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4年、1966年,我国实现了原子弹、氢弹爆炸,震惊了世界,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为保卫世界和平、防止核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弘扬国威、振奋民族精神起了巨大作用。这与周恩来同志对两弹发展的呕心沥血和卓越的领导艺术分不开。 一、高瞻远瞩 超前思考 1944年,我们党还处在延安时期,小米加步枪,能否取得全国政权,对一些人来说还是个疑问。这时,周恩来就指示情报部门获取了美国正在研制原子弹的信息。当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V—2导弹和美国在1945年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时,周恩来等共产党领导人指出这  相似文献   

2.
勇挑重担:组建国防科技“主力兵团”1955年1月,中央决定开展原子能的研制工作。第二年,身体状况刚刚有所好转的聂荣臻就受命担当起主持国防科技工作的重任。在这之前有些同志为他担心,并善意地劝告说:“你身体不好,这个工作很忙,千头万绪,又是跟知识分子打交道,麻烦太多,最好还是不要管这事吧!”但聂帅的想法没有动摇。他热爱科学技术,希望以此来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当时,我国原子能的科技力量底子很薄,只有两支不大的队伍,一支是地质部的铜矿资源勘探队伍,另一支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原子核科学和技术队伍。而…  相似文献   

3.
朱光亚,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国防科技战线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他作为新中国核事业特别是"两弹"事业的元勋和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和许多著名科学家一起,负责并组织领导了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为原子弹、氢弹技术的突破及武器化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为铸造和建立我国精干、有效的核自卫力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4.
孟兰英 《共产党人》2006,(20):52-55
朱光亚,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国防科技战线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他作为新中国核事业特别是“两弹”事业的元勋和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和许多著名科学家一起,负责并组织领导了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为原子弹、氢弹技术的突破及武器化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为铸造和建立我国精干、有效的核自卫力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5.
《湘潮》2020,(2):56-58
<正>在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册上,有一位20多年不为人知的神秘人物,他就是我国金属物理学家、核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研制过程中,陈能宽领导核装置爆轰物理、特殊材料以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组织并且参加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以及核装置球面起爆的方案制定和研究,成为我国核武器爆轰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陈能宽同钱三强、朱光亚等核科学家为祖国核工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求是》2005,(15)
朱光亚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战线卓越的组织领导得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他和许多著名科学家一起负责并组织织领导了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组织领导了历次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参加了历次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工作,参与了国家“863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为表彰其对我国科技、国防事业所作的杰出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朱光亚“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4年12月,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我国家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正式命…  相似文献   

7.
2013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哲敏凭借他在爆炸力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西南联大到清华,再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人生轨迹中,郑哲敏身上烙有许多"大家"的印痕。其间,郑哲敏与其两位恩师——启蒙老师钱伟长先生、博士生导师钱学森先生有着不解之缘。在这两位"大家"的引导之下,他逐渐形成了自己做学问、做人的基本原则。启蒙老师钱伟长1943年,郑哲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合大学(抗战期间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和  相似文献   

8.
导弹和原子弹的研制成功,是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这“两弹”的研制过程中,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著名科学家,献出了他们的全部智慧和渊博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人们把他们称作中国的导弹和原子弹之父。但更多的人们,把聂荣臻看作是中国的“两弹之父”,并且得到国际上的公认。从1956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此10年期间,聂荣臻顶着天灾人祸,迎难而上,殚精竭虑,带领科技大军攻坚排难,仅用了5年时间,就成功地研制出导弹和原子弹,为发展我国的国防尖端科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10.
1964年10月16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几千名参加演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职人员正式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当天晚上,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全世界宣布了这条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消息。时隔不到3年,1967年6月17日,我国又向世人宣告由我们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第一颗氢弹也爆炸成功了。原子弹、氢弹这“两弹”的爆炸成功,标志着从此结束了我国没有核武器的历史,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为保卫祖国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1960年1月22日至2月27日,中央军委在广州召开第六次扩大会议。会议讨论了我军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等问题,明确提出"两弹为主,导弹第一,努力发展电子技术"的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的方针。并要求军队装备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要根据这个方针,突出重点,合理安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两弹"研制的需要,以最大的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国防尖端技术。1960年7月后,面对苏联毁约停援和国家暂时的经济困难,国防尖端技术是上,是缓,还是下?在国防科技系统,甚至在决策机关也引起了各种议论,并受到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1960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表示:"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自力更生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国防科技战线广大群众突破"两弹"技术的信心和勇气,有力地促进了 "两弹"的技术攻关工作。  相似文献   

