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焯 《党史纵横》2009,(12):16-2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名将谱上,开国上将王震以文武双全、能征善战而著称。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总是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的王震忙于军务,常常蓄着一脸大胡子,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都亲切地称他为“胡子”。王震和夫人王季青在战地相识并结合,一生风雨同舟,相濡以沫。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名将谱上,开国上将王震以文武双全、能征善战而著称。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总是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的王震忙于军务,常常蓄着一脸大胡子,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都亲切地称他为“王胡子”。王震和夫人王季青在战地相识并结合,一生风雨同舟,相濡以沫,可谓万里征程入相伴。  相似文献   

3.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王震以爱才而闻名。王震曾说:“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他还说:“尊重人才,没有人才可以有人才,人才少可以变多,否则,多就会变少,有等于没有。”用“求贤若渴,见贤思齐”来形容王震爱才,毫不为过。  相似文献   

4.
许人俊 《湘潮》2013,(9):52-56
1958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反对教条主义的运动,矛头直指担任解放军训练总监部部长萧克。他遭受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共事多年的老战友贺龙、王震,十分同情他,经常看望、安慰他,他深感宽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决不会消极。王震还希望他能到农垦部工作。  相似文献   

5.
2008年4月11日,是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曾跟随王震同志十多年,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尤使我感动、难忘。在纪念王震同志百年诞辰之时,回忆他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点点滴滴.对我、对大家仍不无教益和启发。  相似文献   

6.
王震是一代元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经历过两次长征和两次大垦荒,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在“文化大革命”中,王震以特殊的方式伸手“要官”,同样充满传奇的色彩。  相似文献   

7.
父子情深工农运动显身手王震的父亲王贵财,生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三月十五日。王贵财为人忠厚,自幼随父习耕,精通农技,深得村民爱戴。后与董其谱结为伴侣,并于次年生下长子王震。王家祖辈深受没有文化的痛苦。见王震小时聪慧、活泼,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因此,王贵财忍饥负债,设法借了一笔学费,将6岁的王震送到附近的学堂读书。后来,由于家庭贫困,又背了一身债务,实在无力供他继续读书,因此,王震三次读书都因故中途停断。但王震在父亲的全力支持下,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依然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为后来参加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8.
吴必文 《湘潮》2008,(6):19-20
尹保仁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一直在王震的领导下。他把王震视为一生中最佩服和最亲的人。  相似文献   

9.
“你看我凶恶不?”王震曾这样问他的秘书.他知道自己爱发火.这不,他又发火了,时间是1961年冬天.王震听说家乡的人民正处于暂时的但却是严重的困境之中,很是担忧.为此,他借到南方出差的机会,回到了久别的家乡浏阳北盛仓的马战村.当时浏阳有位领导是王震任三五九旅旅长时的老警卫员.他听说王震回来了,老远就去迎接.见了面,他还是老习惯,立正、敬礼,喊了一声:“首长好!”  相似文献   

10.
王震,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1908年4月11日生,湖南省浏阳县人。他的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战,屡建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他率新疆各族人民为建设新疆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是新疆农垦事业的开拓者。他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历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等职。在王震百年诞辰之际,本刊特开辟专栏,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1.
慎无败事     
“慎”,即谨慎、小心之意。语本《老子》有云: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对“慎”,历史上曾有不少记述。明王溥在广州任参政时,胞弟从家乡来,途中与王溥下属官员同船。这位官员为讨好王溥,送给他胞弟一件锦袍。王溥知道后,严训胞弟,令立即送还。王溥说:“一衣虽微,不可不慎,此污行辱身之渐也。”人,皆有自己的个性、追求和爱好。在人生道路上,人人都会遇到一些考验和选择。倘若选择不当,就会越走越歪斜,以至走上歧路,坠下深渊。对于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在金钱、权力面前,更是不可不慎。否则,一旦思想防线有了缺口,继而…  相似文献   

