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正> 确定湖北经济的发展战略,应把湖北放到华中、全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大系统中,去把握湖北的战略地位,洞察省内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运用系统的观点和动态的观点去分析湖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权衡各种发展模式的利弊得失。这样,才能制定一个积极稳妥、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我们认为湖北经济的发展正面临一个重大的战略转折。一、湖北经济发展的外部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2.
文化资本是第三产业的生产要素和经营流通的内容,将荆楚文化转化为资本,是湖北第三产业保持差异性竞争特征的关键性生产要素。应以荆楚文化资本优化第三产业内涵,以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湖北文化资本的积累,给文化资本以延续和保护,从而带动湖北关联产业及其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春明 《政策》2011,(12):4-16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强调:"要全力以赴,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跨上新台阶,真正使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今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再次提出:"希望湖北的同志牢牢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振奋精神、凝聚力量,锐意进取、扎实奋斗,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把湖北打造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是党中央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湖北发展的科  相似文献   

4.
<正> 1.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全国出现了改革开放的新格局。为了迎接挑战,湖北省广泛开展了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不少专家学者、志士仁人艰苦探索,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对策。但是,从总体上看,具有湖北特色的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还没有明确,湖北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十分模糊。从而加剧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本文在总结前段战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大循环的思路,结合湖北的实际情况,提出“内外循环,湖北崛起”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作出初步的论证。  相似文献   

5.
《政策》2013,(5):1-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更是一个涉及湖北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我们要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到湖北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湖北发展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6.
一、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战略的述评,除了大力吸引外资之外,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3个特点:(1)重视外需,重视出口特别是净出口,以期保持贸易顺差:(2)重视第二产业的发展,忽视第三产业的发展;(3)忽视内需,忽视进口对经济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以上3个方面对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明确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第三产业再度成为热门话题,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当前,为了深化改革,抓住发展机遇,我们很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发展第三产业的自觉性。 一、从战略高度看发展第三产业。所谓第三产业,它是经济学为研究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而划分的国民经济部门之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划分,反映了对劳动对象的加工顺序,描述了生产力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同时也记载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正> 为充实和深化湖北在中部崛起战略的研究,本刊即将推出“湖北县经济发展研究”专栏近日,在湖北省社科联召集的湖北县经济发展研究座谈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及有关研宄人员一致强调:加强我省县经济研究,不仅对湖北在中部崛起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中国县经济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推动都将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有200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从这一国情看,也很有必要深入对县经济的探讨。一个县的经济发展不是处于封闭环境中的,它受制于全国的宏观经济布局,这就增大了县经济发展研究的难度。因此,其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研究不宜太全面。抓住县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当前面临的若干重大问  相似文献   

9.
湖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历程与转换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却呈现"W"型波动迂回的变动趋势。通过利用综合二元反差指数作为测度指标,结合湖北省情,实证讨论了1980—2010年湖北省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历程,并从制定城镇化战略,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和实施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尝试提出了湖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要求、符合后发工业化发展规律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中国经济发展形态的变化为湖北解决制约发展的长期历史难题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湖北需要抢抓机遇,谋划新的历史时期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战略思路,力争在新常态条件下加快发展,提升地位。  相似文献   

11.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我省将进入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期、城镇化加速推进期,站在了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起跑线上,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从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发展,这将是湖北未来发展的一个长期形态。从服务于湖北"两圈一带"总体战略的视角,把着力点放在提高服务业集聚力与辐射力上,实施融合战略、创新战略、消费升级战略、城镇化驱动战略、延伸覆盖战略、比较优势战略、集群战略、开放战略等八大战略,推动湖北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理论月刊》2010,(6):F0004-F0004
为了研究和探讨湖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路径和战略对策,为湖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献计献策。2010年4月29日,湖北省社科联、省经团联、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在武昌联合召开了,“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路径与战略对策专家研讨会”。来自湖北省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湖北库区是全国、全省贫困山区.从现在起到21世纪初.将是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三峡工程的兴建,给库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希望,赋予了库区人民新的历史使命,同时也使库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库区经济发展战略又一次面临着重大的转折.战略依据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给库区经济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的兴建必将成为库区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和重点.湖北库区处于三峡工程坝区库首的特殊位置,大坝坝址就在宜昌县与秭归县的交界处,库区涉及宜昌、兴山、秭归、巴东4县.淹没涉及总人口1216810人,土地91533亩.三峡工程给湖北库区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同时,也决定了库区的发展必须从属于工程建设,发展战略要在保证工程建设的前提下制订实施.因此,湖北库区经济发展战略要适应库区所处的战略地位,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适应10万多移民大军的安置,适应具有特色的库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部崛起”中湖北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岚  李双胜 《理论月刊》2005,(10):76-78
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塌陷"的境地,曾经的经济强省更是被日益边缘化.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为湖北的重新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湖北要立足现实,扬长避短,实行跳跃式发展战略以加快自身的发展,力争在中部崛起中起领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家市场化建设问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在对企业家市场化的理论界定及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基础上,结合湖北省企业家市场化发展现状,探讨了在推动湖北经济发展中的企业家市场化演进对策。  相似文献   

16.
除了大力吸引外资之外,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3个特点:(1)重视外需,重视出口特别是净出口,以期保持贸易顺差;(2)重视第二产业的发展,忽视第三产业的发展;(3)忽视内需,忽视进口对经济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以上3个方面对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支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没有支点的辐射和带动,经济区域就无法形成,难以实现整合、互动和协调发展。中部需要战略支点,是由于中部崛起特殊政策背景、湖北地理位置和中部地区发展环境所决定的。中央将湖北确定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第一次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层面上充分肯定了湖北的战略地位,给湖北带来了新的优势,即定位优势,但湖北的历史经验表明,如果没有相应的宏观条件改变和恰当的自身努力,新的定位优势可能转化为新的优势陷阱,即"支点陷阱"。当前,对于湖北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在做好支点文章的同时避免"支点陷阱"。  相似文献   

18.
强化第二产业的主导作用 推动第三产业全面振兴──对南宁市“九五”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思考张水白国民经济是一个整体,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为此,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指导下,确立南宁市产业结构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确定相应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扩大改革开放和加快经济建设中,如何使湖北经济发展快一些,缩小同东南沿海地区和先进省市的差距?笔者认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加快湖北经济发展的一项正确的重大战略选择。一、乡镇企业低速增长是湖北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要加快湖北经济的发展,首先必须对全省经济发展态势有清醒的认识,只有认清经济落后和产生差距的原因,才能找到改变现状和缩小差距的措施办法。我省与东部地区和发达省市相比,差距是多方面的,但主要  相似文献   

20.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和标志,其每一阶段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带动与支撑。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对提高第三产业在 GDP中的比重,增加第三产业发展后劲.优化第三产业结构,带动经济腾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99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抓,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