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莉 《政府法制》2013,(11):1-1
三国时期,吕蒙是孙权一手培养起来的高级将领,也是东吴的一流统帅,孙权与吕蒙常以兄弟相称。在关羽进攻樊城的时候,吕蒙一手策划并亲自实施了“白衣渡江”行动,帮助孙权占领了荆州,扭转了东吴在三足鼎立中的弱势地位。然而,吕蒙虽然作战骁勇,却经常患病。荆州之战刚结束,吕蒙就一病不起。  相似文献   

2.
丁斐是三国时人,与曹操同乡,很得曹操宠信,被任命为典军校尉,总管军营内外诸事,他的建议总能被曹操采纳。不过,他这个人特别贪财,经常犯法,可每次又能得到曹操的宽恕。有一次,他随军出征东吴,到了自己家乡,看到自家的牛又老又瘦,便悄悄用公家的好牛替换下来。结果被人告发,他丢掉了官职,被送进大牢,可不久又被放  相似文献   

3.
三国时期,孙权率兵收回荆州之后,设宴庆功、犒赏三军,并把大将军吕蒙置于上座,对大家说:“荆州久攻不下,今天成功夺取,都是吕蒙大将军和大家的功劳啊!”孙权把战争的胜利全部归功于大家,令众将士深为感动。后来,孙权被曹操手下的张辽所激怒,带兵与之决战,结果大败而归,孙权诚恳、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第十七回中有一段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曹操乘马在行军途中,忽然田中惊起一鸠,由于曹操所乘之马眼生,便窜入麦田,践坏了一大块麦子。曹操立即叫住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主簿却说:“丞相岂可议罪?”曹操说:“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随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众急救住。这时郭嘉说:“古考《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总领大军,岂可自  相似文献   

5.
共和国的“将军连” 人们都说“万岁军”是将军的摇篮,那么她究竟产生过多少名将军呢?从红军时期算起竟有近300名将军。从1946年“一纵”组建算起,也有71名将军,其中上将1人,中将10人,少将60人;还有担任军职干部未赶上授将军衔的近百人。这些将军战功卓著,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部传奇般的历史。 万毅中将是“万岁军”首任司令员兼政委(当时1纵称司令员),满族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东北军中从事地下党工作,曾在东北军中任111师  相似文献   

6.
假投降为缓兵之计《三国演义》第一百八十回"丁奉雪中奋短兵孙峻席间施密计",讲到孙权死后,执掌曹魏军政大权的司马师、司马昭兄弟认为东吴的新主孙亮"幼孺,其隙正可乘也",司马昭为大  相似文献   

7.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传诵千古的美言,让人对西子湖畔的杭州无限神往。在浙江省杭州市下面,有一个富阳市(县级市)。这里是三国东吴孙权的故里,历来是鱼米之乡,民风淳朴,生活富足。然而,就在党中央强调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从富阳市春江街道建设村却传来了不和谐的音符。厚厚的一叠举报信的复印件摆在了编辑部的办公桌上。举报信的内容纷繁复杂,但矛头都是指向在建设村担任党支部书记达二十几年之久的俞金水的。  相似文献   

8.
《政府法制》2013,(36):4-9
学者宣布找到曹操家族遗传基因(DNA)密码。“曹操不是夏侯氏后代”之类的标题让这个学术成果看上去很滑稽。难怪多数人质疑这有何意义?其实,它一点不可笑,反而重要。当然,前提是了解这是怎么回事儿。  相似文献   

9.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诸葛亮“赖账”的故事。说的是东吴孙权要讨回刘备借着的荆襄九郡,但诸葛亮就是赖着不还。他采用的手法有三招:一是拖。本来荆襄九郡是刘表的基业,刘表虽死,其子尚在,刘备在此是以叔辅侄,如果刘琦不在了,那时再说吧。二是哭。让善哭的刘备痛哭一场,弄得来讨账的鲁肃不好意思,空手而归。三耍横。让关羽唱黑脸,使出泼皮无赖的架势,先是嚷嚷着要杀前来要账的诸葛瑾,后又使蛮力将孙权派去接收三郡的官员尽数逐回。时下的官员赖账问题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未能很好解决的附在社会经济肌体上的一个“毒瘤”,以致在民间流传着…  相似文献   

10.
曹操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历史人物,这在史学界早已取得共识。但在大多数市井百姓的心目中,曹操却一直是一副白脸奸臣的形象,虽然也曾有不少人想为他翻案  相似文献   

