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卢振国 《党史博览》2007,(5):35-37,40
一对同胞兄妹,参加革命的人生历程却完全不同 陈绍禹和陈映民兄妹二人,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今属金寨县)一户贫民家庭.父亲陈聘之幼时读过私塾,成年后当过学徒、店员,做过小本生意,还当过乡塾教师,没个固定职业,家境贫寒生计艰难.但他望子成龙心切,数年间节衣缩食,东挪西凑,不惜一切地供养子女上学读书,尤其是供养陈绍禹上学读书.陈聘之夫妇都十分喜爱这个聪明机灵、勤奋上进、品学出众的好儿子,亲昵地呼唤他"禹子",弟妹们也都叫他"禹子哥".  相似文献   

2.
正红军女战士陈映民,是安徽金寨籍党史人物陈绍禹(王明)的胞妹。陈映民当年跟随红四方面军从大别山转战到大巴山,历经了三过草地的艰苦长征,之后又参加了西路军的苦征恶战,被俘后历尽艰辛、死里逃生。可是,由于其兄王明和张国焘问题的双重连累,她被历史的烟云尘封,至今仍鲜为人知。一对同胞兄妹,人生历程却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关于八大政治报告国际关系部分的修改问题给胡乔木的信))(一九五六年九月十日)手迹邓小平代中央起草的《通知陈绍禹(王明)出席八大的电报取一九五六年七月三十一日)手迹邓小平代中央起草的《关于通知陈绍禹(王明)出席八大事给李富春的电报》(一九五六年八月六日)手迹中  相似文献   

4.
1937年11月29日,在苍茫的天空中,一架飞机呼啸着向延安飞来。机舱靠窗坐着一位年轻人。他便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委员和候补书记王明,又名陈绍禹。  相似文献   

5.
王明,原名陈绍禹,安徽六安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五卅运动,同年10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6.
驻苏大使馆转陈绍禹同志: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定于本年九月十五日召开。你将由北京市党代表大会选举为出席八大的代表。如果健康条件许可,中央盼你能出席这次大会。希望得到你的答复。  相似文献   

7.
王明(1904——1974)原名陈绍禹,安徽六安(现属金寨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回国后,曾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和宣传工作。1930年在共产  相似文献   

8.
驻苏大使馆转李富春同志:(一)请你去看陈绍禹同志,面告他八大的会期(九月十五日开幕,九月一日起开预备会议),问他的身体情况,可否回国参加八大(中央已有另电通知他出席八大)。如果他因健康关系不能出席八大,请问他是否准备对大会提出书面的意见。(二)谈话情形望电告。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第391页上注释[111]写到:“王明,即陈绍禹(一九○四——一九七四),安徽金寨人。”据笔者所见所闻的资料,王明并非金寨人。金寨原名金家寨,是鄂、豫、皖三省的交界地,原属六安县,1932年才在此地设立立煌县,1947年改设金寨县,后又分设金东、金西两县,  相似文献   

10.
文庠 《党史纵览》2002,(12):22-23
张国焘,189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县上栗市一个乡绅家庭;王明(原名陈绍禹),1904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一个商贩之家。巨大的地理空间及迥异的生存背景使他俩的人生轨迹原本难以找到交汇点,但在时代的舞台上他们不经意间却“殊途同归”。 1938年张国焘弃自己为之奋斗十几载的信仰而去,成为反党急先锋;事隔20年,即1958年,王明步其后尘,躲到国外也成为国际反华势力的枪手。  相似文献   

11.
挽王铭章1938年5月9日,国民党将领王铭章灵柩运抵武汉,各界群众万人迎灵.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中央委员陈绍禹、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联名送挽联一幅: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挽范筑英1938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隆重举行国民党将领范筑英将军追悼大会.吴玉章和董必式联名送的挽联是:三友见精神:松体通,竹身真,梅花亦自清高,格高气苍,直到岁寒全晚节.  相似文献   

12.
莫斯科中山大学始自1925年,止于1930年。短短的五年时间,从这所学校里走出了很多影响中国发展的重要历史人物,如中共方面的邓小平、张闻天、杨尚昆、叶剑英、王稼祥、陈绍禹(王明)、秦邦宪、陈伯达、陈昌浩、李立三、林伯渠、左权、吴玉章、徐特立、何叔衡等;国民党方面的蒋经国、郑介民、谷正鼎、谷正纲、邓文仪、屈武、刘泳尧、肖赞育及名誉学生冯玉祥、于右任等。这所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文庠 《党史纵览》2002,(4):34-37
王明,原名陈绍禹,字露清。1904年4月9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 见过王明的人,都说王明很聪明。90高龄的师哲谈起王明,毫无隐晦地说:“王明确有聪明的一面,学习成绩好,掌握俄文很快。”的确,王明正是凭借自己的“聪明伶俐”,由一个从山区走出来的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学生,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很快得到校长、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米夫的青睐。1931年1月,在已来到中国的米夫的全力支持下,他又通过中  相似文献   

