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越南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越南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 越南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建立,大量的引进外资以及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了越南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另外,加入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会计联合会也加快了越南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对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证实。自由贸易区作为当前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给内陆沿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运行,云南省的区位发展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全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和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背景下,云南探索利用CAFTA培育沿边开放新优势,既是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对以自由贸易区带动沿边地区经济发展路径和经验的重要总结。  相似文献   

3.
国际安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如何准确地衡量我们所处的国际安全环境的好坏?如何评估各国的国际安全状态?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数据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联合研究开发的《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2016》(IISSA)即是一种有效的量化工具,让我们可以像利用"空气指数"(AQI)帮助我们了解空气质量一样,利用"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2016",可以帮助我们从全球、大洲、区域、国别四个层次感性地了解当今世界的国际安全状况。对该指数的研究可以得出四个结论:从全球层面来看,长期的国际安全状况较差,中期的国际安全状况虽有所改善,但短期状况又呈现负面化;从大洲层面来看,欧洲地区国际安全态势最好,大洋洲次之,亚洲和非洲相对较差;从区域层面来看,可以发现与该区域有关的国际热点问题是影响该区域国际安全态势的重要因素;从国别层面来看,新西兰、瑞士和瑞典是国际安全感最好的三个国家,阿富汗、叙利亚和巴基斯坦是安全感最差的三个国家,而在世界主要大国中,欧洲核心大国(英、法、德)的国际安全态势最佳,中国次之。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在这一框架下的多区域合作是属于制度性一体化的合作,而且是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合作主体的区域合作。政府作为这一合作进程中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协调者,是区域合作的主要行为体。本文主要是从宏观层面上探讨政府(主要是我国中央政府和广西区政府)在这一合作进程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广西开放带动战略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与东北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以下简称“长吉图先导区”),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它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进一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大举措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机遇,更是提升我国沿边开放水平的重要战略部署和加快融入东北亚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6.
在此想提一提我眼中的新时代。 我在今年7月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新时代来临的原因和特征,准确的说,新时代是指俄罗斯与西方关系乃至整个国际关系中的“新对立时代”。 除了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信息革命所带来的数十亿民众政治觉醒和参政积极性的提高,国际安全领域可操控性的下降,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的旧有裂痕,富国和穷国之间弥久的南北矛盾外,还有两大最尖锐的竞争也加入进来:这便是能源之争和自由民主流派的老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迅速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的政治:公众、选举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国家治理》(iPolitics:Citizens,Elections,andGoverning in the New Media Era)是美国坎布里奇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一本新书。这本由理查德·L·福克斯(Richard L.Fox)和詹妮弗·M·拉莫斯(Jennifer M.Ramos)主编的文集,较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了当今信息化时代各类新媒体的大量出现对美国等国政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国际体系观在后冷战时期不断调整,但其维护美国霸权地位的目标始终不变.美国的国际体系观包含四个主要方面的关切,即影响其霸权地位的权势演变、重大安全威胁和挑战、国际机制和规范以及重要区域的战略态势.进入新世纪,美国加紧完善有助于实现美国安全战略利益的国际安全机制,倡导"主权条件论"和"民主国家同盟",推行联合国"体制内变革加体制外创新"的改革立场,这对联合国和国际安全机制的改革进程以及中美在联合国安全机制领域的互动关系都将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