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要靠理解、关心、尊重和鼓励,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必要批评、惩罚、处分也是不可少的,否则就难以严格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也难以收到实效.不少同志感到,惩罚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近年来被一些人忽视了,或不敢使用了.韦群的文章《惩罚也是教育》较为充分地论述了这方面的问题.我们特向读者推荐.  相似文献   

2.
惩罚是针对企业内部破坏规则的不良行为而采取的反应性措施,因而实际上涉及一个报怨的问题。面对以怨报怨、以德报怨以及以直报怨三种报怨选择,认为儒家以直报怨的智慧更符合客观的人性规律,更能契合惩罚的初衷,因此可成为现代企业建立合理惩罚机制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3.
马卓男  郝广明 《学理论》2010,(29):219-220
拓宽对教育惩罚的认识,从如何正确运用惩罚、怎样的惩罚才是合理的适度的等,上升为讨论实行惩罚后的效果以及学生对惩罚的认同如何。通过研究实行教育惩罚后的实效性与学生认同感,并通过资料的收集和问卷调查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结果发现,在学校现有的惩罚处理中,越是严厉的惩罚,再犯的比例就越低,效果越好,教育惩罚的实效性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学生也能认识到这点,但是让学生对具体的违纪行为做惩罚处理的判断时,他们认为,合适的惩罚与已有的惩罚相比都有偏轻的倾向,需要对其进一步加强教育惩罚的宣传。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再修订"学生管理规定"时,不仅要进行"调查研究",而且要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通过定量的分析,充实完善惩罚措施。  相似文献   

4.
朱倩 《学理论》2009,(28):228-229
在大力倡导赏识教育的今天,许多教师"谈惩色变",究其原因并不是惩罚这种教育手段本身存在问题,而是教师将惩罚与惩罚的特定形式混为一谈,认识上的混乱必然导致实践上的偏颇。笔者对教育性惩罚与体罚、心罚的区别进行细致区分,使读者对这种教育手段有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来稿摘登     
湖南新邵印刷机械厂宣传科科长肖桥松:当前,在不少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现象:一是注意了青工教育,忽视了对老少两头的教育。企业把青工作为教育的重点,这无疑是对的。但同时,有一些企业却忽视了对老少两头的教育。有的离退休干部、工人情绪消极,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企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企业的职工子弟学校和家庭由于教育不力和管理不严,一些职工子女形成了不良行为和习惯,给企业和职工家庭都带来烦恼。二是注意了对工人的教育,忽视了对机关干部的教育。一些企业总是给工人“吃药”,不给干部“打针”,没有把机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机关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党员干部,他们的思想作风  相似文献   

6.
就业教育:高校德育的“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分配制度改革使得就业教育的地位日显重要。大学生的很多错误思想观念与不良行为都与就业问题相关,这些问题不解决,极大地制约着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就业教育成了高校德育的“瓶颈”。本文描述了就业教育之为“瓶颈”的具体表现,对高校就业教育现状予以扼要评价,并提出了今后高校就业教育的基本思想,以期使高校德育突破“瓶颈”,走上通途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间是具有主流意识形态规训功能的实践场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间规训是公共空间中的一种规劝、告诫、矫正活动,具有现实的教育合理性,能够建构一种主客体双向对象化的效应场,实现有效的主体规训。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空间规训的本质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一种实体化形式,是对民众意识和观念的"主流化"形塑、对反主流的意识形态的钳制、对民众主流意识形态的"场化",是人们朝着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目标不断靠近的精神运动过程,形成的主要机制包括同化—顺应机制、强制—服从机制、越轨—惩罚机制,实现的基本理路包括规训技术的施用、规范的期待与强化、规训资源的调配、规训与教化的统合。  相似文献   

