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更加激起我们对张学良将军的思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在59年前,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西安事变。这一爱国主义壮举,促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具有历史的转折意义,他堪称为千古功臣。事实表明:张将军已经彻底摆脱了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的束缚和影响,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联共抗日的道路。这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升华,是顺应人民意愿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从1928年12月东北易帜以来,张学良在政治上一直追随蒋介石。从中原大战,率东北…  相似文献   

2.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国共两党联手抗战局面的开端。 为了抗日,为了民族,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置诸生死利害于度外,毅然决然地向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兵谏”。 张、杨两将军,有大功于中华民族,有大功于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记下这辉煌的一笔。 然而,变起的当时,国民党人、共产党人,包括张、杨两将军在内,都难以料想到事变的结局。  相似文献   

3.
张学良将军是中华民族的一位“千古功臣”.他对军阀割据后的统一,对“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救亡运动,特别是对西安事变结束内战一致对外所起的杰出贡献,都是众所共知的.张学良将军是一位民族英雄,又是一位杰出的热心教育事业的教育家.现在就张学良的教育思想提出几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赵杰 《党史纵横》2006,(12):25-26
1999年6月,我以特邀撰稿人身份,随同辽宁电视台<张学良>大型纪实片摄制组赴夏威夷采访张学良,有幸贴近了曾掀动了历史一页的当事人张学良将军和一些知情者.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代末期,在台安县城东便门里路南有一座美丽恬静的校园,这就是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当年为台安捐资兴办的新民小学。这所学校距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 1928年夏,张学良将军继承父业开始执掌东北军政大权。为励精图志,他不但重视抓好东三省的公办教育,而且还慷慨解囊,捐出巨款,在沈阳、海城、台安等地创办了数所中小学。张学良将军因出生在台安,所以离开八角台兴(今县城故名)之后,仍对这里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不仅对台安县的亲朋师友格外垂青,而且对台安的文化教育事业也非常关心。民国十九年他曾为《台安县志》亲笔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张学良将军在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前夕,是否正式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事,此前国内媒体曾有透露。特别是去年笔者出席在沈阳举行的纪念张学良逝世周年座谈会期间,来自各地的张学良研究者和史学家们,都对张学良是否加入中共一事颇感兴趣。然而,由于历史档案资料的匮乏,关心这一史实真伪的人们,难免对张学良申请加入中共一事,多持怀疑的态度。现从新发现的张学良1936年写给周恩来的一封亲笔信上,无疑对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佐证。同时也让我们对这一悬疑多年的历史问题,不能不产生新的联想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1991年岁尾,在香港有一次两本书的首发式颇为轰动.这两本书是《张学良文集》和《张学良将军手迹》.原因是两册文、墨均为传奇将军所作、所写,首次集中起来,弥足珍贵,异常光彩.作为后一本书的编纂者之一,似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喜悦.1986年初,我有幸参加了《东北军史》一书的编写工作.由于需要,查阅和搜集了有关张作霖父子的大量档案资料.我对张家父子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诸多的  相似文献   

8.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以逼蒋抗日的方式,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张学良将军以民族利益为重,置个人生死毁誉于度外的高风亮节,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然而,作为千古功臣,其思想发展确实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1 张学良自幼既受到封建儒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与战争年代和五六十年代的情况比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属于政治行为的入党动机同样存在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此,研究和探讨入党动机的一般特征、类型及在党执政的条件下,非党群众入党动机的特点,进一步提高加强对积极分子入党动机培养和考查的认识,就尤为必要。入党是人的一种政治选择,入党动机是人的政治行为意向,具体到各个人来说又伴随着一种心理活动。本文主要是侧重于运用心理学分析方法,围绕入党动机做些初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缪平均 《党史纵横》2009,(11):33-34,50
在陕西省档案馆大量馆藏革命历史档案史料中,有两本已经发黄褪色的历史刊物,其中所记述的内容大都与73年前发生的那场震惊中外、为中华民族命运带来转折的西安事变有关,从中又一次让人们感受到了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以及中国共产党人为停止内战,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所做的卓绝努力及所承受的内心波澜。笔者依据这两份珍贵文献,将其中部分档案史料记述于此,期望能丰富人们对这段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和鲜明特点的历史事件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1.
纵观张学良在其父皇姑屯被炸身亡主政易帜于南京政府,到西安事变,再到张学良蒙冤受辱长达半个世纪的囚禁生涯这一历史长卷,都离不开张学良与蒋介石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为蒋介石从维护其独裁统治出发而赏张、拉张、用张最后到囚禁张;同时也表现为张学良拥蒋、助蒋、忠蒋最后到与蒋对立的演变过程。正象张学良在蒋介石逝世时写的一幅挽联那样:“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他们之间的关系演变曾经影响着中国现代社会的进程和方向,由此所荡漾起的历史涟漪足以让人们关注与深思。本文试图在张蒋关系的基础上仅就张学良拥蒋思想的演变过程作一粗浅的探述。  相似文献   