14.
武汉位于长江小游与京汉、粤汉两路交汇之处,是东西、南北水陆交通中枢,号称中国心脏,在南京失守到武汉撤退之前,是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指挥中心。国民党中央政府,蒋介石、陈诚等,中共中央长江局、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王明(陈绍禹)、博古(秦邦宪)、凯丰等,以及原苏联援助中国的空军飞行大队都驻节于此。陈诚、周恩来分任国民党中央军委政治部正副部长,郭沫若任第三厅厅长。当时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最好时  相似文献   

15.
1924年,为取得北伐胜利,孙中山接受廖仲恺等国民党左派的意见,决定改组国民党,推行新三民主义,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孙中山一面大胆接纳共产党的优秀干部加入国民党,另一方面则创办学校和讲习班培养人才,同时选拔一批青年学生赴苏留学。1925年,从国民党要员子女中选拔出50人赴苏留学,这些人和从全国选拔出的300人,先后渡海经海参崴乘火车前往莫斯科。这其中便有15岁的蒋经国。和蒋经国同船的学生共90人,其中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叫张锡瑗,一年后她成了邓希贤(邓小平)的爱人。还有一位安徽青年是原名陈绍禹的王明。蒋经国此去便是13年!19…  相似文献   

16.
王明,原名陈绍禹,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以犯教条主义错误而著称.为了使学术界对这位“反面教员”进行准确的研究,笔者特就国内的重要书刊,在介绍王明时出现的两点史实问题,作一辨析与探讨.1、王明的籍贯问题翻开中国现代史及其中共党史等方面的工具书,我们便可以清楚的发现,这些工具书都是把王明的籍贯定为安徽省的六安县.此定论之说是值得商榷的.因王明家乡的金家寨一地,并非属今安徽省六安县所辖,此地是在今安徽省的金寨县境内(属金寨县双石乡,现为梅山水库淹没区).金家寨一地在历史上,其行政区域曾发生了如下之变化.  相似文献   

17.
孙金根 《世纪桥》2000,(2):40-44
1937年隆冬时节,陕北高原寒气逼人。11月29日,在苍茫的天空中,一架飞机呼啸着向延安飞来。机舱里,靠窗坐着一位派头十足的年轻人。他个子矮小,看上去不过三十三四岁。此人便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委员和候补书记王明,又名陈绍禹,从莫斯科归来。他满面春风,不时与身旁的康生谈天,不时观赏窗外的冬景。一、“喜从天降”:“神仙”王明奉命回延安,毛泽东在寒风中迎接。这是王明从莫斯科第二次归来。第一次是1929年4月,王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结束后回到上海。1930年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后,他…  相似文献   

18.
籍贯,是介绍历史人物时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了解一个历史人物,就必须弄清其籍贯。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可谓历史人物辈出,其中同名同姓者,不乏其人,因此,籍贯是除开年代之外,区别历史人物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可见,籍贯对于一个历史人物是何等的重要。笔者认为,有必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注明中国现代史人物的籍贯,以克服目前一些工具书、学术著作中存在的现代历史人物籍贯混乱的现象。以下笔者特就所了解的中国现代史上著名人物籍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用统一标准注明现代史人物的籍贯,仅举几例略谈管见。 1.关于王明(陈绍禹)的籍贯问题。王明的籍贯为何处?查阅有关的工具书便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19.
王明,原名陈绍禹,在苏联使用的化名有马马维奇、波波维奇、克劳白夫等。王明曾长期在共产国际和苏联学习、工作,因此,共产国际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曾强烈地影响着他,逐渐使他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教条僵化的模式。本文就王明在共产国际的主要活动略作介绍。1925年10月28日,王明由上海启程北上,于11月对日抵达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ito6年冬,他随中山大学副校长米夫来华,大革命失败后不久又回到中山大学工作,直到1929年4月回到上海。从1925年到1929年王明陆续在中山大学学习、工作的累计时间不足四年,但正是在这短短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20日,陈绍发从省里捧回一块“创业之星”奖牌,在阆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这位55岁的返乡农民工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为何会获得如此殊荣?他成功创业的秘诀是什么?最近,我们采访了这位“传奇”人物、阆中市双诚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