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是中国依法执政的新飞跃。国际法视角,《反分裂国家法》是以主权法对抗干涉法,是打击台独势力的尖兵利器。它不是反对台海分治的现状,而是反对台湾从中国分离成为一个新国家。《反分裂国家法》完全符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有利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但该法的出台也暴露了国际法的体制性弊端,国际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一月回望     
[要闻] 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14 日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4号主席令,公布了这部法律。这部法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明确规定,为了反  相似文献   

3.
反分裂促统一、和平解决历史遗留的台湾问题是中华民族和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颁布与实施是中国就反分裂促统一问题作出的正式法治宣言。本文对《反分裂国家法》实施后所面临的法律解释、程序配套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四条意见。  相似文献   

4.
★维护国家统一《反分裂国家法》高票通过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该法的制定与通过是中国立法史上的一大壮举,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部法虽然只有短短的1000字,但却是国家最重要的大法之一。它为我们提供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有力的法律武器,将进一步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反对分裂、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学会3月18日举行“学习《反分裂国家法》座谈会”。中国法学会会长韩杼滨代表全国法学界法律界表示坚决拥护《反分裂国家法》。他指出,《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法律。这部法律明确规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基础;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这部法律还将发展两岸关系、台海两岸协商和谈判等政策主张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6.
梅献忠 《行政与法》2007,13(2):54-56
《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是中央政府长期对台政策的法治化选择。以这部法律为窗口,可以看出执政党推行依法治国的决心、信心和水平的提升。《反分裂国家法》是宪法性法律,是公法,是实体法也是程序法,同时也是和平法而非战争法。仔细审视这部法律,可以看出它还充满着和平、宪政、法治和人权的法理精神。  相似文献   

7.
2005年3月14日.中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没有反对票的情况下,以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说明本法的制定.充分反映、完全符合并忠实于人民的意愿,具有广泛、深厚的民意基础。条件具备、正当其时,为世人所瞩目。《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法律,一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  相似文献   

8.
声音     
《法制与经济》2005,(4):4-4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14日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4号主席令,公布了这部法律。这部法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基调,从法理角度看,进一步解读"一个中国"的基本概念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2005年3月14日,一个春日明媚的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无一人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相似文献   

11.
法律战是现代法治条件下进行军事斗争准备和开展军事斗争活动的一项重要手段,《反分裂国家法》是反“台独”的重要法律武器。《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有着充分的法理依据、明确的宪法依据和严格的立法程序,它对于遏制“台独”分裂势力、钳制外部干涉势力、赢得各界广泛支持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在以法制“法”、以法遏“独”、以法促“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法律战是现代法治条件下进行军事斗争准备和开展军事斗争活动的一项重要手段,《反分裂国家法》是反"台独"的重要法律武器。《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有着充分的法理依据、明确的宪法依据和严格的立法程序,它对于遏制"台独"分裂势力、钳制外部干涉势力、赢得各界广泛支持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在以法制"法"、以法遏"独"、以法促"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反分裂国家法》作为一部普通法律的制定,能引起如此之大的反响这在中国的立法历史上是罕见的。笔者本着抛砖引玉的精神,对制定该部法律的必要性、制定的依据和意义谈一点个人的想法。一、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必要性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5年中日战争后,软弱的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等割让给了日本。1945年日本战败后,国民政府代表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了《日本投降文件》、《日华和约》等一系列法律文件,日本将台湾、澎湖列岛等地归还给中国政府。1946—1949年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  相似文献   

14.
信息总汇     
《中国法律》2005,(1):44-45,112-115
国资委今年拟出台《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全国检察长会议提出明年要抓好五个重点,公务员制度将全面完善,中国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港澳居民可在内地申辩个体工商户,  相似文献   

15.
牵一“法”而动全局,今天看来,如此评价《反分裂国家法》对两岸关系的作用不可谓过。但是,更紧密的民间文化、经济、旅游接触也许在实质上对两岸关系良好互动的促动作用同样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6.
2005年3月14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是一部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法律,是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法律保障,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既反映民意,又体现宪政精神的良法。其整个内容均体现了现代宪政的原则和精神,具有充分的法理根据和宪政基础。  相似文献   

18.
马章民 《河北法学》2006,24(8):56-61
我国刑法关于分裂国家罪的立法规定,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分裂国家犯罪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时有发生,对该罪的惩治面临着严峻的形势.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也给我们研究分裂国家罪带来了新的课题.因此,了解分裂国家罪的立法概况,研究分裂国家罪的特征以及司法认定,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法律,一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法律,一部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法律。  相似文献   

20.
《商务与法律》2005,(1):26-26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005年3月14日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4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这部法律共10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制定该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