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丽江古城位于海拔2400多米的滇西北高原上,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丽江古城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是中国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具有民族特色、仍在发挥城市功能的古城镇之一。丽江古城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人,现有本地居民6200多户,其中纳西族居民约占90%。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2次会议上,丽江古城以“保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  相似文献   

2.
神奇丽江     
黄咏 《当代广西》2007,(19):55-55
为什么人们鱼贯涌进丽江?古城丽江有着怎样的神奇?带着疑惑,怀揣好奇,我走进了位于滇、川、藏交汇之地的古城丽江。 据地方志载,古城“始建于南宋末,至明初有居民千余户”,已具相当规模。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纳西首领阿得任世袭丽江知府,并“钦赐姓木”。木府土司从那时起就建设城市,但偏不修城墙,  相似文献   

3.
丽江,云南省西北部的一座小城,曾经是西方文人墨客笔下遥远神秘的东方王国的缩影。古城旅游把丽江旅游业搅得喧闹沸腾,使这座遥远的小城蜚声世界,俨然成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和传说中的乐园的现实代表。山、水、城之韵“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多数的都只是一个空壳,而丽江古城却是一座活着的古城。”国际旅游机构认为,丽江已经是“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城市之一”,并同时是“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小城市之一”。1996年丽江地震后,丽江创造了一个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1999年经联合国有关机构的反复甄别,在中国现…  相似文献   

4.
丽江古城(包括大研古城、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古城区,海拔2400米,是滇西比地区镶嵌在江湾底部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她依山傍水,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被誉为“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5.
1997年12月4日凌晨3时,从意大利那不勒斯传回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一致通过把丽江古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我国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中以整体保护的方式争取到的第一顶桂冠。为什么远在中国西南边政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小城竟“一夜成名天下知”?其扭力何在?答案只有一个,即深途的文化内涵。首先是丽江古城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创建经营的古城,有水乡之容,具山城之貌,800多年林风沐雨,在中国请名城中仍独具风采,烟烟生辉;其二是丽江古城布局突破了中原建城的框限,街道布局、水系利用。民居构造等奇章妙笔成…  相似文献   

6.
在本次世博会上,苏州作为“古城保护与更新”的范本成功人选城市最佳实践区。而平江历史街区作为苏州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如同苏州古城保护的一个缩影,被誉为“苏州古城保护的样本”。乎江历史街区总规划师阮仪三说:“中国的古城保护,要看苏州;苏州的街区保护,要看平江路。”  相似文献   

7.
欧阳坚 《创造》2004,(9):13-14
据旅游界有关权威机构分析,丽江目前已成为全国主要旅游热区和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记忆遗产-一纳西东巴古籍文献,是世界自然遗产-一三江并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多彩的民族风情,造就了丽江较高等级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8.
如明珠般镶嵌在滇西北高原的丽江古城,以自然环境与城建格局的极致亲合,科学合理的人居环境布局,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文物古迹,深厚的民族文化蕴含,以及独特的民风民俗,融汇成独一无二的最具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风貌的历史缩影。 1986年,国务院公布丽江古城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整座古城的形式入选  相似文献   

9.
1999年8月13至14日,朱镕基总理在丽江考察期间,记者的镜头尾随朱总理考察的脚步,摄下了难忘的瞬间,同时也亲眼目睹了总理的风采。“总理是好人”!丽江古城大石桥,这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最热闹繁华的地方,绿树红花簇拥着小桥流水,红门紫廊的街坊前,每日都有许多中外游客观光留连。8月13日下午5时25分,朱总理一行前往古城考察丽江地震后恢复重建的情况。满街熙攘的人群沸腾了,人们为朱总理的突然到来欢呼鼓掌,高喊:“总理好!总理好!”人们推搡着,拥挤着,桥边一位头发花白、身着纳西民族服装的老大娘险些被…  相似文献   

10.
丽江古城     
同样是云南的城市,丽江却没有春城昆明的明艳色彩。吁陌纵横的田野里,一片初春的绿色,偶尔有成片的油菜花镶嵌其中,灿烂的黄色有如跳动的音符,不经意间带给人一丝惊喜。田野的中央散落着几间平房,一律白墙黛瓦,再往远处,绿色一直延伸到山脚民丽江古城就在山的另一侧。山是古城的依靠,北面、西面都有大山,阻挡住了冬季入侵的寒流;而东南面又连接平川,即便是骄阳似火的夏季,依然无炎热之感。也许正是这样的气候,古城得以完整保存800余年。从山_〔望古城,满眼尽是铺着青瓦的屋顶,房与房之间仿佛没了空隙。房屋的建筑随形就势…  相似文献   