11.
陈凯 《中国律师》2005,(10):64-64
今天讨论的这个主题让我想起一个典故,说的是东汉末年北海太守孔融因为得罪当权的曹操,被曹操下罪抄家,在抄家之前,孔融家里人让他的两个儿子逃跑,可是这两个小鬼没有跑,他们说了这样一句话:“覆巢之下,安得完卵?”意思是,连鸟窝都翻了,那么窝里的蛋还有能够保全的吗?这句话揭示了一个道理,就是任何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物的命运,都和它所处的大环境息息相关。我们今天讨论青年律师的希望,那么青年律师的未来命运由什么决定?我认为是两个大环境的命运,一是国家法治的命运,另一个是律师行业的命运。对于国家法治的命运,和大部分人一样,我本人十分…  相似文献   

12.
最近,读书报可谓一喜一忧.所喜者,中央出台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对于因在廉洁问题上违法乱纪的,在惩处当事者之外,还要严肃追究主管领导的责任.这是中央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治本之举,闻之者无不拍手称好.所忧者,读《三国演义》看到一则故事:曹操在一次行军中,因正值麦熟,为了防止人马踏坏沿途百姓麦田,遂严明军令:“大小将校,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然而,曹操自己所乘之马偏偏受惊踏坏麦田,若按军令,曹操恐怕只有一死,而曹操毕竟身为“领导”,最后只是“割发以代”,割掉一束头发了事.读过这段故事,不禁又让人有些担忧,追究领导的责任能否落到实处?在近几年的反腐败斗争中,一大批贪官污吏被依法严办,这些人的一桩桩罪行并不是在一朝一夕犯下的,而是有个积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上级主管领导肯定不可能一概不  相似文献   

13.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县)人,是三国时代具有法家思想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他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中,以维护国家的统一为目标,行“申、商之法术”,蔑视儒家名教,采取了进步的政策、措施,打击豪强,铲除分裂,推行了一条尊法反儒的“法治”路线,终于统一了中国的北方。鲁迅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对他的历史地位,作了肯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夜读《老照片》旧杂志,为一只“粗黑饭碗”的照片所吸引。照片上是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生前使用的一只碗。还附了如下文字:“吉鸿昌少时家贫,投身军旅,九死一生,官至宁夏省主席。其父屡以‘做官即不许发财’诫之,吉将军牢记在心,其父殁,吉将军又请人以此诫烧制于饭碗之上,每哺必警,两袖清风。今之为官者,面对此碗,亦当警之。”文以载道的叙说,使照片上“粗黑大碗”越发显得弥足珍贵,使人对吉鸿昌将军的家风及他本人的作风佩服得五体投地,更使有识之士浮想古今。“做官即不许发财”,含义很明确,就是不能利用官位抑或职位…  相似文献   

15.
郭嘉(公元一七○年——二○七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人。他是曹操的主要谋臣,三国时著名的法家人物。从公元一九六年(建安元年)投奔曹操开始,一直到二○七年(建安十二年)去世,在曹操身边当参谋,跟曹操“行同骑乘,坐共幄席”,“相与周旋十一年”,辅助曹操推行法家路线,在统一中国北方的事业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正因为如此,曹操称他是“良臣”“奇佐”,并且“欲以后事属之。”郭嘉死后,曹操“追念之感深”,痛感失去一个左右于,说是“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相似文献   

16.
曹操的诈术表演《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里有一段很有名的故事,说的是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去讨伐张绣:  相似文献   

17.
凡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书中有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一节。关羽为报曹承相厚恩,居然敢违诸葛丞相之命,拿国家利益作交易,在华容道放走曹操,按现在的逻辑讲,这算不上叛国也得是通敌。然而,关羽的“叛国”和“通敌”千百年来非但没有激起国人对他的愤恨,反而觉得他很有情有义,很够哥们儿。关羽后来被神化为仁义的化身,既和统治阶级的需要有关,也和人们推崇他重情义有关。  相似文献   

18.
颐祯 《政府法制》2007,(22):38-39
公元960年,正月初四。开封,这座后周的都城,却毫无新年的喜悦。人们忧心忡忡,凝视着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不约而同地想:赵匡胤将军走到哪儿了?他把契丹人赶跑了吗?谁会想到,赵匡胤,他根本就没有走。  相似文献   

19.
司马光的《赤壁之战》,记叙的是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曹操同孙权在赤壁(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的一次重要战役。毛泽东主席在《论持久战》这篇光辉著作中,提到这次战役的特点“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并说“战争力量的优劣本身,固然是决定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但不是主动或被动的现实事物,必待经过斗争,经过主观能力的竞赛,方才出现事实上的主动或被动”。观于强大的曹军打败仗,弱小  相似文献   

20.
三国屁     
《政府法制》2011,(33):13-13
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二人小酌了几杯,席间,曹操一句“今天下英雄唯君与操尔”,吓得韬光养晦的刘备把筷子都掉落在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