12.
1930年12月21日,邓小平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一举攻占绥宁县城寨市镇。由于红军连续作战,邓小平命令部队在此临时休整。第二天清晨,邓小平洗漱完毕,就叫警卫员拿烟来抽。警卫员翻箱倒柜都没找到烟。原来是由于部队行动迅速,从广西带来的几斤旱烟放在马背上丢失了。邓小平只好用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国庆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23名科技工作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7名功臣中,有一个让许多人感到陌生的名字——郭永怀。这颗当年夺目的科技之星由于过早地陨落,使他的名字没有让更多的人熟知,但是他的功绩却是无法磨灭的。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对待“一分钱”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迅速复苏,到五十年代中期,国内便呈现出了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的可喜局面。一天晚上,周恩来总理与厨师算家里的伙食帐。当时,周总理对家里买粮、买菜、购物的票据查看得很仔细。当他发现上个月吃的精盐是每斤一角五分钱,而昨天买的精盐是一角六分钱一斤时,当即  相似文献   

15.
<正>"两弹一星"的研制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史诗,而在宏大的历史篇章背后,又有不少令人哽咽的保密往事。1958年初,为接受苏联提交的原子弹模型与技术资料,第二机械工业部(以下简称二机部)九局正式成立北京第9研究所。这年夏天,张洁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这个漂亮的苏州小姑娘性格爽朗,大二时已是党员。毕业前,党总支书记找她谈话,希望她能到二机部某单位工作。当时,她根本不了解二机  相似文献   

16.
陈赓问:”究意有没有研制导弹的条件?”钱学森肯定地回答:“有”  相似文献   

17.
王建柱 《求贤》2006,(7):30-32
彭桓武的名字是与新中国在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和基础物理上的辉煌成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创建人之一;他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反应堆理论与反应堆计算人才;他是核潜艇动力方案的领导者;他领导并参加了原子弹设计方案的制定、氢弹的设计试验以及我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的理论领导工作。他培养了周光召、黄祖洽等一大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周光召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他将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中国的国防事业。风雨几十年后,作为经历过“两弹一星”时代和改革开放时期的科学家,周光召在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时,用三个字做了概括:平常心。“我想应该有一种平常心。  相似文献   

19.
名人与钱     
马克思:我决不变成一架赚钱的机器 马克思创立了共产主义学说,著述了《资本论》,成为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财富,而他自己一生却过着清贫的生活。马克思经常为一块必不可少的面包而操心痛苦,但对他需要帮助的同志,只要有一点可能,他都倾囊相助。对革命工作更是如此,当第一张无产阶级报纸《新莱茵报》缺乏经费而难以办下去时,在一年里马克思就花进7000塔勒,不惜花掉最后一文钱,而一家却陷于贫困饥饿中。俾斯麦曾想利用马克思的才能为普鲁士政府服务,马克思付之轻蔑的一笑。他说:“不管遇到什么障碍,我都要朝着我的目标前进,而不让资产阶级社会把我变成一架赚钱的机器。”  相似文献   

20.
钱与人生     
盼着人生更有意义的人,该先弄懂,钱在人生里的真正意义。最近有位朋友捐出一大笔钱救助灾区,有人担心他慈悲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