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红  许卫岗 《法制与社会》2010,(32):296-296
法理学中经常探讨自然法学派和分析实证法学派对于"恶法亦法的观点",自然法学派探讨"法律应该是什么",而分析实证法学派则研究"法律是什么"。随着法治的发展,中国从关注法律是什么逐渐转变到关注法律应该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刘爱定 《江淮法治》2011,(11):16-17
合肥市蜀山区人大常委会日前首次开展专题询问,就群众十分关注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询问。"询问人"和"应询人"面对面坐在一起,就安全生产"一问一答",特别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3个焦点问题进行"对话",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民主与法制观现状及健全措施研究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方面的问题一直是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中出现过"民主墙"等事件;形成过"竞选热"、"西方文化热"、"民主、自由、人权热"等热点,对民主与法制问题的关注既有狂热的参与,...  相似文献   

4.
伯克—萨维尼意义上的“历史主义”法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波 《时代法学》2011,9(2):31-38
伯克—萨维尼强调社会生活有机结构的重要性及它们部分的是"非意图形成",特别是关于法起源于民族"共同意识"的理论,对德国和欧美的法学界影响深远。辨识伯克—萨维尼"有机体"说以及"历史主义"研究法学的思路和方法,讨论历史法学与古典自然法学的尖锐对立,有助于理解历史法学派的思想内核——大量社会现象有机地、非意图形成的理论,对立法活动的可能影响。即使利弊共存,与那些关注如何抵制经济领域创新狂热的经济学家一样,法学家尤其应当关注如何抵制立法领域的创新狂热。  相似文献   

5.
汤啸天 《检察风云》2010,(22):38-39
"我爸是李刚"一夜间成为网络流行语。人们对一起醉驾引起的车祸案如此高度关注,其蕴涵的社情民意之深刻之丰富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6.
李宏 《法律科学》2010,(5):51-57
"家族协同说"是古代社会的遗产继承理论,近代思想家依据自然法提出了遗嘱继承"意志说",现当代法学家从关注社会利益的视角出发,提出了遗嘱继承"社会利益说"。西方遗嘱继承理念的变迁,表现为从"家族协同说"、"意志说"再到"社会利益说"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并呈现出多样化特质,但总的发展趋势与规律是走向个人、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7.
最近,两起"艳照门"几乎同时曝光,而且都是涉官——云南昆明发改委和河南汝阳县人大。这种性质的丑闻自然会立刻引发了广泛关注。 而事实上,近年涉官的性丑闻已经是层出不穷,"日记门"、"裸聊门"、"开房门"、"艳照门"等等一系列同质不同形的事件反复出现。而这些"门"大都经历"曝光——围观——追究——查处"的拉锯反复轮回上演,  相似文献   

8.
吕红兵 《中国律师》2014,(12):15-1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引国人乃至世人关注。本次会议主题不仅仅是"依法治国"四个字,而是"全国推进依法治国"的全新概念。早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便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七大则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直到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家治理的最基层,村落及其长治久安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农村、农民、农业)历来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和对象。近年来,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推行,以及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三农"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与此同时,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亦即俗称的"村官")的职务廉洁性却渐趋成为转型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意盈 《政府法制》2011,(28):45-46
首届"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高峰论坛"近日在浙江杭州举行,诸多身为政府官员的"微博红人"到场,将网民对于"政务微博"的关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11.
因"百度文库"之争,社会再度关注网络服务商是否承担间接侵权责任的问题。百度主张的"避风港"规则,是以主观上不存在过错为要件,即"不知"也"无理由知晓"侵权。除了"通知-删除"外,若侵权行为很明显,达到"红旗标准",就能推定百度有理由知晓侵权的存在。利益失衡是"百度文库"之争的实质。将作品完全视为商品投入市场,在原有侵权救济手段的帮助下,以市场为引导,达到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同样也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关注"留守儿童",积极为"留守儿童"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事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大计。本文从保障人权、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从制度、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引起全国关注的2009年上海浦东新区发生的"黑车倒钩"事件,至今仍是各界热议的焦点。"钓鱼式"行政执法是否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可谓众说纷纭。本文试从上海浦东新区发生的孙中界"钓鱼式"执法一案开始,并结合刑事法中与其相类似的"诱惑侦查",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以论述"钓鱼执法"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与否。  相似文献   

14.
金祖飞 《法制与社会》2010,(18):281-282
由于"见死不救"行为导致此类诉讼案件的增多,无论刑法理论界还是司法实践部门都对此给予了很大的关注。那么,究竟"见死不救"所蕴涵的内容何在?其罪与非罪的界线和判断标准是什么?如果有罪,是西方的"见危不救罪",还是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或是他罪?这就是"见死不救"所引发的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记 《法庭内外》2010,(12):44-44
近日,"奶业巨头陷网络攻击战"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不管最终调查结果如何,应该明确的问题是: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企业竞争,也不能以尽失"道德的血液"为代价。  相似文献   

16.
程玉玲 《检察风云》2014,(14):70-71
有一句话经常在我耳边回响:"一百个人的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我的理解是,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会做出不同的反应。比如一天晚上,电视新闻报道了浦东某居民楼的电梯天井里发现一具尸体。市民百姓可能关注的是案件发生的原因,医务人员可能关注的是被害人的死亡情况,公诉人可能关注的是案件定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目前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二元化"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指出两种鉴定制度设计的利弊,尤其认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过度关注"违法性",未关注注意义务。据此,从合法性、公正性和科学性方面初步探讨构建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一元化"鉴定模式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建立"一元化"的鉴定主体、鉴定方法和鉴定制度的可能性,有助于确保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18.
李瑞婷 《法制与社会》2011,(15):182-183
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近年来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因为流动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兼具"流动人员"和"未成年人"的特殊性,因此对其犯罪的处罚和保护需要综合分析,在司法实践中要特殊处理,最终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检察风云》2014,(15):81-83
案件背景1998年2月6日,我在《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报道,主要内容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使历时七年之久的"汉字全息码"纠纷案终于有了结果,杜冰蟾终于赢得了这场马拉松式讼战的胜利。杜冰蟾发明"汉字全息码",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杜冰蟾与《自然杂志》社以及贺崇寅围绕"汉字全码"发明权爆发的纠纷案,更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现回顾纠纷的由来,有助于人们了解其中的是非曲直。  相似文献   

20.
何琴 《法制与社会》2011,(12):165-166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概念是国内外理论界一个颇具争议的理论热点。"应用说"、"介入说"、"过程说"等不同学说均从不同侧面揭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概念。但是,要在法律语境下探索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概念的应然模式,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扬弃,并且还应当对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和外延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