12.
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顺应历史潮流,积极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一过程中,张学良将军与中国共产党许多高级领导人,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其中,叶剑英是张学良将军最敬重的中共高级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张学良将军由一个几十万“剿共”大军的统帅,转变成为国民党营垒中的第二次国共合作之首倡者与实行者,并为此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民族英雄。他这一伟大的思想转变,是有其主客观原因的。本文就此问题加以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事。张学良将军虽成长于封建军阀家庭,但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却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兴起之时。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中国,利  相似文献   

14.
张学良以“少帅”闻名于海内外,尤其是他同 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更是震古烁 今。周恩来曾将张学良誉为“千古功臣”。但是,张学良的政治生涯太短暂了,他被蒋介石囚禁了半个多世纪,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遭到蒋的  相似文献   

15.
一吕正操将军,是张学良的老乡、同学、部属和知己,两人共事长达十余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吕正操参加了共产党,并率部脱离东北军改编为八路军。从此,两人天各一方, 音讯阻断。新中国成立后,海峡并不能阻断他们的相互思念。张学良在台湾被软禁中  相似文献   

16.
1975年12月20日,周恩来总理在病危之际曾说,我党不会忘记在台湾的老朋友。其中提到两位,一位是当时还健在的张学良将军,另一位就是已经牺牲了的吴石将军。张学良将军世人皆知,而吴石将军则鲜为人知。 不满独裁 倾向革命 吴石字虞薰,福建闽侯人。1894年出生,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与白崇禧为同期同学,后至日本深造,学  相似文献   

17.
1961年12月12日,周恩来和邓大姐邀请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夫妇、张学铭夫妇以及昔日东北政坛名士高崇民、净宝航等20余人,在北京饭店纪念西安事变25周年。 这次纪念会后,周总理想到张学思、张学铭诉述的张学良将军在被软禁期间曾险遭杀身之祸,后又被迫写了“忏悔录”等情况,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加之自己昔日同张学良的友谊,深感为中华民族立过功的将军依然在台湾过着“管束”的生活,于是提笔给张学良写了一封信,表示他的一片心  相似文献   

18.
两年前,我有幸获得了一次赴台湾采访的机会,成为张学良将军半个多世纪来首次采访他的大陆记者。同行的还有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3位记者。那次对张将军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两年来一直珍藏在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19.
我党与张学良的几次重要会谈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旨在“逼蒋抗日”的“西安事变”。张学良将军自“九·一八”事变至“西安事变”前政治思想的转变有其复杂性。国难家仇集于一身的处境,“不抵抗将军”的心灵重负,“剿共”失利的军事原...  相似文献   

20.
吕正操将军是张学良的老部下,两人都是辽宁海城人。吕1922年参加东北军,曾任张学良的少校副官、秘书。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吕受中共华北局指示,率领东北军691团走上抗日之路。 1991年3月10日,张学良偕夫人赵一获赴美国探亲。其时吕正操正在北京301医院住院。3月11日晚,张闾蘅(张学良五弟张学森之女)和杨虎城将军之子、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杨拯民到医院看吕,告知张学良夫妇赴美探亲的消息。吕考虑他们刚刚离台,情况还不清楚,表示等等再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