村阵地,让健康向上的现代文明进村人户,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进一步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所提出的新理念,本文拟从"乡风文明"角度对宁波地区的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阐述,剖析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牛迪 《人民论坛》2014,(12):55-57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与之同步,渐趋完善,但"农"味不足,供需脱节。文章在分析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主要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之上,切合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五个方面的有利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健全和完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刘平凡  黄向阳 《传承》2008,(24):42-43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前进的重要动力。要保障农村文化建设能够有力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就必须保障农村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新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陈耀雄 《传承》2009,(6):164-165
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是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内容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人才的培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文化基础和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7.
刘磊  宋冰杰 《传承》2012,(18):60-61
农村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要建设新农村,既要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同时更要在文化方面加强建设力度。推动农村文化消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前进的重要动力.要保障农村文化建设能够有力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就必须保障农村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新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文化滞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有很大意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的系统工程,农村文化滞后严重阻碍了新农村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必须界定农村文化及文化滞后,厘清农村文化滞后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是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内容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人才的培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文化基础和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1.
张春山  江勇 《群众》2008,(2):60-61
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也是提高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也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正处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如何孕育和发展与时代相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以塑  相似文献   

13.
李晓明 《长白学刊》2011,(2):145-149
在西部大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正经历着一个急剧变迁的过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必须准确把握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观照其现实诉求,才能顺利实现民族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是转化民族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需要.发展民族生态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坚持生态文化公益性事业和生态文化经营性产业相结合,坚持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民族生态文化企业,着力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体系,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加强民族生态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坚持区域生态立法与国民生态教育相结合,坚持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与人口控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唐景成 《人民论坛》2012,(11):28-29
近年来,我国基层党委和政府领导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显得比较滞后,重要的原因是基层党委和政府缺乏文化自觉。基层党委和政府只有深刻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其发展规律,主动担当其历史责任,培养高度文化自觉,才能促进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邱雪慈 《传承》2007,(8):64-6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为了创新农村文化建设机制,促进贺州市新农村建设,应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落实有关部门的责任,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创新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城乡文化统筹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虹 《前沿》2007,(12):223-225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新农村建设更深入的发展应该体现在农村文化建设上,实现新农村新文化。在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时必须坚持城乡文化统筹,城乡文化相互交融有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村深层次上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中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作用与意义,注意城乡文化的共性与个性,认清城乡文化发展不均衡的原因,针对不同对象的需求,采取不同形式来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使文化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相似文献   

18.
周德新 《前沿》2011,(19):192-195
农村文化目前存在多元混乱的现象,农民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的同时,一些非主流文化比如宗教文化、宗族文化、博彩文化、封建迷信文化等也在农村流行。文化多元与混乱局面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文化整合是改变农村文化多元混乱现状,建设文化新农村的迫切要求;也是稳定农村社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我们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选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马克思主义文化作为整合农村多元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向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奉全胜 《传承》2007,(8):60-61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是树人,是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重中之重的又是培养一代农村新青年。农村文化生活很贫乏,农民文化需求很急迫,而基本国情决定了矛盾又将长期存在,决定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的关系,认识到二者是农村社会进步的两条腿,要协调发展,更要认识到文化建设是灵魂。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和谐文化为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徐魁峰 《前沿》2011,(14):145-148
和谐文化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基础,主流引领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多元共生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的最佳状态,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要坚持主流引领与多元文化共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以文化共生推进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