11.
丽江兰     
陈丽萍 《今日民族》2002,(11):54-56
走进丽江,如同走进神圣的殿堂。通透圣洁的蓝天、古朴壮观的木王府、令人神往的小镇古城、长年不化的玉龙雪山等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神秘悠长的东巴文化、旋律优美的纳西古乐乃至“鬼才”宣科的奇妙经历,无不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游客,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1999年丽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的殊荣,丽江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搜城|丽江     
《小康》2020,(6)
正(图1)窗口丽江拥有丰富的多民族文化,中国国际丽江民族文化交流中心是外界了解丽江民族文化、认识丽江民族文化的一扇窗口。(图2)远眺古城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古城内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拥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等特色景点。  相似文献   

13.
丽江风韵     
一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一个阅尽沧桑的古城,一方闲适自得的居民,给许多人带来无尽的遐想,这就是丽江。  相似文献   

14.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已有2800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号称“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城市之一”、“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区华夏第一古城品牌”……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评价“古城平遥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相似文献   

15.
位于天津最北部的古城蓟县是历史上有名的商贸重镇,至今仍散发着弥久更新的古韵。世纪之交,它带着历史的沧桑向现代化城镇迈进。它紧紧把握住历史赋予它的机遇,充分利用自身在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上的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资源工业和旅游业,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让历史名城焕发出新的光彩。 北京东进90公里,天津北上125公里,便是天津市最北部的古城蓟县。蓟县古称渔阳,是历史上有名的商贸重镇,地处边关交通之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蓟县境域1470平方公里,资源丰富,山青水秀,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蓟县是有名的传统…  相似文献   

16.
丽江坝地处低纬高原川、滇、藏交界处,山河壮美,独树一帜,闻名于世的丽江古城盘踞其中,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自古以来是汉、藏、白、纳西等民族文化、经济贸易的枢纽,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及兵家必争之地,经过长复杂的民族融合,多元文化的交汇,漫长历史的沉淀,形成了丽江古城匠心独运的气韵神采.  相似文献   

17.
和仕勇 《创造》2007,(1):44-48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是纳西先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近千年来以相濡以沫,充满"人间烟火味"的市井生活,以"常民生活空间"的完整性而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城镇.自丽江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古城因其秀美的自然资源、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城中极其丰富而又极具个性的民族传统文化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温馨四方街     
来到丽江前就听说过丽江,由于它奇美的玉龙雪山,历史悠远的东巴文化,以及那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还有丽江大地震……所以,一下车就急急打听古城的所在及古城中心。人们告诉我,古城中心是四方街。一路走一路问,穿行过一条条弯弯曲曲、缠缠绕绕的小街小巷后,前面出现一块长方形的空地,这就是四方街了。我不免有些失望:就是这比篮球场大不了多少的地方?此时,它正在阳光下喧闹着,穿着各种民族服装的人们熙熙攘攘,往来穿梭于各摊位间。摊上出售各式各样的土特产、马具、农具、铜器、日常生活用品,甚至还有古董、字画、乐…  相似文献   

19.
丽江行     
一条清亮会说话的河流,一座古朴明朗的小城,一群享受生活的居民……古城丽江,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中部,因四周青山环绕,镇中碧水滢滢,宛如一方碧玉大砚而取名为“大砚镇”。它占地3.8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人口约25300人,其中纳西族就有16900多人。进入古城,在入口处的石墙上  相似文献   

20.
李云芳 《创造》2015,(3):68-69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滇、川、藏经济文化交汇带,是东巴文化的发祥地,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是一个集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东巴古籍文献世界记忆遗产于一体的世界三遗产地.这里曾是唐朝、吐蕃和南诏的“逐鹿”之地,亦是忽必烈率蒙古十万铁骑南征大理国的“元跨革囊”之地.是以“土地广大”、“传世最远”、“富冠诸土郡”,并以“知诗书,好礼守义”而著称的丽江木氏土司的发祥地,还是红军长征经过、渡江之地,滇西北革命的摇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