8.
在激励活动中,尤其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意正确的运用物质利益手段,坚持思想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是多年来,我们用沉重的代价和深刻的教训反证得来的一个基本原则。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于这一原则缺乏应有的珍视和遵循,对物质利益手段没能正确的理解和运用,只注重物质激励而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仅使物质激励效应降低,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和诱发了企业单位中的消极心理和不良行为。很值得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以长株潭地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设对策如下:健全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加大学生管理制度执行力度,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0.
反腐新思维:以利益背反打破攻守同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有法律同时惩罚行贿者和受贿者,为“同时惩罚方案”,往往导致双方的利益攻守同盟,不利于高效反腐。“利益背反方案”提出了反腐新思维,能够打破腐败中的攻守同盟。此方案将行贿受贿分为受贿阶段与完成阶段。在受贿阶段,只要受贿者主动坦白,则他不但无过,反而有功,而对行贿者则予以惩罚;在完成阶段则相反。若此,在任一阶段都有且只有一方获利并且有且只有一方受损,于是形成双方利益与风险的多重背反;同时,任何一方自身的利益与风险也是背反的,即利益越大风险反而越小,利益越小风险反而越大。于是,双方成为利益敌人,从而打破攻守同盟。此外,利益背反还具有中立性、操作性很强、反腐败成本很低、适用范围很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转换后,还要不要思想政治工作呢?有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教育应当变为规范制约.现在确有一些企业基本上用规范制约替代了思想教育,在严厉的惩罚制度直至除名的约束下,使企业的生产经营顺利运转.令许多人赞不绝口的"斯米克现象",其奥秘之一就是企业的各项严格的规章制度,实实在在地得到了贯彻落实.但是,对这个问题作番理性的思考,就不难发现,仅用规范制约调动起来的劳动者的积极性,往往不是企业职工应当具有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上述企  相似文献   

12.
1983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批转《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的通知公布以来,至今已近五个年头了。许多地方和企业根据《纲要》的精神,以职工政治学校为基地对职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灌输。广大职工经过系统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么大规模、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对职工进行系统教育,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发展。几年来,许多地方和企业的政校之所以越办越好,他们办学的指导思想就是一要坚持,二要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各种经济  相似文献   

13.
樊琳  郜益珊 《学理论》2013,(20):237-238
从家校协同式教育的理论基础、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的必要性、当前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析,提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的几点对策:树立全方位育人理念,重视家庭教育;引导家长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家庭教育,预防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家庭教育,预防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傅维利 《民主》2008,(1):18-20
惩罚是对过错行为的处罚或制裁,是人们为了保证法律和社会规范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对违反法律和规范的行为采取的手段。教育者为了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和教育工作的有序展开,在必要的时候,也使用惩罚。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反腐败方略的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败与反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反腐败活动存在着社会成本与收益,反腐败必须考虑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寻求经济上的合理界限。从这一思路出发,文章重点对思想教育、社会运动、制度约束等反腐败方略进行了成本——收益比较,认为制度约束是一种现实可行的反腐败方略。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中国反腐败方略的设计原则,提出要以制度创新根治腐败,通过深化改革,堵塞制度漏洞,强化监督机制,加大惩罚力度,以薪养廉,加强思想教育和道德约束等方法,使政府官员不可能、不敢于、不必要、不愿意腐败。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基层调研中,发现普遍存在这样两种趋向:一是部分干部抓管理工作时不注意做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工作越抓越散;二是有的同志抓思想政治工作时,不能有机地结合管理工作,思想工作越抓越软。其实,思想工作为管理工作提供思想基础、舆论支持,管理工作为思想工作提供制度保证、法律支  相似文献   

17.
在中村毛泽东对工农革命军进行过集中思想政治教育,这次思想政治教育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来第一次集中时间对工农革命军进行的政治思想教育。这次集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对革命性质与任务的判断以及对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阐述,这次上课的内容与其后公开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有着前后相承关系。  相似文献   

18.
毕业班校外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陈文 《学理论》2009,(21):208-209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化,毕业班学生在校外实习的模式逐渐形成顶岗实习为主,实习时间在半年至一年之间。这段时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根据过去几年的实践,对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的心理状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具体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民主》2017,(3)
<正>虚拟工读学校,就是不需要专门设置传统的工读学校,通过将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安置在市辖区或者县辖区内适宜的义务教育学校或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分散办学和集中办班等具体方式,对行为不良青少年进行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以及法制、心理等教育,进行教育、矫治和挽救的特殊教育形式,是新常态下探索工读教育办学的一种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感觉到忙忙碌碌够辛苦的。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我有过和风细雨、语重心长的个别谈心,也有过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集体教育。大小道理我讲了几箩筐,可总是难以变为学生的行动。个别学生在背后议论我:年纪大了,总喜欢罗唆,烦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结合中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特点,我对故事教育法进行了尝试。 所谓故事教育法,就是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恰当地选择、讲述某个故事,使学生领悟故事中的思想内涵,进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满足现状,缺乏理想信念,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