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曾庆亮 《世纪桥》2007,(11):21-22
在社会文化中,政治文明体现了社会上多数人对待政治生活的合理性倾向。而公民文化是为稳定民主制度的一种心理取向,凭借其合理性的特质构成了政治文明的灵魂,它也是衡量政治文明程度的内在标度。忽视甚至离开了公民文化的政治文明,必将在社会政治发展进程中受挫。  相似文献   

2.
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政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而政治文化是人类政治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构建进步的政治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政治文化才称得上是进步的政治文化呢?学者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型的政治文化就是具有民主底蕴的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公民的有序参与成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参与型政治文化成为我国当前主导的政治文化。学校教育通常采用知识模式和实践模式两种方式将主导政治文化传递给教育对象,以培养适应政治文明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借用国外对于公民教育的两种基本模式,我们也可以由此分析当前在参与型政治文化建构中我国进行公民政治教育的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明视域中的公民监督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监督是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和最大化彰显民主意蕴的制度安排。公民监督一般在公民政治参与过程中完成,能防止政治权力的失控和异化,保障政治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公民参与监督水平和质量较高的社会通常具有更高的政治稳定度。政治文明的发展就是政治文明主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阮思余 《唯实》2004,(4):39-41
政治文明建设对政治文化提出了极大挑战。主要表现在 :政治主体的政治意识(包括表达和参与意识、法治精神、公民政治权利意识等 )的全面更新 ;政治文化的重新整合等。其中政治文化的重新整合 ,需要大力培育公民社会 (市民社会 )和政治社团尤其是民间社团 ;有赖于新政治人的崛起 ;离不开“草根民主”的催生和普及。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纵深推进,公民监督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日益凸显;公民监督是公民权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因,尤其在扩大政治民主、巩固政治稳定和提升人的主体性等纬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显著地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程度的跃升。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进步成果和进步状态,体现在政治要素的一切方面。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和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全面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的政治文化、公民素质、政治体制、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认识水平、国际局势变化和科技进步等带来的一系列制约因素,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纵深推进,公民监督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日益凸显;公民监督非惟是公民权利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因,尤其在扩大政治民主、巩固政治稳定和提升人的主体性等纬度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显著地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程度的跃升。  相似文献   

9.
吴学兵 《求实》2007,(10):61-6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纵深推进,公民监督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日益凸显;公民监督非惟是公民权利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因,尤其在扩大政治民主、巩固政治稳定和提升人的主体性等纬度上扮演了重要作用,显著地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程度的跃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公民监督领域的建设取得实质性进步,其社会功能和价值日益凸显,在扩大政治民主、巩固政治稳定和提升人的主体性等维度上的作用尤为明显.显然,公民监督不但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表征,其实现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程度的现实标尺,同时也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显著地推进了政治文明建设的跃升.  相似文献   

11.
公民政治意识是政治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在公民意识中的反映。公民政治意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民政治意识的作用体现在公民政治意识与政治文明、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逻辑关系之中。公民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公民政治意识的提升是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公民政治意识的成熟则是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网络政治的兴起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形式它将有力地推动中国政治文明的创新发展.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网民的公民人格得以形成和体现,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增强了,主体意识强化了,批判精神提高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把握网络政治的发展趋势,兴利除弊,引导网络政治活动中的公民人格建构.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化属于政治意识文明的范畴,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灵魂,引导政治文明建设的方向,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对政治文明建设起着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阶段,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公民政治文化素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加速中国政治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吉泓冰 《唯实》2007,(2):81-82
政治文化属于政治意识文明的范畴,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灵魂,引导政治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对政治文明建设起着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阶段,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公民政治文化素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加速中国政治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胡曾胜 《唯实》2010,(8):109-112
公民有效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现实目标。政治文明程度、公民满意程度和社会政治稳定程度是判断公民政治参与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公民有效政治参与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发挥“加速器”作用,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方面发挥“减压阀”作用,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制衡”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协调、凝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段志超 《学习论坛》2009,25(5):46-49
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规律的抽象反映,而且是自身民族性时代性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三个文明"的整体结构中,政治文明既具有独立性,同时也与其他两个文明具有融合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对全球性文明交融进行自觉的辩证扬弃.政治文明最深厚的基础在于社会公民.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是切实有效地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序质量和参与效能,实现高水平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中的若干意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燕 《新视野》2004,(2):45-46
政治意识是社会政治生活、政治关系和政治现象的主观反映,是政治文明的观念形态。政治意识文明的基本特征是以人民(公民)本位为核心,以自由、公正、公平、高效作为价值追求的目标和评价体系,主要表现为公民政治思想素质特别是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民主法制观念的增强等。本文围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等三个核心问题提出了政治文明构建中的若干思想和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18.
略论现阶段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慈珍 《求实》2008,(2):68-70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公民政治参与的常态化;培育公民文化,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拓展参与途径,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19.
词义     
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传统、政治结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20.
政治文明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结构,在不同社会形态下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但总体上看,人类社会的政治文明有两方面的内容、即,制度文明和政治意识文明。在现代政治文明向前演进的必然结果和所确立的核心目标是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发展的最根本前提是政治体制。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是政治文明发展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