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原则是指国际交往中一个国家及其财产所享有的特殊权利的原则。本文对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原则的历史演进及其最新发展试作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2.
翟红芬 《法制与经济》2009,(12):42-42,44
发展权的人权价值是发展权理论中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历来存在较大分歧。本文通过基本权利属性分析,给予发展权基本人权定位。发展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对于现代宪法人权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死刑的存废问题一直是刑法学界长期论争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虽然这个问题至今尚无定论,但事实表明.废除死刑已是大势所趋。导致这种趋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国际人权运动的高涨。在死刑问题上.我国也奉行人权保障的理念和政策,保护罪犯作为人的最基本的生命权。在此背景下。研究死刑政策的演变与罪犯人权保障的关系.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死刑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人权历史叙事方式认为人权渊源于西方悠久的以斯多葛学派和基督教为代表的普世主义,以及启蒙运动以降所形成的权利思想史,其展现了人权的历史悠久性、内容的层次性和进步性。而以塞缪尔·莫恩为代表的学者反驳了这种人权历史叙事方式,提出了非传统的人权历史叙事方式,认为作为全球道德诉求与乌托邦愿景的人权实际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呈现了全球层面人权起源之晚近性、成因复杂性和乌托邦属性。这两种人权的历史叙事方式有一定暗合之处。尽管非传统的人权历史叙事方式有一定局限性,但其具有重要的法治意义:呈现了法治的普遍性认同之内在价值逻辑,为思考全球法治难题提供了价值论意义上的理论视角,为重思人权与主权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不过,这种法治意义受限于非传统的人权历史叙事方式在人权的道德性与政治性之间的逻辑张力。  相似文献   

5.
发展权的人权价值是发展权理论中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历来存在较大分歧。本文通过基本权利属性分析,给予发展权基本人权定位。发展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对于现代宪法人权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颖性、非显而易见性和实用性这专利“三性”标准的形成及每一标准的内在演进都遵循了特定的历史顺序.实用性最早诞生,并从模糊走向清晰;新颖性紧随而来,从相对变成绝对;非显而易见性产生较晚,变化也最为复杂.专利“三性”标准的历史演进体现了经济政策和科技进步的影响,并仍因这种影响存在变动的可能.上述历史经验表明,我国在专利审查实践中对“三性”标准的适用应符合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现状和需求.  相似文献   

7.
刘振宇 《法学杂志》2012,(6):170-174
中国古代民族法是多元一体中华法制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充分尊重和发掘少数民族自身的法律文化,又强调民族凝聚力和国家主权统一,既注重政策,又注重法律,既赋予少数民族"自治"权,又促进地方的法制化管理,有效地维护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8.
卢梭的诸多学说一直有着巨大影响,在西方各种精神和运动中留下印记。研究卢梭的学者们成就斐然,但各种解释互相抵牾,意见分歧已不限于卢梭的政治理论,还包括其经济学说、宗教学说、教育学说和道德学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小批学者开始进行卢梭著作统一性的研究。朗松、赖特和卡西勒三位学者为寻求卢梭那一大原则作出重要贡献。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书写卢梭的大潮一直势头不减,并出现一种内在转向,即探察卢梭遗留下来的大宗零散的自传性资料,包括书信、出版著作和卢梭所有的自白,利用这些证据耐心复原卢梭的生活。这并不意味着冷落了卢梭发表的著作,而是将其融入他的整个存在。  相似文献   

9.
人权的内涵     
林喆在2004年3月5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何为人权?》提出:人权是指人按其本性所应享有的在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10.
11.
发展权是一项崭新的人权,但其主体的普遍性、功能的母体性、性质的固有性,表明它具有基本人权的共同属性和一般特征,是一项基本人权。发展权在人权序列中占据重要位置,对于全人类人权的普遍实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保障功能。确保发展权的基本人权地位,发展权终将走宪法化之路。  相似文献   

12.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从根本上和总体上决定着法律发展的方向和进程。生产方式变革是西方法律历史演进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纵向异质生产方式和同质横向生产方式彼此间相互矛盾、斗争、发展、演变促进了西方法律的催生催熟机制,促进了法律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发展权是一项崭新的人权,但其主体的普遍性、功能的母体性、性质的固有性,表明它具有基本人权的共同属性和一般特征。是一项基本人权。发展权在人权序列中占据重要位置,对于全人类人权的普遍实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保障功能。确保发展权的基本人权地位,发展权终将走宪法化之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阐述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基础上,较为系统的论述了国际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历史演进与发展方向。国际社会对自然资源问题的共同关注发源于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共识,自然资源保护立法是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供应,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进行的国际性立法。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项新型的基本人权,公民环境权一直是环境法学界以及人权理论领域中的一个重大而又颇具争议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宪法、环境法、民法等均没有明确确认公民环境权,造成对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不力。为此,本文通过全面阐述公民环境权的含义,分析其基本性质,然后考察公民环境权在我国法律保护中的不足,最后探讨如何完善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6.
宪法历采被称为人权保障书,人权的实现和保障离不开宪法和宪政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通篇贯穿着以人为本,改善民主,扩大民生,保障人权的内容.胡锦涛总书记的"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体现了当代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我国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人权的平等性是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保障的基本特点,也是我国宪法对人权保障的基本要求.本文在阐述了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宪法对人权保障的意义和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进而分析了我国在人权保障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社区矫正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法院实践,特别是缓刑和假释制度创立及实施,直接促进了社区矫正理念的成熟和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延安边区政府创制的回村执行制度,是中国社区矫正制度的萌芽;建国后相继建立的各类少年管教所、工读学校是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雏形;以社区矫正为主要执行方式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监外执行和假释等具有中国特色刑罚执行制度正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法治与人权关系的历史发展大体经历了分离、结合与融合三个历史阶段。在上世纪早期法治实践之中,法治与人权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处于分离状态,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之中法治与人权都未建立有效关联。上世纪九十年代伊始,以1991年《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党的十五大报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为标志,法治与人权由分离向结合转变。此时,法治与人权在理论层面或实践层面都互有所指,处于价值互涉的状态。以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为界,法治与人权趋于融合。由此开始,法治的人权保障价值与人权的法治保障方式高度融合,处于无法隔离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政法学刊》2019,(2):17-27
中国法官员额制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古代孕育,近代雏形,现代基本形成。在第一个古代孕育阶段,各朝代均在中央及地方层面设置承担司法裁判职能的司法官员,并有意识根据人口数量、辖区重要程度、民族成分等因素厘定法官之员额。在第二个近代雏形阶段,从清末修律至民国,开始尝试建立系统化的员额核定方法并加以具体实践,但受到政局动荡的影响,收效不大。在第三个现代基本形成阶段,自建国以来,管理法官员额机构由司法部变动为最高人民法院会同相关编制部门予以确定,这种确定是根据社会发展与案件数量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20.
人权保护,是人类近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且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反对和克服野蛮的封建专制统治的标志,人权保护不仅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有机的制度,而且也愈来愈受发展中国家或民族的重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的民主权利及人身权利,同国民党专制和蒋介石个人独裁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推翻了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