12.
青山有幸 1961年冬,时任国家农垦部长的王震回到了他的家乡湖南省浏阳县北盛仓。 在那浮夸风、共产风盛行的大跃进年代,听说家乡的人民正处于暂时的但却是严重的困境之中,王震很为家乡人担忧,同时他也非常想念家乡父老。 当时县里有位领导是王震任三五九旅旅长时的老警卫员,他听说王震回来了,老远就去迎接。见了面,他还是老习惯,立正,敬礼,喊了一声:“首长好!”  相似文献   

13.
王震,毛泽东亲切地称他为“王胡子”。两人的交往和友谊,可以一直追溯到三十年代初期。一、赴苏留学,毛泽东不忍放行推心置腹,毛、王交谊非浅1931年,王震任湘赣独立一师政治部主任、政委时,组织上曾准备派他去苏联学习。最后报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说:“王震者,湘赣人也。”言下之意,湘赣的革命斗争正需要他。于是,王震留了下来,参  相似文献   

14.
《先锋队》1996,(12)
王震爱兵如子长征过草地最后阶段,部队断炊饿死人,这是每天都可以见到的。有一天,王震政委(时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见到一个战士双手抱着枪倒下,虽闭着眼睛,但嘴巴张开想吃东西。王震要警卫员赶快把酥油粘巴面拿来,自己从河里用茶缸子舀来凉水,捏成小团喂在他嘴里...  相似文献   

15.
<正>王震和张正坤都是湖南浏阳北盛镇人,王震是马战村的,张正坤是燕舞洲村的。他们几乎同时参加革命。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俩曾在同一支红军游击队、同一支主力红军中并肩战斗,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王震生前多次回忆同张正坤一起战斗的峥嵘岁月,称他是和自己“同锅吃饭的老战友”。  相似文献   

16.
徐海东与王震,都是中国革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誉。毛主席曾称赞徐海东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毛主席曾对王震的三五九旅在南泥湾抓生产取得的成绩,赞赏有加,曾亲笔为他题写:“有创造精神”。徐海东与王震最初相识于1936年10月,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的交往中,建立了同志加兄弟的友谊,他们之间的情意在将帅中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7.
1938年6月16日,白求恩率领医疗组由延安途经晋西北,穿过同蒲路封锁线,抵达正在五台山地区活动的第三五九旅旅部.王震在司令部热情地接待了他.这一天,王震带领第七一八团刚在看家楼与日军进行了一场激战,打得敌寇血肉横飞、抱头鼠窜,敌人派飞机施放毒气掩护其撤逃.回到驻地后,许多战士都有中毒反应,王震也觉得眼睛热辣辣的.白求恩一到旅部,看见王震眼睛被毒气感染,便赶快为他冲洗.经过消毒,王震的眼睛很快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8.
1971年农历七月中旬的一天上午,阳光火一般蒸烤着大地,阵阵热风掀起田境中一层层术浪。此时,从郴州到衡阳的公路上,几辆小车朝北疾驶,中间一辆车中,坐着国务院农垦部部长王震。他满头银发,穿着极普通的中山制服,瘦削的脸孔上,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不时地眺望公路两旁的山坡、田垅和村庄,神情是那么严肃和认真。一这是什么地方?!”王震突然回过头问同车的郴州地区负责农林水系统的罗家华。“这是耒阳县管辖的公平。”罗家华回答道。“啊!是耒阳吗?”王震脑际中顿时闪现出当年在湘赣苏区红八军的老搭档李天柱来。那时,李天柱是…  相似文献   

19.
《湘潮》1995,(2)
王震的一道奇特命令1958年,在王震的动员下,10万转业官兵开进北大荒,成为开发建设北大荒的中坚。但是,这批复转军人面临着一个大难题:找不到对象。许多官兵到了30余岁,没有成家。为此,冬闲季节,王震发布了一道奇特的命令:每人带两个月的粮票和布票,放两...  相似文献   

20.
2008年4月11日,是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曾跟随王震同志十多年,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尤使我感动、难忘.在纪念王震同志百年诞辰之时,回忆他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点点滴滴,对我、对大家仍不无教益和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