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唯物史观和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说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的发展观。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全面生产理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都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撑与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思想武器,以发展为根本任务,以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主题,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2.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具创新精神的一部分,要坚持唯物史观,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原则的经典表述,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理论,还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的理论升华,凸显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论;把意识形态理论作用具体化;把群众史观发展为群众利益观;"三个代表"思想把唯物史观系统化为有机统一体等四个方面,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交往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但长期以来,传统理论范式视其为形成生产关系概念的过渡性范畴,遮蔽了交往范畴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在唯物史观视域下,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历史文本为依据,研究交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机制作用,揭示了交往对人类社会变革的动力作用,从而揭示出交往范畴的客观性、必然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唯物史观正确地回答和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的唯物史观更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更切近的哲学基础.从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社会矛盾理论、阶级斗争理论和人民群众理论之比较看,邓小平唯物史观在渊源方面直接继承毛泽东唯物史观的思想,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任务,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马克思考察、分析人类社会建构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他剖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建构未来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学说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特别是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对唯物史观的误读,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长期得不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和研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性、科学性、当代性。深入地、系统地研究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理论指导实践并来源于实践,实践对理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国情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提供了方向和思路。科学发展观是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的延伸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又一次成功的实践,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唯物史观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观点,也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理论方法。主体性与历史性作为实践活动的两个属性,在人对象化活动的不同领域和层面上不断地结合与分离。主体性与历史性渗透在唯物史观理论中,两者通过在实践活动中的相互结合既保证了唯物史观的整体性,也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重要保障,对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协调一致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西方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的转向,凸显了文化哲学的视角。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启示。比如文化哲学有关文化重心演变的理论,就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唯物史观的发现,预见唯物史观的发展趋势。文化重心理论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文化重心的演变遵循以下顺序:宗教、政治、经济和伦理,这与马克思的社会三形态说基本上是一致的,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恰好以文化重心的经济转向为契机,而唯物史观的未来发展必然趋向伦理,我们从哈贝马斯、广松涉和中国和谐社会理论中都可以体会到这个观点,人与人的交往和关系必然在物质匮乏基本解决的前提下,逐渐上升到唯物史观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的研究,明确“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个出发点。指出从“现实的人”出发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与从物质生产出发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三者之间的统一。并将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应用于实际,阐述其“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唯物史观的成熟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入,马克思对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结合就转化为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在《哲学的贫困》中的初次结合。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的初次结合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的存在,而且具体探究剩余价值的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宣言的发表,并且为科学地分析现实的欧洲革命奠定了基础。反过来,马克思主义也在这些论述中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社会史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史研究主要建立在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对唯物史观在社会生活史研究中的理论基石作用做一些初步探讨。首先,唯物史观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生和发展,社会生活史研究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其次,唯物史观透过社会生活的表层,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三,以唯物史观指导社会生活史研究,能够实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统一,克服微观史学研究和结构主义史学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唯物史观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批判和超越旧哲学关于"抽象的人"的观念,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中心线索和价值指向。其现实规定性是实践性、社会性、利益性、特殊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对于批判错误的理论思潮,坚持唯物史观,推动以人为本的社会变革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是唯物史观的形成最终主要归结为马克思。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探索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理论成果为主要标志的起始阶段;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为主要标志的探索阶段;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主要标志的完成阶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民群众永远是党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群众工作是体现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我们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基础,深厚的唯物史观哲学素养是我们保持思想上清醒,政治上成熟,工作上干练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用于我们群众工作的思维和方法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不断增进对群众工作理解、不断加深对群众工作认识、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主要由两个层面的内容构成,即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和社会学层面阐述的社会发展理论。从唯物史观层面论述的社会发展理论,可以用"一个前提、三大规律、一个思想"加以概括。从社会学层面阐述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业化、科学技术发展和保持人与自然界和谐等内容的论述。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实践中主要从四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代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国化成果。  相似文献   

17.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观察社会的方法论基础和分析问题的理论范式。唯物史观视角下的"世界历史"是马克思恩格斯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规律提出的理论,唯物史观视角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在新时代条件下思考人类前途命运提出的新思想,是"世界历史"的逻辑延展,实现了"共同体"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创造性结合,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破浪前行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8.
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真理与价值相统一是唯物史观的根本方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以来,许多兼革命家与学者于一身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为马克思主义能够真正指导中国社会的革命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在新的国际政治关系和国际合作交流的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多元思潮,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又有新的表现,而澄清各种思潮以及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最直接、最有效的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因此,把理论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以新的素材重新阐释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提升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影响力,进一步彰显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庄福龄 《理论前沿》2003,3(23):18-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的典范,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